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说着,廖掌柜便肆无忌惮地大笑了起来。
而他这一笑,旁边的章农窗也捋着胡须自信满满地笑了起来,显然,在章农窗看来,他们的这一笔生意,到现在为止,算是彻彻底底的解决了。
于是乎,一时间,这座书房之内,茶香萦绕,笑声连绵,阴谋迭出,鬼话连篇……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廖掌柜又轻轻松松地和章农窗聊起了昨天发生的一些故事。
他们从山西富商那一身暴发户似的打扮,一直聊到了他那装模作样的德行。
他们从山西富商那啥也分辨不出来的鼻子,一直说到了他那连价都懒得砍的愚蠢行径。
聊着聊着,廖掌柜忽然看到了挂在墙上的那一副瘦金体书法——《大观圣作碑》,
一见到这副书法,廖掌柜立马想起了郑老爷昨天交代给自己的两件事还没办呢。
于是他赶紧转过身来,将茶杯往下一放,便略显焦急地朝着章农窗问道:“哎呀,章大人,我差点忘了,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劳烦您的大驾呢。”
“哦?说来听听。”此时的章农窗,早已是浑身充满了惬意,只见他先是端起茶杯美美地抿了一小口,随后又面带笑容的回了廖掌柜一句。
“章大人,说起这件事儿,那可有意思了,那位山西的郑老爷呢,不知从哪儿听说了您的字儿写得极好。
故而他此次除了买药之外,还特地托我向您求一幅墨宝呢,希望您老能予以成全。”
一听到廖掌柜提出的居然是这样一个要求,章农窗的双眼立刻就如同火焰一般燃烧了起来。
只见他兴奋地站起身子,两步就走到了自己的那副《大观圣作碑》面前,然后一边捋着胡须,一边亢奋地说道:
“没想到啊,没想到,这个山西土包……,不对不对,应该叫山西郑老爷才对,呵呵。
没想到他居然还是一个识货之人啊,这个人,真是,真是太有意思了,我都有点想认识认识他了!”
实际上,章农窗这个人打小就酷爱书法,像什么王羲之,柳宗元的字帖,他是没事儿就喜欢临摹上几遍,尤其是宋徽宗的瘦金体书法,他更是倾心苦练了二十余年。
正因如此,这么多年下来,章农窗一直以自己的书法为荣,甚至在隐约之间,他还认为自己的瘦金体书法已经自成一派了呢。
然而,京城里那些“庸庸碌碌”的书法家们对他的观点却并不认识同,那些人总是说他的书法跟螳螂爬得没什么两样,并且连书法家的集会都不让他参加呢。
为此,章农窗真是懊恼了很久。
不过,他却并未因此气馁,因为他那个略懂一点书法的徒弟小黑,曾经告诉过他:
“师父,那些狗屁书法家的话,你根本就不必理会,实际上,他们都是一些落伍了的老古董。
那些人总是封禁在自己的圈子里,完全看不懂师父这种跨越时代的妙笔丹青。
在徒儿看来,那帮老家伙之所以总是排斥师父,无非就是不想承认自己技不如人罢了。”
小黑的这一番开导,犹如那浓烈的麝香一般,瞬间就让章农窗脑海中的阴霾一扫而空了。
于是乎,从那时起,章农窗就彻底沉浸在自己那如同鬼魅一般的书法里,完全无法自拔了。
再后来,随着章农窗在太医院里的地位越来越高,这家伙在开方的时候,甚至都不再使用太医院规定的楷体,而是改用他那独特的瘦金体了。
说实在的,他那怪异的瘦金体的书法,可是把那些抓药师父给害苦了,那些人一见到方单上那瘦骨嶙峋的文字,就会感到浑身发痒,
不光是他们,就连那些去抓药的小学徒们,也常常在看了那些文字之后,说自己的身上好像是有虫子在爬一样,难受的不得了。
不过章农窗对此却不以为意,他依旧觉得自己的书法是最棒的,那些人之所以会产生排斥,不过是不懂得欣赏罢了。
就这样,章农窗一直坚持书写着他的瘦金体书法,尽管医药界的同行们都暗中嘲讽他是被鬼魂附体了,尽管很多王公贵族都在背地里讥笑他,说他这是打算去给阎王爷写生死簿呢,但他却从未放弃过。
时光缓缓的流逝着,一晃十几年过去了。
起初,章农窗还以为自己坚持久了就会有人懂得自己呢,可是没成想,他都坚持写了这么多年了,却连一个上门求墨宝的人都没有。
见到这种情况,章农窗的胸中就像是憋了一口闷气一样难受极了。
正当他以为这辈子都不会有人来向他求字的时候,那位慧眼识珠的郑老爷却突然出现在了这里。
因此,一听到廖掌柜的这个请求,章农窗差点没激动得在屋子里跳起来!
只见他紧紧地握着自己的拳头,冲着墙上挂着的另一幅《秾芳诗》就忍不住念叨了一句:
“谁说那些山西人都是土包子的?这位郑老爷明明就是一位见多识广的儒商嘛!
看来呀,京城里的那些大老爷们都已经被传统的思维禁锢傻了,只有这位外地来的郑老爷,才是真正懂得艺术的大家啊!
二十年了,二十年了,我章农窗终于有了自己的知音了!
这一回,我可得好好把这幅字写出来,我要让那些嘲讽我的人都知道,我的字现在已经名扬天下,传播四海了!!”
念叨完之后,章农窗潇洒地一甩袖子,便大踏步地走到了自己的书桌前。
接着,他先是向廖掌柜问明了郑老爷所求之字,然后便一边研着墨,一边闭着眼睛静静思索了起来。
如此这般,大概过了一盏茶的工夫。
章农窗墨也研好了,如何开始行笔也考虑妥当了。
随即,他轻轻地展开宣纸,小心翼翼地提起宋宝斋送来的毛笔,闻着淡淡的墨香,便在这黑白世界中,写下了第一个“九”字。
再之后,随着他那瘦长的手指在糯白色的宣纸上不断舞动,“九香玉露丸”这五个瘦骨嶙峋的大字,便陆续出现在了这张宣纸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