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661越打越散
“突突突”一阵机枪扫射撕碎了西域夜晚的平静两挺马拉水冷式重机枪划破了夜晚了平静子弹呼啸扫射远处不远的乌孙人的部落
而一面秦军连旗在黑夜中飘**这是一个连队的秦国骑兵队伍他们正在利用手中先进的武器对乌孙人的一个部落采取突然偷袭
“嘭嘭嘭”三门三寸迫击炮相继开火炮弹呼啸而过在部落中开火原先并不看好的迫击炮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这种曲射火炮的射程从五百步到两里不等但他的火力速度却比一般的火炮要快很多最重要的是他很轻比一般所有的后装填火炮都要轻这样一來这种火炮很快就被重视起來步兵骑兵部队开始对这种能够弥补步兵和骑兵的武器火力不足的武器大量装备
不过这种迫击炮弹还远不是现在迫击炮弹那种流线型而是前面一个圆柱前部尖后部一个圆杆作为底部发射药和底火的安装炮弹装在木质的箱子当中箱子当中也有一个小木箱跟随里面装炮弹的引信装置
“嘭嘭”炮弹呼啸的在部落中炸开而炮弹还远远不断的飞來拍击炮的有点就是在步兵火力之外提供有效打击而且其采用了前装填方式很容易完成一次射击然后再次射击形成一个覆盖面这种火力打击相当致命
“突突突”马拉水冷式重机枪射出致命的子弹炮弹如果不算害怕的话那么机枪才是致命武器秦国的重机枪采用的是点五零口径标准机枪弹这种子弹的实际口径在后來经过测量实际小于北约12.7毫米子弹但他的威力却并沒有减少多少连续发生的子弹通常能够在远处将对手打个稀巴烂更有甚者处于近距离射击的范围之内子弹可以拦腰打断整个人这种机枪的威力比迫击炮还要大
随着西域战事的全面展开特别是南西域基本上进入进军状态一部分兵力越过天山开始朝这边刚刚结束月氏乌孙战事的乌孙人发起进攻
西域战事非常的奇特由于地广人稀的缘故加上都是游牧部落战事并沒有大规模的发生过因为游牧战争的样式基本上是以偷袭为主依靠轻骑兵的机动性达成突然性对手如此也就决定了盟军在西域战事也要以这种模式展开于是相对应的盟军也采取了这种战术进行作战
西域盟军只保留了一个旅加一个团的总兵力骑兵其余的骑兵和骑马步兵全部以营连为单位分散开來前进特别是一批机枪迫击炮的使用加剧了这种分散兵力的做法
秦军指挥官的做法通常是划分几个区域然后反复式的投入几个连队进入战区几支连队之间依靠通讯兵和联络机达成联系然后相隔几十展开不断的搜寻前进而后方的后勤体系则不断的设立后勤补给点当前方的连队通过机动偷袭消耗差不多的弹药的时候他们就会停下來等待补给后方轮番派出的部队则接替前进然后他们就会成为补给点以此往复
在空中联络机则不停的巡查飞行员可以查看整个地区战况特别是一些大胆的营级军官亲自在联络机上查看整个战况然后根据战场情况投放联络信筒其实就是将战场的情况通过罐头盒形式投放给附近的作战部队这些作战部队接到命令之后开始根据地图上的标注进行调整进攻
这几乎相当于骑兵狼群战术联络机在陆军骑兵战术当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也正是如此秦军的作战效果开始大幅度提升逐渐的战术摸索出连级散兵机动战术
拥有新式武器装备加上天上联络机的帮助秦军以分散的兵力不断的攻击乌孙人机枪迫击炮的使用让一个只有百人规模的连级却发挥着以前冷兵器千人以上作战单位的效能更重要的是联络机的使用让部队之间的联系便的敏捷起來这种敏捷在于可以随时调动周围分散散布的几个连级作战单位从其他方向介入战场这就在另外一个层次加大了战场兵力的装变
这场战斗很快展开被打个措手不及的乌孙人开始仓皇撤退而秦军部队利用机动的一个排上前击溃对方对方根本无法抵挡快速射來的子弹他们只能撤退但秦军并不计划打算主动出击因为他们知道即便是运气很好可以脱离该区域他们也会在其他区域遭遇秦军连级队伍的进攻这种进攻通常是慢慢的消耗最终被其消灭
直到这时秦国终于找到了一种合适的对付游牧骑兵的战术但这还不是顶峰时期因为这个时候还有一项特别的技术沒有使用那就是无线电
高技术的战场特别是通讯方式的改变让秦军作战单位变得越來越分散战场不再是那种大规模军队集结大兵团作战的独角戏小规模作战单位的作战方式正式登上历史舞台这非常类似于后世提出的“蜂群”战术作战犹如一个人各种机体的不断延伸秦国联络机的出现延伸了人的视觉嗅觉味觉各种武器的使用则延伸了人各种机能犹如人的胳膊腿部的力量
战争是综合性的也是讲究高效能的地方兵力分散在传统的作战样式当中是一种兵家大忌但这种战术却在技术的帮助下适应了战场的需要这种分散不是兵家大忌相反是一种改变过去模式观念主动迎合现代需求的变化之需这种大胆的使用也只有积极主动进攻的秦军新一代将领王贲李信等人才敢大胆启用
对这种认识的还有赵军的伞兵部队的李左车这种只有百人规模的不断战斗让他开始对小单位战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穿越到大秦的武器大亨 豆豆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