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
东方金虹初起,月影却仍在苍穹边西斜。
司徒远轻轻地合上了房门,走向马厩,但走到一半却又停下了脚步,原来他忽然想起,那匹相伴五年的大宛良驹已然卖给了爱吃马肉的刘百户。
司徒远无奈的苦笑一声,径直向大门外走去。
明照坊是四九城的大坊,这里住的人家大都非富即贵,作为在明照坊出生的孩子。司徒远曾经为之自豪,但随着自己年岁的增长,他便越来越感觉到司徒家的窘迫和无奈:
官场那些说不完名目,与敲诈无异的“常例”,使得每一代司徒家族的子弟在继承世袭官位时都要打点出上千两的白银。这对一个不贪不占,仅靠继承祖上军功来开枝散叶的家族而言,他们的生活变得越加沉重。
每当司徒远出门,只要一看到街坊四邻那番豪车美眷的气派,鲜衣怒马的风头,他的心中便会多出一分焦虑和不安。作为司徒家的次子,他没有继承父亲官位的资格;作为替兄长司徒腾看家守业的弟弟,司徒远也没能维护好这份早已微薄的家业;一心谋求仕途的他四处请客送礼,家财去之十之八九,却只得了个九品后补的虚位。
“不打紧。我这个做阿弟的干得不好,自有大哥司徒腾装点门楣。”每当司徒远看到四邻的登徒子们耀武扬威,他总是这样安慰自己。但一个月前,司徒远收到了来自关外的邸报,大哥镇守的小谷城被围已有数月之久,据说城中已然易子相食。朝廷派去的援兵被打退了好几拨,城内战将尽数阵亡,城破只在旦夕之间……。
“即便大哥不幸战死,这不还有我吗?司徒家族明威将军的位置由我继承,也断不会污了祖先的名头。让我上战场,我要为大哥报仇!……”接到坻报的司徒远大病三日之后,突然从病榻上跃起,狠命拍打了一下泪眼婆娑的脸孔,嚎叫着冲向厨房,猛吃了五大碗米饭;整点行装,随时准备听候朝廷的召唤,上阵杀敌。但托人到兵部一打听,朝廷的“常例”最近又涨了,兵部赵郎中有言在先:“没有三千两银子打底,还想兄终弟及?嘿嘿,可以倒是可以,不过得等上一等……。啊?你问要等多久?这个嘛,朝廷自有朝廷的法度,咱们得层层上报,无论报到哪位上官那里,不都得耽搁些日子?比如那杨家的三郎,要成全子承父业的美事,却只掏了一千两的‘常例’;这不,指挥同知的官衔倒是捞着了,可最后怎么着?都等了四五年,到现在还没派过差事呢!您还别急,这就算不错的了,您再瞧我手上的这位叫尉迟凌的,这位大爷可是武举出身。但有一条,是个认死理的主儿,一个子儿的好处都不愿孝敬,将兵部的一干人等得罪个遍,好么,眼巴巴地在京城待了三年。去年年头倒是派了一个差事,支去辽东戍边,这不,倒霉催的,听说也和那司徒腾一起陷在了小谷城里……,若是坻报不差,恐怕现下坟头的野草也有一尺高喽……”
“没事儿,二少爷放心,咱家在郊外还有百亩良田,老汉当年跟着老爷在那里置办家业时也认得不少钱东富户。仗着老汉的面子,将田产典押也足可凑得千两之资。”老管家袁叔曾经如此的宽慰过司徒远,他是司徒远父亲司徒正的得力部下,也是司徒兄弟武学上的启蒙老师。司徒远对他敬若仲父,自从父母莫名其妙的上山云游,不知所踪,兄长又随军出征之后,家中的大事小情皆由袁叔掌管。要不是袁叔的极力张罗,司徒家恐怕早已入不敷出了。
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袁叔还没来得及去乡下筹钱,便害了急病,一命归西了。这让早已捉襟见肘的司徒远再次陷入了困境。
家中财帛只出不进,别说是筹措仕途的打点费用,就算是为管家风光大葬的银两也让人头痛不已。司徒远当然可以将丧事从简,但他向来不愿亏欠别人,更不愿慢待一个去世的老人。是故,丧事中的殓、殡、哭、吊、祭五项礼仪决不可免!但殓殡所需上等棺木、请风水先生择选坟地等事宜便要百贯钱银,后续的祭赙之礼更是花钱如流水,却叫他心中着慌。就在一筹莫展之时,司徒远忽想起一人,此人在京城大大有名,正是现今如日中天的工部侍郎——李济。
对!李济!正是那个风光无限的李济!
“你问李济啊?他不就是李侍郎家的老四吗?瞧,和那司徒家小小子玩的那个就是李济。”很久以前,大伙都是这样介绍李济的。他是李学勤李御史的儿子,司徒远的玩伴……。
“你问李济啊?哦,就是那贪官李学勤的儿子吧?这小王八羔子,还有脸上学,别把咱的儿子一起带坏……。”十多年前,街坊们早已没有了往日对李家的恭敬,贪官家的王八犊子成了李济的标志。但他仍是司徒远的玩伴。虽然李家没落,但身材单薄的李济从不担心会被欺负,因为他的身边有一个同样身材瘦弱却又打架不要命的司徒二郎……。
“你问我李济啊?哦,我知道,就是那工部所丞,正九品的小官,不过这小子不怎么地道,听说是谁谁谁的面首……。啊?您要问那谁谁谁到底是谁?我说,您是头回进京吧?那谁谁谁都不知道?我们这些妇道人家又怎好意思挑明呢?那谁谁谁不就是……啊……那……那谁嘛……”三年前,街坊中的某些长舌妇们便时常将那“谁谁谁”与李济二字绑在了一起,眼中是又嫉又妒……。
李济终于当上了朝廷命官,虽然职位不高,却掌握着修缮京城太庙的实权。更何况他身后还有那个让人三缄其口的“谁谁谁”,但大伙却惊奇的发现,曾经与李济形影不离的司徒远再也没有出现在他的身边……。
随着李济的年年晋升,大伙都慢慢醒过味来:深受那“谁谁谁”宠幸的李济,再过几年必将成为帝国的决策者之一。于是街坊四邻们背地里对他的称呼也不知何时起,便从李面首改为了李大人,又不知从何时起从李大人改称为李大老爷,尽管那帮尊称李济老爷的人岁数都比李济大,官位仍比李济高。
但在司徒远眼中,曾经那位在穷困潦倒、囚首丧面时还能够意气风发,对古今大事侃侃而谈的少年,已经堕落为一个涂脂抹粉,甘做权贵奴仆的无耻之徒。司徒远不屑与之为伍,但现如今却又不得不在山穷水尽之下找他帮忙。
司徒远需要钱!忠心耿耿照顾了司徒家族一辈子的袁叔还停放在阁楼之上,他得有一个上好的楠木棺材,无论如何也要在尸身发臭之前,将老人家风光大葬了。
司徒远需要权!小谷城被围已有小半个年头,听说自家兄弟的脑袋已被挂在了敌人的苏鲁锭上!他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及时的接任兄长的官职,杀向边关,为兄弟报仇!
冷峻的现实就像把杀人不见血的快刀,狰狞着锋锐无比的刀口,冷酷地闪着寒光!它已斩去了司徒远所有清高的棱角。武将世家的子孙,寒酸沦落的司徒家,是姿态高贵地等死?还是卑微世俗地跟着这个帝国一起沉沦?抑或是愤世嫉俗地烟消云散?司徒远必须尽快抉择!
但当他下定决心去找李济这样的“奸邪”时,司徒远内心却又变得五味杂陈。一种莫名的屈辱感和厌恶感交织在一起,骤然侵袭着他的全身。竟让其不自觉得发起抖来。
“李济啊李济,你小子会顾念旧情,拉兄弟一把吗?”司徒远仰天长叹一声,只觉此行多半也会徒劳无功。
就这样心怀忐忑的慢慢踱步,终于还是来到了坊门之前。却见一大群逸夫喇唬堵住门口,和那些正欲出门的坊民争吵不休。走近一看,原来是东城的长青会梁副会主前日遇害,今日发丧,棺椁途经此地,长青会便摆起架子,硬是堵住坊门,要等三里长的发丧队伍全部走过,才让坊民出来。此地坊民多是官宦子弟,哪里肯依?有人仗着自己功名在身,便要硬闯;那些无赖见劝阻恐吓尽皆无效,顿时便发起了凶顽——只见队伍中突然冲出二十条上身赤膊的精壮大汉,个个手握匕首,二话不说便往自己的胸口扎去……。
一时间血花四溅,惊得那几个浮夸子弟,迂腐文士四散奔逃,更有两个意志薄弱的书生,竟自吓得昏死了过去。
见此情景,司徒远心中更是不屑,他打小就听师父说过,泼皮耍赖,最喜施展这类苦肉之计,擅用利刃将自个儿划得鲜血淋漓;别看外表血腥,十分惨烈,刀口却只是在表皮划拉,不会伤及要害;只要达到了目的,吓倒了别人,回去敷些伤药便无大碍。
眼见自己一时半会儿竟走不出去。司徒远暗叫晦气之余,一股憋屈多日的无名邪火却立时涌向心头:“我们司徒家为了朝廷都要家破人亡了,这帮为祸京城的下三滥们倒是越活越是猖狂!今儿个让我碰上,少不得要让这帮腌臜泼才吃些苦头!”心念到此,转身找了家坊内的裁缝铺,买了两块粗布,又在裁缝铺后的隐蔽处捡了几块拳头大小的碎石包在一匹布中,用绳子捆绑结实,试着左右挥击了几下,做流星锤状,倒也甚是称手。随即将另一块粗布遮住嘴脸,又将外衫反穿,将大袄的白色衬里露在外头,待一切收拾停当,返身直奔坊门而去。
来至门前,见那些青皮仍是死赖不走,司徒远二话不说,上前挥舞着自制的“飞锤”,便来个左右突击,砸翻身前十几名无赖之后,毫不停留,直冲入仍在缓行的送葬人群,便是一阵乱打……。
那些长青会党徒平日里骄横惯了,哪见过如此势如疯虎般的突袭?
变起俄顷间,送葬队伍便被司徒远打得七零八落!偶有几个不怕死的,混不吝的上前拼命,却怎是司徒远的敌手?顷刻间便被揍得满地找牙。司徒远自知此番鼓捣的动静不小,但打发了性的他已然无法控制自己,这些年来所受的憋屈如同洪水猛兽,一股脑的便宣泄在了这些青皮的身上……。乱战中,见那副会主的棺材正巧抬至身前,大吼一声“拦我者死!”一个兔起鹘落便窜到了棺椁之上!
此时,送葬队伍两头的会中武师陆续闻风赶到,但见一白袍蒙面青年竟敢脚踩会主的棺椁,不由又惊又怒,纷纷向其围将过来。
司徒远冷笑一声,用尽全力,一脚便在这楠木棺椁之上踩出个大洞。随即抓了一把落在棺材上的纸钱,用随身携带的火折子点燃后,一同投入了洞中。不待众人合围,他便跳出圈外,向坊内逃去。
“兄弟们跟我上,抓住那个狂徒!”
“慢慢慢,先将棺材里的火苗扑灭才是正经……”
“水,水,都他妈愣在这里干嘛?找水去啊……”
随着司徒远一阵发力疾奔,连续穿过十七八个胡同之后,身后的嘈杂之声终于停歇了下来。司徒远找了间茅厕,取下面巾,连同自制的“飞锤”一齐投入了茅坑,再将外衣脱下正过来换上。便又若无其事般走出茅厕,折了回去。
不足半里,便迎面遇见了前来搜捕的长青会党徒。司徒远也不回避,昂首阔步的走了过去……。
那些青皮无赖本都人蠢眼拙,哪里能够想到迎面而来的这位斯文青年便是方才的蒙面狂徒。众人只是与之擦肩而过,竟没一个瞧出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