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制的最好处,是把中等教育分为两小段,最少亦可使前一小段的全人陶冶多普及几分。
——林砺儒:《本校编制三三制学则课程之经过大略》
在“全人格”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林砺儒对北师大附中进行了著名的“六三三”学制改革。钱学森等一大批杰出人才在中小学阶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既得益于林砺儒的“全人格”教育,又得益于“六三三”新学制的实行。这次的新学制改革始于1922年,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与世界接轨,在真正意义上迈开了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步伐。林砺儒是此次改革的旗手,领导师生在摸索中前进,一切规章制度、课程,都是自己制定,自己试行。教材内容也是由本校教师自定、自编、自选。林砺儒勤于实践、勇于创新,将全部的心血倾注于学校的工作中,终于使这次改革结出丰硕的果实,为中等教育开拓出一条崭新的道路。
在谈到这次新学制的改革时,林砺儒说:“中学时代,少年男女气质未定,教育的可塑性很大,应着眼于少年期的生活引导。”“新学制的最好处,是把中等教育分为两小段,最少亦可使前一小段的全人陶冶多普及几分。”“中等教育,恰位于全教育历程之中段,其职分应在完成人的陶冶,以厚其个性发挥之根基。”[12]
对高中学生是否分文理科,林砺儒也有精心的考虑。他说:“我们的高级中学普通科,只分为第一及第二两部。此所谓第一第二部,即含有一般所谓文科理科的意思……学文科的人,对于理科的知识太外行;学理科的人,对于文学又太随便:这是近日的通病。我们要矫正这点毛病,所以第一第二两部,虽各有所注重,而第一部有必修的数理等科,与第二部有必修的文学科,都是要把普通的基础打广些。我们认定高级中学普通科的效用,是完成最高的普通教育,同时做升学的基础。所准备的就是最高的普通基础。至于某种专门学问的准备学科,我们以为应属于大学份内事。所以只分第一第二两部,而放大选修科的活动范围听其发展个性。各种选修科目里面,隐然寓有分门之意。惟不明立分门名称,而听自由选择。自然的依其个性而分道扬镳,当较诸多之门系者更为有效。”[13]
为此,林砺儒在学校进行课程设计期间,除重视给学生以系统的科学知识外,还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例如,高二开设第二外国语,除英语外,还开设德、法、日语等选修;理科开设解析几何、微积分初步、初等力学、电磁学、分析化学等选修;文科开设修辞学、新闻学、文学史、文字学、教育学等选修。还引入一些大学的基础知识让学生选修。钱学森在回忆母校时说:六年师大附中学习生活对我的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作用……我们全班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除了上课外,我们都参加学科小组,有物理、化学、博物、天文等,利用课余时间和中午休息时间大家互相讨论,发表见解,兴趣很浓。
林砺儒还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和专家编写了从初一到高三的全套新教材,边试行边修订。后来,这套独具特色的教材为全国各地所选用,大大推动了我国中等教育学制的改革。在教学过程中,林砺儒主张,“要给学生解决所遇问题的资料和方法”,并制定了一整套以启发学生兴趣和智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案,要求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他还提出,一切课程都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讲授。林砺儒还总结了试行新学制的经验和个人感受,在《教育杂志》上发表文章,对全国推广新学制产生了良好影响。
在林砺儒担任附中校长的八年中,培养出众多优秀学生,后来很多人成为我国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1991年,钱学森在中央军委和国务院授予他“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颁奖大会上说:“说起旧事,我还非常怀念我的母校北京师大附中。我从1923年至1929年在北京师大附中念书,当时的旧中国和旧北京是个什么样子。在那样一种艰难困苦的年代,办学真不是一件易事。但是北京师大附中当时的校长林砺儒确实把师大附中办成了一流的学校,真是了不起。”浙江学者傅国涌在评价以北京师大附中为代表的过去的中学时,曾满怀深情地说:“校园里充满了生气和活力,这生气和活力来自一种与近代以来人类主流文明相接轨的开放的教育理念,来自校长、老师对教育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他们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关爱,更来自学生学习、实践、创造的自由和欢乐。”[14]正因为如此,如今的我们才可以看到“从北师大附中走出来的一队英武,那均匀发展、诸科悉称的洋洋洒洒的‘千里马’大军”[15]:黄仁宇、钱学森、杨联升、何兆武、王学泰、李健吾、于光远、张岱年、蓝英年、于浩成、郑天挺、林庚、李德伦、赵世炎、刘仁、马大猷等,他们先后从这所学校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这些名字,稍有人文修养的人都不会陌生。而这些只是信手写来,如果不厌其烦,这个名单还可以长长地开列下去。林砺儒和这些名字、这所名校交相辉映,在教育改革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附录
林砺儒先生的一生,是老一辈爱国知识分子的一生,他是一位笃行而正直的学者,是一位忠诚而勤恳的教育家。他为培养中国新的青年一代,为中国的教育事业献出了毕生的精力。
——楚图南:《林砺儒文集》(前言)
林老精通中外教育史和教育理论,毕生从事教育工作,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堪称桃李满天下。他是值得我们尊敬和永远怀念的教育家。
——麦若鹏:《教育家的风范——缅怀林砺儒》
他(林砺儒)从事教育工作长达六十年,其中1919至1952年间,一直在学校任教,从事学校行政工作期间也照常讲课,因而被誉为“服务最有恒心的教育家”。他不断追求进步,是一位勇于探索和坚持真理的教育家。他对人民的教育事业忠心耿耿,在中等教育和师范教育理论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
——皇甫煃:《当代教育改革家——林砺儒先生传略》
[1] 林砺儒:《我的中等教育见解》,参见《林砺儒文集》,555~557页,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4。
[2] 参见傅国涌:《过去的中学:人生最关键阶段的教育和学习》,161页,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
[3] 同上书,161页。
[4] 林砺儒:《精神剃须论》,参见《林砺儒文集》,286页。
[5] 林砺儒:《附属师范学校之使命及其与师范本部之联络》,参见《林砺儒文集》,590页。
[6] 林砺儒:《我的中等教育见解》,参见《林砺儒文集》,557页。
[7] 林砺儒:《教育与耍狗熊》,参见《林砺儒文集》,606页。
[8] 林砺儒:《我的中等教育见解》,参见《林砺儒文集》,555页。
[9] 林砺儒:《环境中心的课程改造》,参见《林砺儒文集》,560~561页。
[10] 同上书,561页。
[11] 傅国涌:《过去的中学:人生最关键阶段的教育和学习》,前言,4页。
[12] 林砺儒:《本校编制三三制学则课程之经过大略》,参见刘沪主编:《北京师大附中》,32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13] 同上书,33页。
[14] 傅国涌:《过去的中学:人生最关键阶段的教育和学习》,前言,2页。
[15] 同上书,1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