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王妃当年进门的时候带了一百二十八抬嫁妆,她是嫡妻正妃,所以其中家具就占了不少抬数。元春是去给肃王府做侧妃的,说白了也就是个妾室,只是名头还挺好听。
所以王晴只给元春备了七十二抬的嫁妆。
王晴把从王夫人佛堂里找出来的二十万两银子拿去在通州买了两个田庄,两处山林,又从王夫人嫁妆里选了四个地段不错的铺面,都给了元春做嫁妆。
而贾母也舍得给元春花钱,据元春自己说,贾母私下里给了两套点翠的头面,并一个京郊的庄子和两个铺面,还有两万两的压箱银。
另有贾家族人的添妆装了两抬,还有远在扬州的林如海也紧急送了一船的好衣料进京给元春添妆。
公中又出了两万两银子给元春置办其他东西,再加上王子腾给的一套珍珠头面和两万两银票,又有薛姨妈家送了不少只能送入宫里却还没打上记号的小物件儿。如此,零零总总的就收拾了满满的七十二抬嫁妆出来。
肃王府的女眷们都心酸极了,本来她们都知道荣国府已经没落了。要不是有个厉害的王子腾,恐怕元春连肃王府的门都摸不着。
可偏偏元春在宫里做着女官,竟然阴差阳错地被皇帝亲自指给了肃王当侧妃!
再看人家进门的嫁妆,硬要算起来,那可是比王妃当年进门的嫁妆还要丰厚不少呢。
肃王妃心里也十分不得劲儿。但她知道元春进门对肃王甚至整个王府都是有利的,只是她终究还是对当日皇后的话挂了心。
皇后将元春指给肃王,除了王子腾的关系以外,很大程度上还真是看中了元春利于生养这一点,肃王是肯定参与了夺嫡的,可问题是夺嫡一事不光看几位皇子,甚至皇孙们的素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皇帝的决定。
肃王府最大的毛病就是没有一个能承担重任的子嗣,就连嫡长子都病恹恹的,看着就不像能养大的样子,皇后虽然只是肃王的养母,但介于她自己没有孩子,她自然对肃王十分看重。
肃王妃听着耳边的热闹,明明是要多一个女人来争夺宠爱的。可她只能面带微笑地将人亲自迎进门来,甚至必要的时候她必须要做出一副大度的样子来全心为肃王考虑,如此她才能让肃王放心将整个王府的内宅交给自己管理。
“王妃!”
肃王妃身边的嬷嬷看她走下台阶的时候稍微踉跄了一下,忍不住低呼出声,肃王妃立刻就给她使眼色表示自己没事儿,只是这位嬷嬷是她的乳娘,哪里还看不出来她心里的委屈跟疲惫。
肃王府好不容易热闹一场,荣国府就更加稀罕这一桩喜事了,贾赦甚至还提议要摆三天的流水席,最好连戏班子都请几个来轮流唱戏。
不等王熙凤反对,王晴就直接否决了贾赦的提议,“大老爷虽然看重元春,但咱们也要知道外头的事儿。如今皇子们之间夺嫡搞得如火如荼,元春嫁的肃王府可一向低调。若是因为我们的缘故让肃王在皇上那里坏了印象,咱们全府可再经不起什么风浪了!”
这番话合情合理,就连王熙凤跟贾琏都缓和了脸色,他们俩如今一个管着家里一个管着外头,荣国府如何他们夫妻最是清楚不过了。俭省的话由王晴这个侧妃生母亲自说出来,那又不一样。
贾赦虽然有些讪讪,倒也表示理解,横竖他也舍不得花太多钱,刚才的提议也是为了拉拢元春居多,并不是非常真心。
贾母看王晴一脸平静,心里真是掀起了滔天巨浪,她此刻才明白,恐怕王子腾已经暗中站队了肃王!
这人选可真是出乎意料,她的意思是,一边站队甄贵妃,一边还暗中跟废太子的儿子。
如今的义忠亲王接触,而贾政这些年可是丝毫不打折扣地按照她的话在做事。
元春出门当天,所谓的四王八公,只有一向跟荣国府走得近的北静王,以及跟贾母是手帕交的南安王老太妃上门贺喜,八公里头只有柳国公柳家,跟卫国公卫家送了贺礼,人却没来。
王晴强撑着笑脸将元春送上黑红的花轿,又继续笑着招待好各位来客,好不容易等到宴席散了,还要招待贾政,她只感觉糟心极了,可贾政却是来找她谈心的。
今日贾政总感觉到达了人生巅峰一样,那么多平日里根本不搭理他的同僚跟上司都来贺喜,还有其他想要巴结肃王府但找不到门路的人家也都转从荣国府这里想找一个突破口。
“今日元春大喜,太太为何不甚高兴?”
王晴闻着贾政一身酒气,又看他醉眼朦胧的样儿,真是恨不得将人直接按进洗脸盆里给他清醒清醒!
“女儿出嫁的确算得上大喜。可是你敢说这桩婚事完全就是喜事了吗?!”
那天她看贾母神色有异,再联想到贾府倒台最根本的原因是蛇鼠两端,偏偏错过了正确的那条路,王晴觉得自己有必要跟贾母好生聊聊站队的问题了。
至于贾赦跟贾政嘛,这两个在这种事情上大概率也只能看贾母的脸色。
哪怕有些小心思,也不敢放到明面上来,甚至对贾母的吩咐只能不打折扣地去执行,在那之余才敢有一点自己的想法,还不如直接找上贾母这个话事人来得方便呢。
这一场婚宴过后,兴奋的不止贾政,还有贾赦跟邢夫人,以及贾琏王熙凤夫妻俩。
因为王晴主动把收来的礼大部分都归入了公中,差不多就抹平了王熙凤那边的账,让王熙凤不用典当自己的嫁妆去维持接下来的年节。
更重要的是,王熙凤可以趁机整理出一份礼单出来,将来好跟这里头的人家加深联系。
王晴也不是不知道王熙凤的小心思,只是她认为这里头几乎所有的人家都不值得走动了。
可以说除了林家跟王家和史家,将来只要荣国府稍微再露出更大的颓势,谁也不会伸手帮衬一把。
林家是因为贾家教养了黛玉,甚至黛玉将来很可能跟宝玉结亲;
王家则是看在王晴的面子上;
至于史家,其实王晴不太看好。毕竟这些年除了史湘云一个小孩子走动的多一点,寻常可很少见到史家的两位侯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