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倪元璐离开的背影,朱由检不动声的坐了下来。
如今的大明算是勉强被拉到了正轨的车驾上,君臣之间和睦相处,人人都在为了剿贼而做着奉献……
但千万不要单纯的认为这样就可以乐不思蜀,无忧无虑了。
正所谓世界上原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变成了路。
说句打击的话,大明现在依旧还是一搜摇摇欲坠的大船……
若是不想沉没在历史的长河,那就得使劲去修补这些到处漏水的破洞。
人祸,的确是有办法对付。
但若是天灾呢?
公元1628年,也就是崇祯皇帝继位的第二年。
北方发生了一场大旱灾,造成了千里光秃秃的土地,寸草不生。
史书记载,崇祯元年陕西大旱,第五年饥荒,第六年水灾,第七年蝗虫,第八年旱灾,第九年水灾,第十年无庄稼。
此外,崇祯十、十一、十二、十三年,河南连续发生大规模的蝗灾,十室九空。
另外十四年,十五年,十六年还有瘟疫、地震、洪水等等。
只要能想到的自然灾害,在崇祯时期基本上都发生过一遍,可谓天灾人祸不断!
直至现在崇祯十七年,各地依旧患难连连,什么吃树皮、烤黄土,易子相食。
甚至就连吃死人的血肉,那也是真实存在的!
正所谓一日不敢忘忧国。
朱由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只要手中有粮,心中就不慌!
不管打不打仗,也不管世道乱不乱。
老子手里有吃的,那一切的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
“传旨!”
“令厂卫依朝廷的名义,在京一代储存粮草,如遇不法商人胆敢趁此哄抬价格。”
“可捉拿问罪,就地问斩!”
……
翌日,清晨。
根据旨意,王承恩立马把厂卫的李凤翔和李若链都给叫了过来。
提起粮草,他首先就想到东城的东江街。
虽然如今还是古代,但实际上已经有了几分资本主义的味道。
一些运营和销售的手段和后世并没有什么分别。
就拿京城上百家米店来说,除小米店不算,整个京城有头有脸的大铺子和商号基本都集中在东江街道,由此形成垄断。
正所谓买粮食,到东江!
东江米粮真的好,一碗就顶饱……
总而言之,这些同气连枝的大铺子垄断了京城粮米交易,价格的升降也看他们当天的心情好不好。
放在平时,这东江街虽然价格贵了一点,但一向都是生意兴隆。
很多人没有饭吃,人心惶惶之下,自然都想着买一些米面回家,也好应付不时之需。
这种年头对商人来说就是机遇!
除了毫无背景的小米店铺子以外,没人会直接卖出手中粮米,甚至提价售卖也成了傻子之举。
真正聪明的人,会说自己手中无米,一直将米面囤积起来,然后观望一段时间,伺机再放出去一小部分,紧跟着再继续囤积,这样能获得最大利润!
至于什么朝廷存亡和百姓的安危,又有谁闲着没事儿去管?
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自然是越来越富……
从另一方面来看,大户之家和商户、士子这些群体却借着天下大乱、民不聊生而迅速的富裕殷实起来。
这种畸形的繁华不仅存在于京师,甚至江南大部分地方都是如此。
“天哪,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此时,一些手中提着米袋的老百姓,看着刚刚新换出来的米价牌,个个气愤不已。
“昨天还是二两七分银子一石的价码,怎么才过去一天,又加了五分银子了!”
“草!
“老子在骑手署每天跑两百单,也不过才挣上四分银子。”
“他倒好,这价钱往上一窜,老子就一天白干了!”
“他娘的,不买了!”
一个脸色黝黑的汉子勃然大怒,转头就走。
“哎,大兄弟,还是忍一忍吧。”
在脸色黝黑汉子身后的老人见状长叹一声,说道,“既然来了,多少买点吧。”
“不然的话,说不定下次再来又得涨了!”
旁边一个出门买菜的妇人也劝道,“是啊,这回还能买上一点儿,下次就说不定还能不能买得起喽!”
起初说话那汉子听见周围人劝说,气儿顿时消了大半。
反手捏捏后背的搭链,扣扣搜搜拿出点碎银子数数,最后无奈的叹口气。
原本他还美滋滋的想着,这次出来买上几斤白米,然后还能剩下点余钱,路过东街的肉摊子顺便再切点猪头肉回家增补荤腥。
此时却满脸的犯愁,就算再贵也只能硬着头皮买!
不然,等着饿死么??
汉子犹豫半天,还是转身回来,弱弱的向着这家名叫华昌号店铺的伙计问道。
“这米……能便宜点吗?”
闻言,店铺的伙计头都没抬。
“不能!”
“如果你不买就快快离开,后面的人还在等着买呢!”
作为华昌号的伙计,这种事每天都有发生,对他们来说早就是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
听到这话之后,压根就没人理他,仍是自顾自的干活。
闻言,壮汉叹了一口气,有些心疼的将手里的碎银交给那两名伙计。
“给,给我来一两银子的白米!”
“好的。”
没多久,汉子突然气得发抖了起来。
此刻,他拿着手中很小的袋子,这些米根本称不上白米,几乎都是颜色发黄且异常粗糙的黄米!
“这可都是老子的血汗钱!”
“你们……你们简直禽兽不如!”
汉子一股怒气噌地窜起来,有心一把将米扔掉,但却又下不去手,这点米要是扔了,家里可就真不能开锅了。
但就算自己一口不动,全都留给老娘、婆娘和孩子三个人吃,最多也只能坚持两天,能济得了什么事!
汉子挣扎了半晌,最后看了眼卖米的小二,面色黯淡,只能默默转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