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奭虽没什么雄才大略,却因为陈汤意外地完成了一件前人耗尽毕生心血都未曾完成的大事,便也飘飘然起来。这个时候,郅支单于的死让他的老对头——本已依附于汉朝的呼韩邪单于——在欣喜之余更多地感到了恐惧,更加不敢对汉朝再起什么别的心思了。为了表示自己的臣服,也为了防止自己成为别人建功立业的踏板,从而落得跟郅支单于一样的下场,思来想去,呼韩邪单于在公元前33年再一次亲自来到长安入朝。他这次是有备而来的,见到皇帝后,他主动要求做汉朝的女婿,并发誓永保汉匈两族的安宁。
汉朝皇帝总不好意思打自己的女婿吧?这大概就是呼韩邪单于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以往汉匈和亲多是汉朝的无奈之举,所以,尽管不能真送皇帝的女儿过去,但至少也要是宗室的公主,怎么也得和皇帝沾亲带故。可现在时移世易,呼韩邪单于主动上门求亲,说是和亲,其实呼韩邪的意思谁都懂:“求你放我一马。”
对于呼韩邪的讨饶,刘奭当然很得意,想也不想,马上就同意了他的请求。可得意过后,刘奭立即陷入了另一个难题:派谁去和亲好呢?
“陛下的宫女熟识宫中的礼仪,陛下不如从中选一人吧。”有大臣提议道。
由于现在的局势是汉强匈奴弱,皇帝不再愿让自己的宗族远嫁异乡,宗族的公主们也不愿离开故土到水土不服的边疆去,且呼韩邪单于也不可能敢对和亲者的身份提什么质疑和要求,所以,刘奭决定选个宫女去和亲。不过,即便这样,要从后宫的千万宫女中找出一个合适的人选,依然让刘奭很为难。
当然,如果是我等旁观者,解决的办法大概很简单:抓阄。可刘奭不这么想,他有自己的私心:宫里的宫女颜值良莠不齐,怎么能随便找一个?虽然留在宫里他也不一定会宠幸,可秉着宁滥勿缺的原则,他是一个好的都不想给呼韩邪。
“来人,把后宫画册拿上来。”最后,刘奭下了决心。
我们知道,在古代,从黄帝起后宫就至少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宫女更远超此数,而像嬴政、刘彻这样的雄主,精力和能力同样远超常人,后宫女子都是以万计的。这么多女子,究竟今晚让谁侍寝?这个难题困扰着每一位皇帝。他们不可能有时间亲自过目挑选,否则从掌灯时分选到五更都不见得能选出来,就更别想睡觉了。
那怎么办呢?真的抓阄吗?
别急,只要肯动脑子,办法总比问题多。更早的我不好说,但至少从刘奭开始,宫廷里就养有不少御用画师,在绘画方面,他们个个都是当时一等一的大家。他们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给每个新入宫的宫女画像,然后把画好的画像装订成册,供皇帝不时地翻看选择。这下,皇帝对宫女们的样貌就心里有数了,不致被晚上点来的歪瓜裂枣惊吓了龙体。
刘奭花了好几天的工夫把所有宫女的画像都看了一遍。最终,经过反复的选择,刘奭选了一个从画像上看精气神不怎么好的女子——王嫱。
王嫱,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建昭元年(公元前38年)入宫,入宫数年未得见皇帝一面。好几年了,刘奭都没想过见一见她,想来此人必极是普通。得,就她了。刘奭自认为找到了合适的人选,心里甚至有一点儿恶作剧般的喜悦。
过了一段时间,和亲的事情准备完毕后,在大殿之上,刘奭命人把王嫱请上来与呼韩邪单于相见。直到这一刻,大殿上的所有人才第一次见到王嫱的真面目,没想到她一出现,其美貌便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
可能通过这样简单的描述大家无法理解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有“落雁”美誉的王嫱到底漂亮到什么程度。史书上说,王嫱出场的时候“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后汉书·南匈奴列传》)。她的光艳甚至照亮了整个宫殿,她的一颦一笑,牵动了在场每个男人的心弦。
无疑,在这群张口结舌的男人中,有两个人的心思最为天差地别:一是呼韩邪单于,他没想到刘奭这么大方,居然把如此倾国倾城的美人作为和亲的使者;二是刘奭,他则是悔恨不已,自己选的人自己为什么不先看一眼?!还是依《后汉书》的说法,当时刘奭看到王嫱的美貌后大惊失色,甚至几乎要站起来当场毁约,将她纳为己有。
当然,也有人不屑于以上说法,认为王嫱只不过是个姿色平庸的宫女,加入和亲之列是因为她在宫中没有出头的机会。这个说法显然站不住脚,从呼韩邪单于之后的做法中我们就可以推断出王嫱到底美不美:皇帝赐婚以后,呼韩邪单于大喜过望,立即上书表示自己愿以性命担保,以后匈奴人负责汉朝自上谷往西一直到敦煌数千里漫漫边境线的安全,朝廷可以把戍边的将士都遣散回家,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而且,呼韩邪单于的这个保证并不是他个人的,还要“传之无穷”。
不过,对于呼韩邪的建议,刘奭和朝廷的大臣还是保留了一丝清醒,没有答应。然而,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能让呼韩邪单于主动做出这样的保证,王嫱究竟要有多惊为天人才可以。
世上毕竟没有后悔药,刘奭再后悔,为了统治者的尊严他还是强忍住了对王嫱的不舍。又过了几天,朝廷举行了一场隆重的仪式欢送呼韩邪单于和王嫱,刘奭只能强颜欢笑地目送王嫱离开。
回到后宫,刘奭拿着王嫱的画像久久不愿放下。要说画像到底画得像不像,刘奭自己也糊涂了:好像是这个眼睛,是这个鼻子,也是这个身段,可总少了一点儿精、一点儿气、一点儿神,让人看着也像,也不像。
这是怎么回事呢?
最后,刘奭越想越气急败坏,干脆拿了几个下人来一顿好打。下人招架不住,就对刘奭吐露了实情。下人一招,刘奭才明白,这其实是宫里所有人都知道的秘密,除了自己。
但凡新宫女入宫,总希望自己能得到皇帝的恩宠,可按规矩,她们是不能自己去找皇帝的,宫女和皇帝联系的纽带只有画师画出来的那一幅画像。因此,也不知是哪个开的头,大家都开始主动往画师那儿送礼送银子。
一开始画师也不好意思,可拿人家的手短,于是画像变了,送了钱的宫女在画像上总好像更生动一点儿、可爱一点儿,两尺的腰看起来像一尺八,反正皇帝好什么口味就迎合着来。但人的贪欲就如潘多拉的魔盒,打开就关不上了。由于受贿所得的银子比画师自己的俸禄高出不知多少倍,于是画师们也变了,从一开始的被动收钱变成主动要钱。给钱的就给你画一张开心的微笑脸,昂首挺胸;不给钱的,就画一张生气的苦瓜脸,含胸驼背。反正人还是那个人,总不算欺君。
王嫱吃的就是这个亏,她出身于平民之家,想来入宫的时候并没有足够的钱去贿赂画师。也不知当时的画师故意少画了点儿什么,以致如此美人五年来都未曾得到皇帝的恩宠。
“居然把朕当猴耍?!”知道真相的刘奭更加愤怒了。他让人一查,给王嫱画像的画师是毛延寿。他是当时非常有名的画师,但这个时候再有名也没有用了。刘奭把失去王嫱的怒火全撒在了毛延寿的身上,没几天,他就因“贪污受贿”被杀了头。
王嫱离开了长安。她骑上马,带着皇帝丰厚的赏赐跟随呼韩邪单于去了塞外。我无法猜测和亲之事朝廷是否征求过王嫱的意愿,但想必王嫱心中多少有些不愿,因为在婚后的第三年,呼韩邪单于便病死了,这时王嫱曾上书朝廷,要求回归汉朝做个未亡人。然而,朝廷驳回了她的请求,要求她依从匈奴人的风俗。王嫱只好改嫁呼韩邪单于的长子复株累单于。后来,她一直在塞外生活了四十年,直至逝世。因为王嫱的努力,直到她去世,汉匈之间再未发生过冲突。
这就是王昭君,一个出身平凡,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最后却又流芳千古、改变了自己命运的奇女子。
关于王嫱,还有一个我之前故意没提的问题,那就是“昭君”二字的由来。有人说这是她的字,也有人说这是皇帝给她的封号。我个人更倾向于后者,因为按照惯例,以前汉朝的皇帝都会给和亲的女子安个公主的名分。现在虽不必了,可王嫱也不至于是白身一个。比照当年刘彻同母异父的姐姐金俗,刘彻后来也封了她一个“修成君”。因此,在临行前作为皇帝的刘奭赐王嫱“昭君”的封号,以示“昭明君德,边境安宁”之意似乎更为合理。同样,王嫱嫁给呼韩邪单于后受封“宁胡阏氏”大概也是这个意思。
不管王嫱心里到底愿不愿意远嫁塞外,她始终履行着自己的职责,给汉匈人民带来了五十年的和平,这是历史永远不会忘记的。
我们再回到公元前33年。这一年,王嫱远嫁后,刘奭宣布改年号为竟宁。从字面上看,大概有国家从此安宁的意思。然而,这个年号并未给刘奭带来安宁。昭君出塞之后,他似乎也丢了精气神。就在这一年的五月,刘奭崩于未央宫。
[1].也作渠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