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霍光在名义上不是皇帝,可他很享受现在这种唯我独尊的感觉。不过,送走刘贺后,霍光还要再找一个人来做皇帝,毕竟他只是首辅嘛。

一说到这事情,霍光就发愁了。现在的皇室里,哪里还有能让他满意的人?没有办法,霍光只好求助于朝中大臣,向他们询问如今刘姓皇室之中究竟谁适合继承皇位。

其实,一般的大臣能想到的,霍光何尝想不到?但凡宗室里有一个合适的,霍光早就自己拿主意了。就在大臣们没主意的时候,一个叫丙吉的光禄大夫上书霍光:“听说大将军您考察了诸侯和宗室的刘氏子孙都不满意,那何不把目光放到民间来?当年武帝遗诏中养在掖庭的曾孙刘病已现在已经十八九岁了,他有才学,有相貌,行为也很得体,不如大将军考虑下他?”

那丙吉提到的这个刘病已又是何方神圣?

当年,卫太子刘据有一个儿子叫刘进,娶了一个王姓女子,生了一个儿子,人称皇曾孙。虽说投了帝王家的胎,可说来这个皇曾孙也倒霉,生下来没几个月就碰上了巫蛊之祸,结果卫太子一家全部遇害,连这个几个月大的孩子也进了监狱。

那么小的孩子没爹娘就已经很惨了,这会儿又进了监狱,想必十有八九是活不成了。也是天可怜见,恰巧丙吉奉诏书去巡查监狱,看到这个几个月大的孩子在监狱里没人管,瘦得皮包骨,几乎要饿死,就起了恻隐之心。他让人安排一间温室专门安置孩子,还特地找了两个为人老实又正在哺乳期的女犯人来轮流喂养他。丙吉有时候还一天来看他几次,防止有人偷懒和虐待这孩子。

据说,皇曾孙也是天生异象,不仅脚底有毛(类似至尊宝),而且他待的地方经常有光耀出现。这本来是挺好的兆头,可当时这一缕光被长安的方士发现,并立马告诉了刘彻,说长安的监狱中有天子之气。

这下可惊着刘彻了,有天子之气就意味着有人可能会替代他这个现在的天子。这还了得?!刘彻哪管你是何方神圣,立马让一个叫郭穰的人带着他的命令到长安监狱里,将所有的犯人不管何罪一律处决。

好在方士学艺不精,没能准确地指出所谓的天子之气具体在哪个监狱的哪个地方,郭穰不得不带人一个地方接一个地方地杀。结果,丙吉得到了消息,便早使者一步把皇曾孙所在监狱的大门关牢,说什么也不让郭穰等人进去。

郭穰进不得门,也不敢贸然硬闯,只是在门外说他是奉了皇帝的命令行事的。丙吉隔着门大声喊道:“皇曾孙在里面,你们不能进来。哪怕是普通老百姓,也不能无辜枉死,何况是皇曾孙?!”

郭穰是带着侍卫来的,但没有皇帝的命令,他也不敢让人破门而入,双方就这么在监狱门口僵持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郭穰只好带着人回去跟刘彻复命,又参了丙吉一本。这时候刘彻已经冷静下来,在了解事情的原委后,他并没有继续追究,皇曾孙才得以逃过一劫。

虽好不容易躲过了杀头的祸事,但这个皇曾孙的霉运还远没有到头。丙吉本想将他送到环境更好的地方,奈何转来转去,没有人愿意接盘,丙吉只好自己抚养这孩子。可丙吉自己的薪水也不算高,除去一家人的用度,多养一个小孩儿也是不小的负担,加上皇曾孙从小身体就不算好,经常感个冒发个烧什么的,请医问药的花费也是一笔不少的钱。尽管困难重重,丙吉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等到皇曾孙年纪大一点儿、身体逐渐强壮之后,丙吉给他取了一个很有寓意的名——病已,意思是疾病已经一去不返了。

于是,这个皇曾孙有了自己的名字,刘病已。

等到刘病已年纪稍大一些,刘彻已弄清楚了巫蛊之祸的真相并开始给卫太子平反,不仅公开表达了自己对儿子的思念,对于卫太子刘据的遗脉,刘彻也做了安排。

刘彻首先承认了刘病已的宗籍,然后把他接到掖庭抚养。这对刘病已而言很重要:一来,他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二来,当时的掖庭令是张贺,他以前曾经服侍过卫太子,对刘病已自然也有特殊的感情,他不仅细心教导刘病已读书认字,而且他还有个做右将军的弟弟——张安世。

通过张安世,霍光对刘病已的情况也知晓一二。这时候丙吉提出可以考虑下刘病已,张安世等人也是赞同的。此时,从小生活在宫廷之外、过惯了市井生活的刘病已已经十八九岁。霍光从张安世那里得知,刘病已熟读《论语》《孝经》《诗》等书籍,不仅颇有学识,而且为人谦恭谨慎,没有像其他王子王孙那样从小养成养尊处优的坏毛病,是一个合适的人选。当然,对于霍光而言,更重要的是,刘病已在朝廷中可以说什么关系都没有,如果他做皇帝,那就不得不依靠霍光。如果他不依靠霍光,那霍光要想处理他,简直比处理刘贺还要容易。

得,就他了。

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七月,刘病已即皇帝位。当皇帝后,包括刘病已在内,所有人都认为“病已”这个名字太配不上大汉皇帝的身份了。于是思量再三,刘病已将自己改名为“询”。从此,他就是大汉的皇帝——刘询。

另外,这里还要再次提到一个尊贵但不重要的角色,那就是上官皇太后。由于孙子辈的刘询做了皇帝,十五岁的她便由皇太后又升格为太皇太后,而且她将顶着这个头衔过完余下三十七年孤独而乏味的人生。

她只不过是这场政治斗争的受害者加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