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如今时机到了吗?”

不多时,董琦身边的李凤翔沉声发问。

听到这话,李莞十分确定的点点头,大声道:“良乡、固关、黄河、西安每战必捷,枭首何止上万!”

“忠烈祠、罪己诏,还有这次的将才武科,更无一不是大明中兴的良策!”

“如今迹象,陛下锐意重武,不畏声名,敢杀朝臣奸士,将士人皆敢战,百废俱兴,前弊尽除,自然到了吾辈大展拳脚,为国朝尽忠之时!”

“小的辽左金州人氏,曾任戚家军童兵队长,愿为陛下效力!”

这一番慷慨激昂的话,居然连董琦都听得有些意动。

他稳静心神,脸上仍旧毫无波动,思绪良久。

“继续比试,将李莞看押,待本督禀明圣上之后,在做定夺!”

既意已定,那也没什么话再说。

众武生只好纷纷点头,齐声抱拳喊道:“谨遵主考大人之命!”

时间慢慢过去。

一分一秒都在悄然流逝。

文武科举,各分三场,每场三日。

大约在十几日之后,文武科举三场这才全部考完。

士子和武生们有失意离去的,也有抱着一线希望想要留下的。

还有已经觉得自己肯定能中,已经开始大宴宾客的。

京城甚至全国都对此津津乐道,按照礼部事先公布的放榜时间来看,此次文武左右榜放出的时间,大概就在尔月下旬。

文举究竟怎么样还说不定。

武举考完基本就定的差不多了,毕竟各人表现当时都看在眼里,要是不出从前勋戚用权势夺名额的事,基本上也就那样了。

只不过有件事让人觉得唏嘘不已,那就是李莞究竟能不能上榜!

如果上榜,他和徐庶器两人究竟谁能获得此次武状元的殊荣。

等待放榜的时间内,京师与各处并没有什么大事发生。

在这个节骨眼上,倒是据厂卫报告,说是勋戚权贵们的活动少了许多,看来也都是投鼠忌器。

毕竟朱由检如今还真没有把这些宵小放在眼里!

此时,京城东大明门外,早被各色人等围得水泄不通。

在这些人之中,大部分是前来扫榜的士子和武生,余者大部分是他们各自的叔伯兄弟和朋友。

东西两座大明门,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历朝的文官武将们往往要经过此地,所以西大明门又被称作龙门。

此次放榜的西大明门,则被称作虎门。

这次放榜又与以往不同,为表朝廷对文武科举的平等重视,各分为左右两榜。

西大明门放榜时,武榜位于西,东大明门放榜时,文榜则位于东。

在放榜时,士子们难得的与他们平素厌烦的武夫们站到一起,开始惊心动魄的扫榜。

考虑到不少武夫不认识字,所以此次特意安排了翰林官员连日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武举盛况,朕心悦之。”

“凡所良材,能为大明保疆卫土,则社稷之幸矣。”

“朕有心致盛,而后可待卿等之功,须不负四海黎庶所望,方期得一夕之安寝,诸卿勉之!”

“着与礼部共赐宴于京,凡中榜武举人及在京文武官员皆可入宴。”

“钦此!”

此次放榜,文举参试者为各地举人三千七百有余,录取三百名为文科贡士。

实际上,达到这一步的人,就已经有资格入朝为官!

只不过眼下会试所选取出来的这三百名贡士还没有明显的等级划分,需得参加朱由检亲自主持的殿试,让皇帝亲自将他们分出排名次序。

除文科之外。

武科由于之前没有乡试和童试,所以并无强制性的规定,这也就造成了此次会试参赛者竟达两万之众!

有真才实学者不少,但更多的还是滥竽充数。

人海茫茫,武科录取为贡士者定额三百,达到这一步的。

按照规定,已经有了进入军事血院进修的机会。

进修之后,朝廷会根据殿试、会试和武学院中各考项成绩,再结合他们各人的籍贯出身,来给他们分配相应的军职,正式成为一名血染沙场的将军!

西大明门外放文武榜,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一旦放榜,有人欢喜有人忧,一张窄窄的榜单承载了十年寒窗太多的辛酸。

有的考生恨不得削尖脑袋往里钻,有人发现名落孙山后正仰天长叹,还有的考生高中后,欣喜若狂地奔走相告…

不过就眼下情形来说,欢喜的人占了其中很少一部分。

毕竟文武榜加在一起,不过也才录取了六百人而已。

而此次来参加科举的人可有上万,再加上陪同前来的叔伯兄弟和朋友伙伴,人数又岂止数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