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四章 调整军官
斩杀军官,目的是为了能够提升边军的战斗力,杀人绝不是目的,军官对于军队的重要性来说,是无法替代的,一将无能,累死三军,马上要离开辽东的苏天成,重点的目光,还是对准边军军官的。
辽东的稳定是不能够动摇的前提,一切的调整和部署,都要围绕这个目的展开,可苏天成面临的实际情况,也是有些棘手的。
虽然裁撤了大量的边军,绝大部分的军屯户,都直接离开军队了,但边军之中,众多的军官依旧是存在的,军官多了可不是什么好事情,浪费军饷不说,还会影响到边军的战斗力,特别是以前驻守山海关的边军,估计吴三桂是为了能够笼络住军队,配备足了军官,基本没有什么空额,这在大明军队中间,是非常少见的情况,就算是江宁营,也没有按照明军军官配置的要求,来安排那么多的军官,江宁营注重的基层军官的配置,对于总旗和小旗这类的军官,是非常看重的,但对于卫指挥使机关这一类型的高级军官,反而不要求配备完全,一个卫指挥使机关,有着不少的指挥同知、指挥佥事等等军官,这些军官的配置,追求能干高效的原则,而且地位越高,军饷越多,消耗的银子也是越多的。
裁撤边军之后,空余下来大量的军官,他们无所事事,手下几乎没有什么军士了,祖大寿、吴三桂、祖大弼、祖大乐等人,对于这样的情况。也是无可奈何的,他们不可能自己动手来裁撤军官。只能够是这样放着,加之督师府也没有提出来要求,只是在腊月的时候,督师府斩杀了三十余名军官,对这些军官,形成了巨大的震撼。
离开辽东之前,苏天成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他思考了很长的时间。都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办法,裁撤了十几万的边军,牵涉到的军官,好几千了,这是一支庞大的队伍,而且这里面很多的军官,都是出身军官世家的。
这个任务。落实到了渠清泽的头上。
一段时间过去,渠清泽急的头发都要白了,也想不到好的办法。
进入厢房的时候,渠清泽耸拉着脑袋。
“大人,边军军官的事情,下官实在想不到好的办法。一共有八千多人,不知道该怎么安置啊,下官调查过了,这些军官中间,能征善战的。只有少部分,大部分都是没有多少战斗力的。想要安排他们,可能性是没有的,那些能征善战的军官,名单下官都统计了。”
“这些人有多少?”
“一千一百人左右,余下还有七千的军官,如此庞大的数目,实在不好安排啊。”
“这一千一百人,我待到登州去,余下的军官,按照你最初的想法,准备如何的处置。”
“下官最初的想法,就是解甲归田,和被裁撤的边军一样,可惜这样的办法,不知道是不是可行,也不知道会形成多大的影响啊,要是没有充足的把握,是不敢动手的。”
苏天成点点头,时间很是紧迫,必须要做出来选择了。
他最初的想法,同样是让这些军官解甲归田,这些军官,文化水平不高,进入官府更是不可能,但总是这样放着,肯定也是不行的,能够给这些军官一部分的银两,让他们全部都解甲归田,是最好的办法,但这样的做法,直接在辽东做是不行的,如此众多的军官,要是出现什么**了,恐怕会闹出事情来,也是难以应付的。
“老渠,你认为,让这些军官,单独成为一支军队,派驻到大同去,怎么样啊。”
渠清泽连连摇头。
“大人,下官说实话,这些军官,本事没有什么,架子倒是不小的,自视甚高,这样的人,到什么地方,都是令人头疼的,放到大同去了,张凤翼大人肯定是要头疼了,要是换做下官,就想着让他们解甲归田。”
“这个办法,我也想过,但还是有些问题啊,贸然裁撤这么多的军官,恐怕会引发轰动,还是需要慎重的,督师府裁撤了那么多的军士,朝廷里面,已经有不少的议论了,恐怕今年的军饷,会削减下来的,当时也想着,连同这些军官,一并裁撤下去,可惜这一步没有做到,现在来处理,难度大了很多啊。”
“大人,下官以为,没有多大的问题,要求他们直接解甲归田,不算是什么大的问题,再说了,年前杀掉了一批作恶多端的军官,引发的震撼是很大的,借着这个机会,裁撤军官,他们也是不敢多说的。”
苏天成摇了摇头。
“老渠,不能够仅仅看到有利的一面,还有不利的一面,我们裁撤了那么多的边军,引发的震动不小了,这次斩杀了作恶多端的军官,同样是一种震慑,做事情需要伸弛有度,一味的采取高压的政策,肯定是会引发一些怨气的,这种怨气是很致命的,弄得不好,就会形成怒火,起到很大的破坏作用了。”
“这些军官,在辽东还是有些影响的,不管怎么说,他们长期驻守在辽东,以前手下还是有些军士的,这种影响,不是短时间能够消除的,若是我们不能够顺利的予以疏导,采取强硬的措施吗,不合适啊。”
渠清泽不说话了,朝廷里面的情况,他也是知道一些的,若是辽东引发了大规模的波动,正好给朝廷里面口实,说不定朝廷会迅速做出来反应的,派人到辽东来也是有可能的。
厢房里面有些沉默了。
过了好一会,苏天成终于开口了。
“我看还是按照我的想法,这些军官,悉数派到榆林去,加入榆林营,让卢象升大人来训练这些军官,若是他们能够经过严酷的训练,今后慢慢的补充到军官队伍之中去,若是不能够经过严酷的训练,那就只好被淘汰了。”
“好的,大人决定了,下官马上就去办理,这些军官目前也是人心惶惶的,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的安排,下官这就和卢象升大人联系。”
“联系的事情,还是我来直接办理,我给卢象升大人写信,专门说明情况,请求他严格训练这些军官,有一点你要记住,这些军官,不能够留在辽东,必须全部离开辽东,一个都不能够留下来,全部到榆林去。”
“大人需要留下的军官,暂时安排到什么地方啊。”
“全部进入江宁营军营。”
渠清泽离开之后,苏天成陷入了沉思之中。
军官的事情解决了,剩下就是祖大寿、祖大弼、祖大乐和吴三桂的问题了,这几个人是关键,一段时间的接触下来,苏天成感觉到了,军官中间的很多问题,还是出在这几个人的身上,祖大寿的认识有些粗狂,对于军官中间的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不是很注意,这就造成了军纪不是很好的问题,而且在祖大寿的内心里面,对于这些事情,没有清醒的认识,这样最终对于增强边军的战斗力来说,是肯定有大障碍的,至于说祖大弼,性格沉稳,但不是军队中间的主官,在祖大寿的领导之下,很少关注这些方面问题,祖大乐的性格直爽,一般不注意军官的建设。
问题最大的还是吴三桂,吴三桂的心思深沉,做事情有板有眼,一直都是致力于军队的建设,重点在于培植自身的势力,而且在军中有着很多的心腹,这是不容忽视的事情,苏天成来到了辽东,整顿边军,其实就是最大限度的削弱了吴三桂的力量。
如何的处理这几个人的事情,苏天成需要思考的,全部都留在辽东,肯定是不行的,特别是吴三桂,但若是想着将吴三桂带到登州和莱州去,这也需要极大的勇气,依靠着历史上的知识,苏天成知道,吴三桂是反复无常的小人,这样的人留在身边,如果没有强大的掌控能力,那就等于在身边放了一颗定时炸弹。
可苏天成又不得不考虑,将吴三桂放在辽东,问题恐怕是更大的,裁撤了那么多的边军,吴三桂表面上没有透露出来什么态度和不满,不像祖大寿一样,还说出来内心的不满和担忧,吴三桂的想法,都是在内心里面,恐怕在机会成熟的时候,就会显露出来的。
辽东坚决不能够出现波动,这样的情况下,苏天成必须要想办法,让吴三桂离开辽东,或者到大同,或者到榆林,或者到登州,相比较之下,让吴三桂到登州,是最好的选择。
如此的情况下,吴三桂和边军的联系,基本被割断了。
苏天成是蓟辽督师,对于下去的总兵官,有着调配的权力,一旦做出来决定,只要呈报朝廷就可以了。
应该说,这件事情,苏天成已经思考了一段时间了,因为边军军官的问题,苏天成不得不迅速做出来决定,带着吴三桂离开辽东,直接到登州去,让吴三桂直接进入水师,同样担任总兵官,不管吴三桂如何的厉害,在他的面前,是无法做出来多少小动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