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今年王晴做了咸蛋黄的月饼跟糖渍水果馅儿的冰皮月饼。

往年她最多也就是出几个新鲜的模子,印一些新鲜的花样来,今年拿出这两样从来没有见过的月饼,看起来好似她对今年的中秋节十分重视。

就连贾母都在猜测,她是不是想明年中秋以前就搬去对面的丰裕侯府了。

贾母十分不乐意二房搬出去,当初愿意出钱给二房买房,也是因为必须要给宫里和朝廷一个态度而已。

况且她也知道对面三座府邸都不成样儿了,修缮起来说不定要比重新建房所花的时间还多呢。

她老人家心里不如意,便直接躺在**唉声叹气,搞得荣国府上下,跟隔壁的贾蓉贾蔷都紧张得很。

而贾赦念及贾母是真上了年纪,贾政也岁数不小了,还只是工部一个五品官儿,便干脆让贾政上了折子辞官,回家好专心侍奉贾母。

贾政也觉得每天上值听辛苦的,再说他身上还有个爵位呢,宝玉在翰林院做得不错,就连贾兰也中了秀才,便直接听了贾赦的话,很快把折子递到了平熙帝跟前。

平熙帝又拿出前几日林如海递上来的请辞折子,又想到年初便退了的王子腾,心里还真有些感慨。

荣国府这下一辈眼下官职最高的是贾琏,他已经筹备好了管着羊毛生意的衙门,想着还是让贾琏过去做个理事吧,再加上他在户部也立了一点功劳,这品级大可升到正四品。

这么想着,平熙帝便同意了贾政跟林如海的请辞,再加上羊毛生意已经初见成效,这天儿才刚刚转凉,内务府就已经在更加寒冷的地方赚了不少。当然,眼下放出去的毛衣,主要是针对稍微有点钱财的人家,这质量自然比不得有钱的人家用得好。但在御寒效用上也没差多少,最大的差别是体现在肤感上。

平熙帝一脸感慨,他也没想到这羊毛的生意如此好做,这还没有完全铺开呢,就已经开始回本了。

看样子他还得认真考虑让王晴跟王子腾配享太庙的事情了。

而躺在**的贾母听说贾政都递了请辞的折子,心里当然舒坦了一点。

但是转头又开始担心贾政能不能习惯家里清闲的日子了。毕竟有个官身跟没有官身那肯定不一样。

贾政想得好,还主动安慰贾母,“老太太只管放心,横竖我去了工部也没什么好忙,最多也就是帮着看账看材料,哪里就非我不可了!”

贾母见大家都十分担忧又焦急的样子,心里舒服了,也难免感觉自己闹得过了,此时见贾政态度坚决,她擦着眼泪,把自己的担忧说了出来:“我也是担心你们要搬出去,舍不得你们一家子……”

贾赦也有些无语,这一点哪里能由得他们想不想呢,朝廷自有法度。若是那丰裕侯府修葺好了,贾政不说立马搬进去,最多只能再拖一两月的。

毕竟一座侯府,哪怕不时敕造的侯府,修葺好了,也必须迎接自己的主子居住。

邢夫人也觉得贾母小题大做了,她嘟囔道:“老太太也想的太多了些,横竖都是门对门呢,老太太两头住着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王熙凤也跟着邢夫人说道:“正是如此呢,老太太,不如趁着咱们那侯府还未修葺完,也去看看自己个儿的院子?”

压力来到了王晴这边,要说啊,王晴才是那丰裕侯府名正言顺的主人,便是贾母过去住,认真说起来当然不能算是做客,但也不能完全当做主人。

王晴当然想搬离荣国府,只是她也知道这事儿急不得,见大家都看了过来,她只好笑着说道:“老太太过去住那简直要让我们那地儿蓬荜生辉呀!”

这话说的有些生分,但意思已经很明确了,她欢迎贾母去住。

中秋将近,今年探春夫妻又是对节礼下了功夫的,黛玉跟王熙凤两个孙媳妇一唱一和的让贾母笑得合不拢嘴,这生病的事儿就含糊过去了。

王晴看着两箱子冻在碎冰里头的鲜鲍鱼,感念探春的用心,回头便把冰皮月饼的方子当做了回礼,又准备了几样从东北收上来的坚果,反正都是南方不常见的。

送礼的商队临出发时,王晴又干脆把耗油的方子给了探春,还带口信说让她做好了东西就往京城各家亲戚送一些,最好能有几样寻常食谱。

至于毛衣,黛玉已经给放在了回礼里头。若是霍二是个聪明的,一定能看出些苗头。

若是他想要借着光做点什么,也不是不可以,至少这毛衣在福建跟两广的事儿都能争取一下不是。

王晴让贾家跟王家都不再沾手羊毛的生意。但是别的亲眷并没什么机会,甚至若不是张家跟王家和贾家主动拉开了距离,她也一定要让迎春参与进来。

所以黛玉便替林家要了一份,又顺道带上了忠顺亲王府跟探春夫妻,以及皇后嫡子安王府上。

探春夫妻收到京城送到的节礼。果然十分感念王晴不说,霍二也知道岳家给他指了一条明路。

黛玉在信中把话说得明白,就是为了让探春记住王晴的这一份人情,将来回不回报的先不说,至少不能负义不是。

霍二这边的消息还没有全部传到南安郡王府。但单看他都找好了人手,准备来年出海,就知道他手里肯定有不少银钱,就这,已经足够让世子夫妻忌惮了。

可没想到重阳节过完的当月,霍二竟然收到京城的旨意,他从此便在内务府挂了正五品的职位,负责什么毛衣在福建以及两广的买卖,也就是在世子夫妻看来没什么。但在其他庶出兄弟当中,霍二简直就跟一步登天差不多了!

倒是南安郡王知道了这事儿,私下里又给霍二送了不少银钱以及通州两个千亩的田庄,让霍二好生跟探春感念了一番南安郡王对他的父子情谊。

南安郡王对霍二是真的好。可以说,若是没有嫡出的孩子,那么继承家业跟爵位的人只会是霍二。

可南安郡王当初偏偏就被王妃算计生下了嫡子,便是他再不满意嫡子,为了家族也只能把世子之位给了同样平庸的嫡子。

而霍二的日子也因为王妃有了嫡子做靠山,越发艰难了起来,好在世子出生的时候霍二都已经四五岁了,南安郡王干脆借口读书启蒙,把他放在了前院去,王妃寻常也遇不上他,对他的事情也轻易插不上手。

可从小没了亲娘的霍二日子过得并不顺畅。不然他也不会至今在读书上头没什么天分,就连迎娶探春,都是老太妃见不得王妃太糟践他,又听说探春在家的确不被嫡母所喜,她的生母被禁足至今,就连他们成婚也没放出来。

霍二身上有了正经官职,便能顺带给探春请封诰命,让探春自己也能挺直了腰杆子,对世子妃之流也不必一味避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