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通过这30多年来的经济建设,东部地区凭借良好的自身先天条件和优惠的国家政策率先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最快和最发达的区域,代表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和窗口。东部地区的率先突起是多方面的条件造就的,它的发展历程和一系列经验教训都为我国其他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最直接宝贵的经验和发展参考模式。从而为我国制定下一步的全国经济发展方针提供着重要的现实和理论依据。所以,东部地区的率先发展是有着重大战略意义的,它不单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和窗口,更重要的还充当着我国改革开放一系列政策方针和众多的国内外相关经济学理论得以实施的试验地,在东部地区的土地上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和教训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思考的。为此,我们需要通过对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研究透视,得出一系列相关的区域发展成功经验认识,并加以总结后向其他区域推广和仿效实施。

(一)产业集群:规模经济露头角

产业集群和竞争力密切相关。一个国家的产业集群发展说明该国的国家竞争力增强,而一个地区产业集群的成长则自然意味着该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竞争力的强大。这种以相关产业集聚在一起,在空间上以产业集群的形式出现的现象是全世界都存在的。这样的地区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产业集群现象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竞争优势形态的最直接表现。这些区域的发展过程中大都有一个共同的现象:大量企业集结成群,形成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的网络关系,植根于当地的社会文化之中,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国际上许多有竞争力的产业都是以这种空间上集中的形式存在的。例如,美国的半导体制造商主要集中在加州的硅谷,三大汽车公司群集在底特律。德国的钢铁生产集中在多特蒙德、埃森和杜塞尔多夫,刀具产业群集在佐林根,工具车床业集中在雷姆萨伊德,而占世界出口50%的六大印刷业都群集在维尔茨堡、弗兰肯塔尔及其周边地区。意大利的时装业集中在米兰,鞋类产业群集在马尔凯,而100多家瓷砖厂及相关公司均群集在意大利北部小镇萨索尔洛及周围地区。这些存在大量产业集群的地区在国外大都属于本国较发达的地区。

同国外情况类似,东部地区的迅速崛起与在当地建立起的一系列产业集群是密不可分的。目前,我国东部地区已经建立起了一系列的纺织品、服装、鞋类、文化用品、家具和大量日用品的产业集群,并且这些产业集群很多分布于经济较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带。可以说东部地区就是通过积极建立起这一系列的产业集群才使该地区逐步发展成为了增长极,并发挥规模经济效应,从而带动了该地区的经济增长,成为了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但是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东部地区率先建立起的产业群中以生产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产业群较多,而以生产技术、资本密集型的产品为主的产业集群还相对较少。这同发达国家发达地区所建立的那些产业集群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的。这些都是东部地区以后要努力和进步的方向。

东部地区通过一系列产业集群的建立使各个产业和相关的企业不但发挥出了规模经济的效应,也间接推进了该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演进。通过改革开放后两三年的发展,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在明显的升级,第一产业的比重得到较大幅度下降,在全国各地区中最低,而第三产业比重则在显著增高。虽然产业结构得到了较大幅度的升级,但是和国外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情况相比还是有较大差距的。总的说来,国外发达国家进入了信息经济时代,而我国东部地区处在工业化经济时代的中后期,所以,东部地区为了能在最快的时间里获得经济大幅增长,就必须选择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道路,也就是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产业体系,通过这类产业的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同时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二)体制创新:谋篇布局出成效

创新能力不但是一个地区竞争力的体现,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表现,它关系到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佩鲁在论述他的增长极理论时就明确指出,“创新能力是增长极出现的首要条件,可见创新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有多么巨大的作用。”通过从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效应透视中我们看到要加快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体现着一个地区和国家的竞争力,然而,创新却是一个多维的概念,要想通过创新能力的提升来达到增长和发展经济的目的是需要从多方面入手的。经济学家研究表明,创新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制度创新。人们其实从古到今一直都往探索促进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的问题。从最早的亚当·斯密提出资本最重要到索罗等人提出的技术最重要再到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最重要,最后到诺斯才终于提出了制度最重要的观点。如今新制度经济学正如日中天,人们都把研究经济增长的因素从以往表面层次的资本、技术等原因转向了制度这一更有实质深度的因素。制度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是非常大的,一个好的制度变迁和创新可更新和优化资源配置,形成竞争激励机制,使经济增长朝良性循环方向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从原来的计划体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走上了市场化取向的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的道路。在产权制度上的不断创新和改革,使非国有经济迅速发展,国有经济的经营体制也得到了很大的转变,大量的国有企业转型成股份公司,逐层建立起责权明晰的委托代理机构,使资源配置效率大为提高,从而有效地促进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市场化水平低、效率较低的国有企业仍然大量存在,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效率较高的非国有经济发展则为数不多,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此外,改革开放过程中国家给予我国东部地区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也可以说就是制度创新的体现,没有这些优惠政策,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脱颖而出的。所以东部地区能够在全国率先突起,与之积极实施和采取的一系列制度创新措施是密不可分的。从东部地区的先发效应中我们可以透视出这样的结论:一个好的制度创新对于一个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增长作用是最基础的也是第一位的,因为它为经济增长所需要的所有其他条件提供了可能性和较高的效率。

第二,科技创新。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党的十八大都指出,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因为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人类生产力前进的直接动力,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巨大的。改革开放后,我国东部地区积极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律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并且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我国东部地区聚集了国内外大量的科研人员,有着大量外商投资的各类科研单位和制造企业,更有国家和地区给予的较雄厚的科研经费和财政经费。因此,在东部地区分布着大量的高技术含量的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器械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等相关行业,这些行业是一直带动着科技创新的源泉,与此相比,我国的其他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就较弱,缺乏各类资金,缺少大量的高科技含量企业和研发单位。东部地区的事先突起很大程度上是与改革开放后该地区出现的大量高科技含量的企业和科研单位从而带动了整个地区生产力的提高是分不开的,生产力提高了,经济自然就增长了。用马克思的理论讲就是,由于科技进步使生产力提高后,企业的短期利润(或称之为超额利润)自然提高,那么资本再生产的规模就能够扩大,从而也就带动了经济的增长。

第三,文化创新和环境创新。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在我们这个社会里发生的所有事都与人直接相关,离开了人的因素这些事都将成为虚幻。同样,一个地区经济要发展说到底还是要靠人来完成。所以一个地区的人文和相关的环境对该地区的发展就尤为重要。改革开放后的东部地区通过良好的文化和环境创新吸引了更多的人才、资金和技术要素等,这些都可以使东部地区更具有竞争力,更具有极化效应,也更容易走上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道路。东部地区2007年的邮电业务总量占据了全国的54.2%,普通高等学校的数量占据全国40.3%,卫生机构数量占据全国34.9%。此外,东部地区的公共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单位等以及广播电视电影业、图书和音像制品、群众体育设施和各类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等相关事业机构全部位于全国的领先地位。东部地区蓬勃发展的各种社会文化活动事业不断推动着该地区的文化创新和环境等方面创新。透视我国东部地区近年来和其他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的原因,与东部地区良好的文化和环境氛围吸引了其他地区大量人力、资金、技术等要素有关。

(三)经济转型:百舸争流促发展

改革开放顾名思义,一是改革,二是开放。国家制定改革开放的政策的同时也是确立中国东部地区最先开始走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经济学家钱纳里提出了著名“双缺口”经济模型,主要解决发展中国家因国内资源短缺而利用国外资源的问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会面临国内资源供给不足的难题,如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等问题。因此,我国采用了“双缺口模型”的部分理论,首先通过对东部地区率先的对外开放,利用外国资源来拉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增长就主要是靠投资和出口来拉动。东部地区2007年对外贸易的出口额为10754.5亿美元,占到了全国总量的88.3%,对外贸易的进口额为8583.2亿美元,占到了全国总量的89.8%。2011年,东部地区对外贸易出口额为16749.3亿美元,占全国总量的88.2%,东部地区对外贸易进口额为15597.7亿美元,占全国总量的89.5%。由此可见,东部地区的对外贸易进出额已经占据了全国的绝大部分数额,支撑着整个国家经济外资流动的命脉。国家通过以东部为依托发展外向型经济,以对外出口贸易来达到促进国内经济增长带动相关行业生产和增加就业;以对外进口贸易来达到吸引外资,弥补国内各种资源不足等问题。从2007年的相关统计数据来看,我国的对外贸易出口已经占到了全国GDP的33%,2011年,我国的对外贸易出口已经占到全国GDP的60%之多。由此可见,对外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随着我们国家的储蓄逐渐丰富,特别是外汇储备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国,2007年达到了15283亿美元。2012年,我国外汇储备已达33116亿美元。所以,当我们国家的储蓄这个制品不再短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让强调以数量型为主的“双缺口模型”转变成以集约和效率型的模型。国外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消费拉动的,美国的消费额度更是占据了整个国家GDP产值的70%以上。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是提出的要在以往“投资”和“出口”的基础上加上“消费”,使之成为同时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兴强大动力,这就是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东部地区通过走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目前仍然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并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来扩大内需。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绝大多数国家都是走的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其他地区特别是较贫困的地区要实现经济上的赶超必须要像我国东部地区那样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努力提高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比重,以此来促进地区的经济增长。

(四)统筹协调:高屋建瓴铸辉煌

从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透视中我们看到,东部地区真正值得我们称道的并不是那几个中国最大和最发达的城市,而是由这些城市所带动起来的周边一大片区域的发展。这样以点带面的经济发展方式才是我们所要真正借鉴和值得在全国推广的事情。也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才能实现整个国家各地区的经济增长,达到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

东部地区先后建立起的几个经济区就是这样的典型例子。珠三角经济区以该区域内的几个大城市带动了整个区域的经济腾飞。而且这样的辐射能力还在增强。现在人们还先后提出了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的概念,让珠三角经济区的范围进一步向内地扩展。长三角经济区也是这样的情况,长三角经协委(办)主任联席会由最开始1992年的14个城市增长到了2003年的16个城市,现在长三角经济区的周边地区中想加入长三角经协委的城市更是不在少数,许多人士提出了建立“大长三角经济区”的概念。2003年以来,江苏的盐城、淮安、徐州、连云港,浙江的金华、衢州,安徽的合肥、马鞍山、滁州、芜湖、巢湖等城市,纷纷向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递交了入会“申请书”,已多次以观察员身份参加协调会,并与会员城市开展了广泛合作,建立了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国家建设部组织编制的《长三角城镇群规划》,已经将安徽和苏北地区纳入规划考察范围,为长三角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也表明长三角区域的扩大已为既成事实。大长三角经济区的覆盖面积也由此从原来长三角经济区的11万平方公里扩展为35万平方公里。

从以上这些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经济发展中较发达区域是有很强的周边辐射能力的,它能够带动起周边一大片区域的经济发展,出现了大城市带动周边的小城市、城市带动周边的乡镇一起发展经济的景象。通过这样的以点带面再由小面扩展为大面的经济发展方式,也在不自觉中促进了各区域和城乡的协调统筹发展,让更多地域的人能够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这才是国家搞改革开放的真正目标所在。东部率先效应透视中这种经济发展方式是很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和思考的。

此外,我们认为通过对东部地区率先效应的透视还应该包括如何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合理使用自然资源,从而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等问题,这些都是我们要思考的东西。因为东部地区的飞速发展确实带来了一系列的自然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问题,这些问题都涉及了国家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是我们必须要在经济建设中努力做好和注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