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内讧的代价(2)
接到了朱由菘的奏折之后,朱由检已经不仅仅是愤怒,伴随的还有惊恐的情绪了。他怎么都想不到,这么短的时间之内,苏天成居然能够拿下浙江和福建,而且在进攻南直隶的战斗之中,如此的骁勇,近二十万明军被剿灭了,如今的情况是,驻守南直隶的大军人数明显不够,更加可怕的是,左良玉和黄得功麾下的大军覆灭了,南方的防卫也是完全空虚的,等到苏天成拿下了南直隶之后,也就等于是拿下了整个的南方了。
追究责任是一个方面,更加主要的事情,关键是要守住南京,而且要控制苏天成的行进步伐,失去了南直隶,就意味着失去了南方,不能够让苏天成轻易就统领了整个的南方,那对于朝廷来说是有着致命打击的。
登基之后,为了能够延续大明王朝的统治,朱由检不知道受了多少的苦,这种苦主要还是体现在内心的,好不容易看见希望了,却因为苏天成的崛起,因为苏天成威胁到了皇权,从而导致了如今的局面。
朱由检没有完全的绝望,他还有足够依赖的军队,那就是大同边军和辽东边军,史可法与王道直两人调往辽东和大同之后,按照他的密旨,扩充了军队,安宁堡和靖边的互市,基本上由大同总督王道直直接控制,目的就是解决军饷和粮草的事宜,至于说辽东,有了辽饷的支持,加之朝廷的境况好了很多,也是能够大规模的扩充军队的。
自从苏天成起兵造反,不到一年的时间,辽东边军扩充到了接近三十万人,和以前的规模差不多了。大同边军也扩充到了十五万人,这几十万的大军,就是朱由检强有力的依靠,至于说军队的战斗力,朱由检还想不到那么远。
接到了奏报,接下来就是如何处置的事宜了。从重处置是必然的,只是这责任如何的划分的事宜,令朱由检犹豫了。
王承恩是第一个能够发表意见的人,也是朱由检最为信任的太监。
“皇上,奴婢以为,南直隶的战斗,到了如此的程度,秦三德是必须要承担主要责任的,奴婢曾经举荐秦三德。奴婢也是有责任的。。。”
王承恩一味的责备秦三德,而且没有丝毫袒护的意思,甚至连自身的责任都说到了,这是朱由检没有想到的,看了好几遍的奏折,他一直都是有些疑惑的,为什么绝大部分的责任,都推到了秦三德的身上。就算是秦三德的部署有些问题,可前期秦三德果断处置了左良玉。稳定了二十万大军,若不是秦三德做出来这个动作,说不定南直隶早就出现了内讧,一旦左良玉投靠了苏天成,只怕苏天成不需要动手,就能够占领南直隶了。
“朕可不想听这些。朕一直都是有着疑惑的,秦三德曾经是江宁营的监军,不管如何说,都是熟悉战场上诸多事宜的,倒是朱由菘。什么都不熟悉,难不成是就不愿意学习请教吗。。。”
长期在朱由检的身边,王承恩早就明白该怎么说了,若是直接保秦三德,那肯定是行不通的,皇上要展现自身的英明,自然会分析诸多的情况,越是这个时候,你越是将责任推到一个人的身上,皇上反而会疑心,在这个过程之中,皇上的心思慢慢就出现改变了。
王承恩掌握的要害是皇上的心思,因为苏天成的造反,因为朱审烜的背叛,皇上的心思被勾起来了,英宗当年的遭遇,谁都是知道的,包括明成祖朱棣,也是通过藩王的身份称帝的,朱审烜站出来支持苏天成,令苏天成在舆论上面主动了很多,而且将来也很有可能出现这一幕,到时候有了朱审烜和朱由菘等人,苏天成登基岂不是顺理成章。
亦或说朱由菘等人成为傀儡皇帝,也一样是可能的。
这才是皇上最为担心的地方,至于说太监,权力是皇上给予的,随时都可以收回去的,不可能威胁到皇上的位置,从这个方面说,太监是绝对忠于皇上的,所以从南直隶的事情上面,王承恩只要是掌握了这一点,就完全能够替秦三德翻盘,让秦三德全身而退。
果然,皇上的话题开始转移了。
“朕看见了一些奏折,大军遭遇失利之后,秦三德身体不适,一切的事情,都是朱由菘决定的,南直隶乃是朝廷关注的重点,如此关键时刻,处理事情怎能草率。。。”
皇上的矛头开始对准朱由菘了,不过这是一种本能的担心,王承恩明白里面的意思。这个时候,他不能够说朱由菘的坏话,还是要总结秦三德的不是。
“皇上,奴婢以为一切都是秦三德的不是啊,正如皇上所言,如此重要的时刻,秦三德让朱大人独自承担重任,说不过去的。。。”
朱由检的脸色有些变了,还没有等到王承恩说完,就开口了。
“秦三德的确有些责任,不过朕看这件事情,不能够完全怪到秦三德身上,朱由菘是兵部尚书,是朕任命的主帅,关键时刻,不能够发挥出来作用,却在奏折之中,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秦三德的身上,朕看这件事情不简单。”
要说以前王承恩如此的说,朱由检有可能怀疑王承恩与朱由菘之间,是不是有什么联系,总是帮着朱由菘说话,这是不正常的,太监与朝中大臣,接触不能够太多,关系更不可能非常的亲密,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王承恩的忠心,他是知道的,也是不用怀疑的,从正面的情绪理解,王承恩估计是考虑到了朝廷里面的局面,为了从大局出发,将所有的责任都怪到了秦三德的身上,要知道秦三德可是王承恩举荐的。
想到这里,朱由检愈发觉得王承恩忠心了,能够自我检讨,不护短,不知不觉之间,他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朱由菘的身上了,朱由菘不明白军事部署的事宜,要说前面的很多事情,一定是秦三德做主的,这是不用怀疑的,可到了中后期,基本都是朱由菘做主了,这里面究竟有什么缘故。
朱审烜的背叛,给予朱由检的打击是非常大的,而且朱审烜曾经是内阁次辅,是大明的晋王,如此尊贵的地位,都投靠苏天成了,谁知道朱由菘是什么想法,要知道朱由菘和苏天成之间的关系是很不错的。
疑心本来就重的朱由检,想到了这一点,愈发的坐不住了,要知道南直隶的一切事宜,都是朱由菘在发话,若是朱由菘的想法改变了,也准备投靠苏天成了,后果就严重了。
朱由检想到了内阁首辅周延儒,这件事情,可以看看周延儒是什么意见,毕竟这么大的事情,内阁是应该要拿出来意见的。
内阁很快商议了。
周延儒进入养心殿的时候,脸上的神情是焦急的,皇上要求内阁商议这么大的事情,可不仅仅是前面吃了败仗,如今谁承担主要责任的事情,还有派出什么人到南直隶去的问题,这可不是什么好的差事,一般人都是不愿意去的,至少是三品以上的高官,才有资格到南直隶去的。内阁最终商议的意见,还是钱谦益主动提出来,愿意到南直隶去。
内阁大学士出面去指挥,那当然是好事情了。
一直都有些看不起钱谦益的周延儒,这个时候对钱谦益的印象好了很多。
禀报是很直接的,周延儒没有啰嗦,很快说出来了内阁的商议意见,秦三德与朱由菘两人都要承担责任,至于说责任的大小,需要等到两人回到京城之后,再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周延儒禀报的过程之中,皇上的脸色不好看。
周延儒很快明白了,其实他已经尽力了,按说奏折上面写的很是清楚,主要责任就是秦三德,可周延儒还是认为,奏折不一定可信,还是需要调查的,这样就还没有明确责任的大小,那就一切皆有可能发生的。
可皇上的态度让周延儒明白了,皇上需要决定,需要有人承担责任,而且皇上内心已经有了意见了。
周延儒硬着头皮开口了。
“皇上,臣以为此次南直隶的失利,秦公公和朱大人都是有责任的,要说责任大小的事宜,臣以为朱大人的责任大一些的,不管怎么说,朱大人都是主帅,秦公公是监军,重大的事宜两人商议,最终的决定需要朱大人做出来的。。。”
简单的几句话,后面包含了太多的曲折和努力。
走出养心殿的时候,周延儒的脸上没有什么笑脸,他很清楚,皇上之所以态度是明确的,王承恩一定是立下了很大功劳的,皇上信任的还是身边的太监,包括锦衣卫的那帮人,对朝中的文武大臣,缺乏信任,不怀疑就是好的。
人家今日的下场,有可能就是自己的明日,周延儒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太监的权力将越来越大,朝廷大臣与太监之间的矛盾,也很快会爆发,这几乎是不可能避免的,而秦三德与朱由菘的事情,很有可能成为导火索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