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回 李忠挑担遇少爷 众人贺寿入相府

话说李文思自从在自家五娘房中闻说天神教的事情,又看过了国书,心里面一直是惴惴不安;别了五娘来到前面,换过两个小厮牵过马来,取了寿礼:乃是李文思花了心思亲手写的百寿图,上面足足有一百多个花样百出的寿字,老丞相李友海虽然不太待见自己,但对自己的书法倒是颇为喜欢,李文思这才备下这份寿礼;出了大门翻身上马,有两个小厮作陪,往老丞相李友海府上径直而去。

这一路上李文思迷迷糊糊,心思全在天神国的事情上面,自己寻思一会儿若是见了天子是否如实禀明?又想起国书并未带在身边;若是天子问起,倒不好应答,还是先和那天神教的两位女使者见上一面,再做打算。

李文思翻来想去,任**马自行飞驰,旁边小厮示意自家老爷道:“前面转过去,再过两个街口,右边一转,即是老丞相府邸。”

李文思恼火小厮多嘴不说,打断了自己的思路,怒斥道:“我自认得路数,何须你多嘴!”当即勒住了马,手中马鞭一扬,结结实实给那小厮来了一下。

那小厮本来好意指引道路,谁曾想自家老爷心思不在这里?见那马鞭直奔自己而来,也不敢躲避,只好转过身去,咬牙用后背硬接了这一记;李文思虽然力气不大,但这一鞭抽得也是尘土飞扬,打得那小厮往前一扑。

那小厮受了这一记,只是闷哼一声,也不敢多嘴;李文思收了马鞭,冷冷道:“好好跟着,到了老丞相府里面如果还是这么丢人,小心老爷我用鞭子活活抽死你。”

那小厮这才躬身道:“多谢老爷赏鞭。”恭恭敬敬的闪到马后去了。

李文思又哼了一声,这才催马前行,刚转过街来,未想街那头有个人挑了担子也要转过来,那马吃了一惊,嘶鸣一声,立了起来,险些没把李文思颠下马来,后面两个小厮赶紧扶了自家老爷。

那人闻了马嘶,也是受惊不小,脚下一个不稳,险些没把肩头担子甩在一旁;情急之下一个前扑,站稳了身子,那担子上面挑着两个大筐,却是好一阵乱摆。

那人急忙伸手扶了两个大筐,怒喝道:“哪儿来的马匹在这街角乱走?幸好没撞翻了东西,要不然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

另一个小厮闻言喝道:“哪里来的汉子胡搅蛮缠!睁开你的狗眼看看,这是礼部李大学士到此,莫说撞翻了你的东西,就是从你身上践踏过去也无人敢问!”

那汉子闻听“礼部李大学士”这几个字,反问道:“这李大学士可是礼部那个李大学士?”

李文思听这汉子问得奇怪,举鞭问道:“兀那汉子,李某上文下思,便是礼部的李大学士。”

那汉子啊呀一声,先把肩头担子稳稳立在当街,翻身下拜道:“原来果然是礼部的李大学士,先受俺三拜。”说完果然是磕了三个头,咚咚作响,那京都城当街都是青石板铺就的,这汉子磕得作响,只怕身上是有些功夫的。

李文思奇道:“你这汉子不会是得了失心疯罢,哪有听了我的名讳就当街磕头的?你姓甚名谁,从哪里来的?”

那汉子抬起头来,居然是连个红印都不出,跪在地上拱手道:“俺是大同府李家庄出来的,自小也没有大名,只有庄主赐了个忠字。”

那两个小厮听得云里雾里,只有李文思越听越奇;原来这大同府李家庄乃是李文思祖籍所在,李文思的父亲乃是李家庄大庄主,另外有三个兄弟,二十年前因为自己高榜得中,进了礼部,这才将自己老父都接到京都来享福;自从老父逝世,都约莫有十年未曾回去李家庄省亲了,现在的庄主按辈分应该是自己的二叔。

李文思下马扶起那汉子道:“那这么说来,你就是李忠了;你不在李家庄好好伺候庄主,来京都城有何事情?”

李忠起身道:“侄少爷有所不知,今年李家庄后山桃林结了不知多少桃子,个个都是鲜美无比,庄主品尝过后大为感叹,说是侄少爷小时候最喜欢吃桃子,如今却无法吃到这么好的;就算是派了车马送上京都,一路上估计要全都烂了。”

李文思听到这里,看了担子惊讶道:“莫非你是一路从大同府挑过来的?”

李忠呵呵笑道:“侄少爷果然是读书人里面的顶尖人物,什么都瞒不过你,小的当时就和庄主说,愿意挑一担上好的桃子星夜赶往京都城,保证个个都是好的。”

旁边一个小厮闻听此言,唬得咬舌不已道:“这位哥哥莫不是唬人罢,这大同府到这里足足有一千余里,就算是神仙也累瘫了。”

李忠笑道:“这位小哥不知,我生来就最能赶路,挑着担子也能日行数百里,来京都城不过两日功夫,昨天来的迟了,城门关了进不来,便在西门外歇息一夜,未曾想一觉睡到这辰光,急忙挑了担子进城,央求人问了大学士府上,谁知这半路上就撞见了侄少爷。”

李文思寻思去给老丞相李友海贺寿,虽然已经备下百寿图一张,但若是献上一盘鲜桃,却不正是应景?当即命李忠打开大筐,果然是连带了枝叶的鲜桃,个个都有碗口大小,李忠预先细细用桃叶铺了,一个个鲜桃都未有磕碰,这种货色却是花钱也买不到的。

李文思满心欢喜,命李忠依旧挑了担子,和自己同去老丞相府上贺寿,李忠一副直肚肠,侄少爷怎么说,自己就怎么办,随即挑了担子跟在马后;这一行四人行过了两个街口,往右一转,果然左近有一个极大的府邸,张灯结彩,人声鼎沸,正是老丞相李友海的府邸。

李文思因和老丞相李友海同姓不同宗,倒也认李友海为族叔,二人虽然时时政见不同,但也并未影响私下交情;李友海看好李文思一手漂亮的书法造诣,是以李文思在这府邸也是经常走动的。

门口自有老丞相府上家人迎接客人,见是李文思来了,急忙上来迎接,李文思翻身下马,命小厮和李忠送了寿礼进去;见中间大门未开,知道天子陛下还未来到,也不用老丞相府上家人作陪,自己踱了步慢慢走了进去。

老丞相李友海正在客厅陪朝中几位大臣说话,抬头见是李文思来了,急忙招呼过来;李文思先是躬身行过了一礼,道:“族叔今日寿诞,小侄身无长物,只有献上自己书写的百寿图一幅和家乡所产的鲜桃两筐。”

李友海捻须大笑道:“贤侄来了就是给老夫这府邸增添光彩,再加上还有寿礼,哈哈,老夫却之不恭了。”

刚才正陪李友海叙话的这几位都是各部的主事官员,见李文思来了,自然也是互相打个招呼;李文思飘然入座,也是寒暄一阵,正想着这天子陛下什么时候能来时,外面急匆匆进来一名管家,在老丞相李友海耳边嘀咕两句,李友海呵呵笑道:“今日诸位可以放心饮酒了,刚才宫里面传出话来,陛下在真仙洞静思打坐,另外派了黄门官带了贺寿的旨意和赐下的寿礼来。”

朝中这几位大臣都是交头接耳,不知陛下是何用意,还是老丞相李友海站起身呵呵笑道:“陛下使者即到大门,诸位大人随老夫前去迎接如何?”

李文思见老丞相李友海遇事不惊,暗叹李友海在朝中不知多少年岁,先后伺候了三朝天子,明白勿要胡乱猜测上意的道理;当即老丞相李友海命家人大开中门,放起炮来,备下香案,迎接天子使者到来。

少时三五位黄门官来到,把头的手中托了一道旨意,李友海虽然是三朝元老,也依旧是恭恭敬敬地把天子使者迎到香案旁,做足了功夫,那把头的黄门官看在眼里,也是暗自钦佩。

黄门官先是对着皇宫方位遥遥行礼一番,拜了天子,这才打开旨意,宣读起来,无非是对老丞相李友海多年功绩认可,大行赞赏之词,又表示自己由于近日荒废了修炼,所以近日要重新拾起功课,不能亲自前来云云;后面是一长串的礼单,都是些绫罗绸缎,真金白银,等等。

老丞相李友海静静在一旁仔细听了旨意,直到宣读完毕,这才带领众人山呼万岁,谢过了天子恩赐;又恭恭敬敬邀请把头的黄门官做了头席。

那黄门官推辞道:“老丞相今日寿诞,大排筵宴,某家还要赶回宫里面去交差,却不好在此处久留。”

老丞相李友海也不好勉强,示意管家将天子使者恭恭敬敬送出门去,又暗中塞了一百两白银,那黄门官欣喜万分,高高兴兴上了马往皇宫而去。

这边李文思见天子并未亲自来到,倒是松了一口气,此时老丞相府中已经摆下数十桌,众人互相请了,都纷纷落座;李文思算是老丞相侄儿,坐了头席相陪。

看书的道友有号的收藏下,不花钱的;没号的可以免费注册,用个邮箱就可以。有红票的砸过来,没有的就不勉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