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相信每个孩子都能被我们教育好。
——霍懋征:《教师节寄语青年教师》
回忆其半个多世纪的教师生涯,霍懋征感到由衷自豪的是:自己教过的学生,没有一个人掉队。不管是当时的好学生还是令人头疼的“捣蛋鬼”,他们长大后都走上了各自的工作岗位,为国家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霍懋征说:“我们的教育不可能使每个学生都成为专家学者、部长司长,可我们应该把学生都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好公民。”何永山是众多因为霍懋征而改变的学生之一。他是学校当年有名的“淘气包”,因为常常犯错误,多次留级,最后学校领导决定将他送去工读学校。霍懋征听说后,主动找到校长:“把他交给我吧。这孩子虽然学习不好,但他还要一辈子做人呢!”何永山进班前,霍懋征跟班里的同学约法三章,不揭他的短,不提他的过去。何永山进入班级后,为了让他更快地融入集体,霍懋征仔细分析、苦思冥想这个孩子身上的长处,发现他年纪大两岁,个头比其他孩子高,就请他当清扫小组的组长。当何永山出神地看着少先队的鼓号队练习时,霍懋征知道,那是一种羡慕的眼神。她跑去找大队辅导员商量,虽然何永山当时还不是少先队员,在霍懋征再三建议下少先队为他破例。儿童节那天,何永山背起大鼓昂首挺胸地走在鼓号队里。他慢慢变得遵守纪律,对老师交代的事情也认真负责,何永山的改变让霍懋征感到欣喜。许多年后的一次春节,已经成家立业的何永山带着全家来感谢师恩,给霍懋征拜年。
学生身上发生的一件件看似平常的事情,霍懋征都牵挂在心里,而她也把更多的爱倾注在那些性格内向、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学生病了,她带着去看病求医,不辞劳苦地为学生买药、送饭;学生有经济困难,她就自己掏钱为学生买午餐;学生踢足球没有像样的球鞋穿,她在比赛前夕送去运动短裤和球鞋;学生的父母因公去外地出差,她就把孩子接到自己家里食宿……霍懋征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不仅在“言教”,更在“身教”,她用真切的言行举止感染学生,那是一种春风化雨的力量。谈起霍懋征的育人,一位毕业多年的学生深有感触:“霍懋征以她精湛的教学艺术教给我们学识,培养了我们的能力,更以她的爱心,以她真诚的言行教育我们成人。”[2]在北师大附属第二实验小学的学生中,既有国家领导人的孩子,也有工人的孩子,然而不管什么样的孩子,在霍懋征的眼里都是平等的。为了教育一个欺负女同学的男生,她去中南海跟学生家长作家访。此时交谈的双方没有地位的差别,只是一个普通教师跟一个普通家长之间的交流。最后,作为家长,这位国家领导人接受了老师的建议,带着孩子向对方家长道了歉。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是霍懋征坚持的教育信念。有时即便是生气的话到了嘴边,她仍强制自己喝水、看东西、深呼吸,提醒自己“教师不能说伤害学生的话”。那些在其他老师眼里难管的学生,校长都喜欢交给她,因为大家都知道她脾气好,不会对孩子们发火。霍懋征也不赞成使用“乖”一词评价孩子。她说,“乖”是大人对孩子听话、不烦着大人的肯定,但孩子的天性不是乖,是动,迎合大人而扼杀孩子的天性,这样的教育不足取。某一年,霍懋征接手了一个爱闹腾的班级,班里的男生喜欢打篮球,霍懋征见他们拍着球跑,过去一下把球抢走了,到球筐边上,一投就进去了。学生不服气,觉得是因为老师个头高。要比在罚球线上投篮,结果霍懋征还是投进了。学生们不知道,他们的霍懋征老师曾是中学女子篮球队的队员。老师让学生感到佩服,这样的班级就变得好带了。
霍懋征曾把她的育人方法概括为八个字:“激励、赏识、参与、期待。”她激励每一个学生上进,赏识每一个学生的才华,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期待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霍懋征的课堂上有这样一个故事:因为她的课堂气氛常常非常活跃,提问时同学们会争着举手。有一个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孩子也频频举手,但是问到他时却又总是支支吾吾地答不上来。后来,这个学生哭着说:“老师,别人都会,都举手,如果我不举手,别人会笑话我的。”于是,霍懋征就私下跟他约定,再提问时,如果遇到会答的就举左手,如果不会的就举右手。霍懋征看到他举左手的时候,便点名让他回答;看到他举右手时,就不提问他。一段时间后,这个学生举左手的次数越来越多了。因为老师用心去读懂学生,所以能够了解学生的需要。霍懋征用一种巧妙的方法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给了他成长的机会。
孙旭同学至今还难忘班主任霍懋征当年那微笑的表情。那一年作为住校生,孙旭负责清扫一条小路,这也是霍懋征上班时必经的小路。他记得,每次霍懋征骑车来上班时,见到他,都会下车,笑着以朋友的口气问候他,并对孙旭的劳动表示赞扬和感激。至今,孙旭还能感到心里的幸福。许多年后,老师已经渐渐淡忘了当时的场景,但是学生心里想起来还是那么的温暖和美好。是啊,霍懋征对他人的关爱已经成为其性格中的一部分,甚至当她虚弱地躺在病**,看到在她身边睡着的护工时,她也会抬手示意女儿为护工盖上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