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星际战争到底该怎么打?”
2:“为什么星海议会其他势力,选择舰队这种模式?”
上述两个问题,是卫铿进入幽暗位面后,还在铁纹星幽暗坑道中被通缉时,就提出的核心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在先前都不是问题,因为先前大家觉得“太空战不就是舰队决战吗?”,问出这个问题的人很无聊。
旁白:就如同牛顿问“苹果为什么落地”一样无聊。
卫铿在巨兽星云白矮星上那个级别为两千岁的自我个体总结道:这一切都来自于,星球表面文化进入星空时候的不适应。
卫铿将(应许星)人类在树栖时代中央述职,宫殿巢都顶端,一系列总是被记载“聚会”活动,都在动态图表现了,这自远古时代就开始的女生聚会活动,到了星际舰队时代,依旧是在“天性”上体现明明白白。在目前为止,那些行星宗主们身边依旧必备着能顺应自己心意的圈子。
卫铿作为地球史官总结道:星表时代的统治文化延续到了星际,仍在经济上习惯于有限的土地,有限的资源,对人的控制。
因此产生了世袭文化。进而在星空中仍然是用等级制度进行组织。
屁股坐在了这儿:所以星际文明初期,上层建筑脑子倾向于发展出一个虽然庞大但是稳定的作战平台。这就是星际战舰的方向。
但是在星空中事实情况是:无限空间,无限的能源。
一艘艘战舰系统内,按照星球周期时间尺度上计算,熵增问题也是难以解决的,金属舰想保持内稳定条件非常苛刻。
若是甩开上述约束,重新思考太空发展,乃至宇宙环境内,智慧的建设活动呢?
溯源的答案是在太空中进行“井田”制
即是建立大量站台,直接从恒星体系中吸取“能量”负熵,然后给太空人类进行负熵补充。
不把大量人约束在一个舰体内,而是让人与星海的设施绑定。
或许后者依旧是不自由,戴森环这种高价值恒星表面设施,一旦缺乏了人维护,就和一块放烂了的鲜肉一样被破坏了。人类在进入太空中后,将不得不背负更大的工作使命。
但是智慧天性是向往“辽阔”的,在开阔田野中,远比狭小的船舱要符合人性。
在船舱中,会诞生“神子”“主上”,而在田野中,主导“握命于天”的则是人皇
故,人理联盟在大规模星际作战中,不需要“大型战舰”这种战争资本作为组织核心。走向了另一种战斗方式。
溯源派:我们用“碳氢氧物质云”造个阵地,无需这个阵地如同战舰一样永恒,只需要以月为单位的战斗时间内够用,也无需防线的物质密度硬抗舰炮,只需要我方躲在其中对面打不中即可。等到阵地合围起来,恒星发射能源就为我等加载高能,直接近距离冲击战舰。
眼下星例这位指挥官还没意识到,她遇到了一种全新的体系。
战舰作为中心,距离下方星表面战争的指挥链条太长了。
在鸡喉星等地表多变战术下,她的所有指挥都是过时的。
甚至溯源派在星球上基层指战员,主动套路星海议会舰队下达某个指令后,突然掉头打另一面。
至于星空上就更不用说了,一条雾气茫茫的“星云带”开始环绕在整个舰队周围。这些密度恐怕只有彗星尾巴的物质带中,藏着的可能是浮游炮,或者别的东西。
对于“生命”演化来说,神经系统布局不合理,是硬伤。
在人理星云的多个星云主战场上,舰队战已经完全摸不着对抗的热点。
包围圈外围,星河议会方面也发现了战区被隔绝了。
溯源历127年,星河议会经过短暂讨论,决定从久蓝星方面调动一支增援舰队。但久蓝星是什么地方?是妥妥的革掵老区。
当久蓝星舰队预备出发时,立刻遭遇了溯源久蓝星区域的阻击。
根据恒光这位新晋级的七级暗能者报告:“我的舰队预备启航前,他们(溯源者)在数百光秒范围内,在各个太空阵地上设置了‘空间对称场系统’,阻击星河联盟外围增援部队。
我的舰队不得不浪费时间,离开恒星内圈才能折跃。
而且折跃出来的地点也无法靠近恒星内战争热点区域,必须也是在恒星外围。”
星河联盟并不确定,这到底是久蓝星人在推脱“支援”,还是真的是这样。
反正久蓝星舰队每次航行,都要先出恒星的行星带范围圈启动折跃,然后在另一颗恒星的外围折跃出现,挺近恒星内,这一来一回,磨磨蹭蹭,浪费时间极多。
新成立的星河联盟中,久蓝星派系,和犁灵星派系,在这场战役中的矛盾也愈发明显。
星例已经发现周围星际空间的“雾”越来越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