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正德九年九月二十日上午巳时,承天门外广场西侧的刑部衙门大堂内外,一场吸引天下人目光的审讯即将开始。
刑部大堂内外戒备森严,大堂外广场上全副武装的兵马四处警戒,严禁闲杂人等进入。刑部衙门大堂上,大明三法司三位主官,刑部尚书刘璟,都察院左都御史洪钟,大理寺卿张子麟也早已面容严肃的齐齐端坐在刑部大堂之上。
今日要审讯的正是杨廷和弑君作乱的大案。
刑部大堂上,除了三法司三位主官之外,还有一位坐在一张靠在墙角的椅子上的人,那便是定国公府小公爷徐延德。作为勋贵集团之中的人物,他是以提供证据协助审讯的身份在此列席的。但实际上,三法司的三位官员们都明白,他是坐镇此处,代表张延龄监督审讯的。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审讯之前,四人开了个简短的会议。徐延德传达了张延龄的意见。对此次大案,相关涉案人员的审讯原则便是六个字:从重从严从快!这也是此次审讯的指导方针。
当然,张延龄传达的话中时有前提的,便是在证据确凿的前提之下。而事实上,在过去的数天时间里,张延龄将掌握的相关证据已经全部按照承诺移交给了刘璟洪钟等人。三人早已会同下属官员细细的阅读研判,并传讯多人求证。所有的证据都核实完毕,没有任何的问题。
刘璟洪钟等人越是检阅证据,便越是觉得触目惊心,越是心中懊悔和恐惧。本来觉得这其中或有张延龄栽赃陷害,借机夸大的成分。但证据拍在脸上的时候,才发现杨廷和有多么的丧心病狂。
所以,其实审讯之前的基本厘清证据固定人证物证的工作早已结束。今日这场审讯其实结果已定,已经没有任何翻案的可能。唯一需要的便是杨廷和等人的认罪口供,进行最后的判决而已。这其实已经是一个程序性的问题。
不久前,传来杨廷和咬舌自尽,被抢救过来的消息后。更是让本来还想再延缓几日的审讯便不得不提前进行。因为所有人都意识到绝对不能让杨廷和畏罪自杀,要公开处以极刑,要以此昭示天下,不容如此大逆不道的人逃脱惩罚。
故而,审讯之前的这次会议,张延龄传达从重从快从严的指导方针倒并没有引起三人的反感,反而觉得甚为必要。况且,在这种时候,三人心里都明白,必须要将此案办的干脆利落,办成铁案,才能摆脱他们为杨党的嫌疑,才可能在这场风波之后保住自己。
广场东侧街口,铜锣之声刺耳响起。伴随着马蹄的杂沓之声,数十名骑兵的身影出现。他们骑在马上,腰悬长刀,面容严肃,鹰隼一般的双目扫视周围。
数千百姓拥挤在广场入口处的街道两旁围观,骑兵们大声呵斥着:“回避,回避。都让开道路,不得喧哗。”
但随着后方步兵押解的一长串的囚车的出现,广场周边围观百姓们沸腾了起来。
五六百名步兵组成两排纵队将囚车和百姓隔开,他们之间,便是数十辆囚车。当先一辆囚车上的木笼子里,长发凌乱,身戴重枷,手脚上都上着锁链的杨廷和目光呆滞的半蹲半站在囚车之中。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