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依依原本以为众人口中脾气不好的孟医女十分的不好相处,没想到结果出乎她的预料。
还不等丽娘答谢,孟医女率先开口道:“不过我有个条件。”
龙依依心说,要求来了。
她就知道孟医女这样的人不能平白无故收下一个徒弟,不提出点条件是不可能的。
“孟大夫您说,只要我们能做到,我们都会尽量做。”丽娘道。
孟医女笑了笑,“倒也不是什么难事,就看你们舍不舍得了,要想学到真本事,必须是师父和徒弟言传身教,所以我要收徒,那龙瑾瑜这丫头必须时时刻刻留在我的身边。”
孟医女话锋一转,“我知道,让龙瑾瑜这么小的年纪离开你们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估计你这做娘的也不舍得,但这孩子很有天赋,比我当年更有天赋,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丽娘终究还是不舍得,她开口,“那我可以时常来看看她吗?”
孟医女一愣,“这自然可以,但有一点,我教孩子学医的时候,可能会哭会累,不要半途而废就好。”
丽娘摇摇头,“不会的,我们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让孩子出来拜师学艺,就自然没有半途而废这一说。”
孟医女满意地点点头,“那就好,另外这孩子的哑疾我会负责治好。”
丽娘眼睛一亮,龙瑾瑜不会说话一直是她心中的痛处。
现在这病能治,别提她有多开心了。
丽娘眼中含泪,虽是不舍,却想龙瑾瑜日后过得更好一些。
“那明日……明日我就将她送来,我还需给她准备几件入夏的衣裳,再准备些她喜欢的吃食……”
丽娘絮絮叨叨说了一堆,孟医女摆摆手。
“好,那明日这个时辰你们再来。”
龙依依点点头。
见丽娘领回龙瑾瑜,龙依依在旁边安慰着,“三婶,放宽心吧。这可是件好事,而且你以后日日来镇上摆摊,总是能常常来探望龙瑾瑜的。”
丽娘听着这话放宽了心,这才跟着龙依依回了家。
一想到龙瑾瑜明日就要住进孟医女家了,丽娘恨不得把自己的全部家当都给龙瑾瑜搬去。
龙依依回到家中以后,她和鸡蛋一起孵的那几个鹅蛋也都出壳了。
现在院子里一群小鸡小鸭小鹅,全是小鱼儿和老四两个人看顾着,龙依依想,开山做牧场的事儿是时候提上日程了。
不然她这小院子,还真放不下这么多的鸡鸭鹅。
她刚返回家中,就看见谢清辞在读书,这几日她发现谢清辞日日读书的时间更多了。
算算日子,原来是科考在即。
“今日学堂教书结束了?”
谢清辞坐在窗边,提着毛笔的手一顿,温润的嗓音回答道:“嗯,结束了,连同明日的一起,都讲完了。”
谢清辞见龙依依今日的心情不错,也有心和她多聊几句。
“我过几日回去镇上参加科考,一共连考三天。”
话还没说完,龙依依就开口问谢清辞。
“需要我给你送饭去吗?”
谢清辞本来要说的是,过几日他会离开家里三天,过些时日再回来,没想到龙依依居然以为是自己需要龙依依去送饭。
他迟疑了一会儿,便笑着答应道:“那就麻烦长姐了。”
龙依依连连摆手,“怎么能是麻烦呢?参加科考本来就是件大事儿。”
谢清辞又回想起来他今日回来就看见厨房泡了一大木桶的黄豆。
“对了,你在厨房泡的那一大桶黄豆是……”
龙依依这才记起,自己还泡了一桶黄豆准备做豆腐。
“哦,你不提起我差点忘了。”
“那是用来做豆腐的。”
“豆腐?”小鱼儿凑过来问,“什么是豆腐?好吃吗?”
平心而论,龙依依本人是不喜欢吃豆腐的,但是不妨碍她把这种食物带到这个世界。
“我现在就做,小鱼儿你要帮我吗?”
小鱼儿满心欢喜地答应下来。
“那走吧,提着这木桶去后院的石磨。”
龙依依拎着木桶,小鱼儿拿着木盆,两个人一起去了后院,石磨是昨日龙依依就说要用,林秀兰提早刷洗好的。
“小鱼儿,你舀着黄豆放进去,我来推磨。”
龙依依撸起袖子,开始推磨,等着小鱼儿把豆子放进去,出来就是混着水的豆渣。
谢清辞在窗边看了一会儿,心里十分不解,他明明是家中最年长的男子,也是最身强力壮的,为什么龙依依找人帮忙不找自己呢?
谢清辞看着自己手里的书,依然觉得乏味无趣。
看了一会儿,龙依依的一大桶黄豆才磨了一点点,谢清辞看不下去了,放下手里的书出了门。
龙依依看见谢清辞冷着脸出来十分迷惑不解。
“怎么了?”
谢清辞见龙依依一脸迷惑的样子,心里有了数,她估计根本没意识到这一点。
谢清辞清了清嗓子,“你需要帮忙为什么不叫我呢?”
龙依依“啊”了一声随即回过神来,“是这样的,我听说你过几日就要科考了,我想着把时间留给你多读书,这些活我们干就可以了。”
闻言,谢清辞冷哼一声,“那种难度的考题会难到我?”
龙依依睁大了眼睛,刚想开口提醒谢清辞不要太过轻视这次科考了,往年落榜之人数不胜数。
谢清辞就已经接过了龙依依手里的石磨,“我去推磨,你去帮小鱼儿。”
龙依依想了想,“你还是回去看书吧。”
猝不及防,对上一双清澈固执的眼睛,“科考的事我已经胸有成竹,何况我已经为了这次考试准备了数年,该背的该记的已经全在我的脑子里面了,并不差帮你干活儿的这几个时辰。”
龙依依拗不过他,只能抓紧时间,很快就把所有豆子都磨好了。
“现在你回去读书吧,后面的事情就用不着你了。”
谢清辞反复确认,“真的用不着我了?”
龙依依认真点点头,“当然了,我还能骗你不成?”
谢清辞多看了两眼,这才回去读书。
龙依依起锅烧水,她把磨好的豆子分成了几份,有做豆浆的,有做豆花的,有做豆腐的。
很快不到一个时辰,浓郁的豆香味就从龙家的茅草屋飘散开来。
林秀兰摆好了碗筷,眼看着孟玄不在家,有了自己的出路,丽娘也搬去了学堂住,龙瑾瑜也不在这住了,一时间这茅草屋里只剩下她和龙依依、谢清辞、小鱼儿和老四,还有些觉得冷清。
林秀兰问小鱼儿,“你长姐学会了做生意,你清辞哥哥马上要参加科考了,你二哥去镇上习武,小妹去跟着医女拜师学艺,你想好你以后要做点什么了吗?”
小鱼儿想了想,他生下来就是弃婴,被人丢在这龙水村,要不是龙秀才他都活不下来。
孟玄有战死的爹,枉死的娘,他还要去学武艺去复仇,谢清辞是龙秀才的得意门生,科考是龙秀才为他安排好的一条路。
他去哪呢?
他没有要去的地方,这里就是他的家。
小鱼儿扬起脸灿烂一笑,“阿娘在哪我就在哪,长姐在哪我就在哪。我就跟着清辞哥哥学写字,跟着长姐学做生意,永远留在阿娘和长姐的身边。”
林秀兰摸着小鱼儿的头,“好孩子,但是小燕子长大了以后都是要离开家闯出一番自己的事业的,你真的没有想做的事情吗?”
小鱼儿摇摇头,他真的没有自己想做的事情,“读书也可以,习武也可以,帮着长姐做生意也可以,都可以。”
龙依依闻言扭头笑道,“那你就跟着我做生意,做生意能赚很多钱呢。”
龙依依把熬好的豆浆盛进碗里,里面放了勺糖,递给了谢清辞。
小鱼儿这几日每天都喝奶茶,已经喝得有些腻了,他看着龙依依端过来这一碗豆浆,睁大了眼睛问:“这是奶茶吗?我怎么没看见牛奶和茶叶?”
龙依依纠正他,“不对,这是豆浆,是用黄豆做的,你尝尝?”
小鱼儿趁热抿了一口,“好喝!”
龙依依又给林秀兰和老四各盛了一碗。
剩下的就做豆腐吧,龙依依搅动着锅里剩下的豆浆,用石灰水点豆腐,差不多了就捞出来放在纱布里压实,至于刚才盛出来的那一盆就做成豆花,明早拿去镇上卖。
龙依依起锅烧油,她要炸个油豆腐,再做个肉酱,炒个豆腐,最后再做个豆腐蛋花汤。
很快,在林秀兰的帮助下,他家这茅草屋里破旧的木桌子已经被这么多的菜挤得满满的,甚至龙依依做的甜豆花,咸豆腐脑都没地方摆上来。
为了避免甜咸之争,龙依依直接甜的咸的都做了。
一家人饱餐一顿,龙依依趁热把饭菜打包了一份放在食盒里给还在学堂的丽娘母子送去。
回来的路上龙依依还在回味着,肉酱是好吃,就是感觉少了些什么。
是的!
龙依依左手锤上右手,还少了很多腌制菜,如果肉酱里面放在腌黄瓜切成的丁或者不用肉酱,剁椒酱呢?
龙依依想着一路飞奔到了自家的菜园子,只见辣椒秧还没开花,约莫还得一段时间才能结果。
但龙依依这时想到了另外一样美食,那就是螺蛳粉!
里面的酸豆角和酸笋都是需要研制的,正好她家还有很多的竹笋干,豆角干,木耳干,这不是正好一起腌起来吗?
龙依依又发现一种美食,激动地立刻马不停蹄跑回家,开始倒弄竹笋、木耳和干豆角。
一直折腾到半夜,龙依依才睡觉。
第二天,久违的龙家一家人都穿戴整齐,林秀兰还带上了龙依依从集市上给她带回来的发簪,青丝一挽,清秀婀娜。
林秀兰背着包袱,里面放的是糖和鸡蛋,因着今日从黄家出来以后她还要回去龙依依的外祖家看望一眼爹娘。
其实林秀兰在家中本是个不受宠的庶女,龙依依长这么大与自己的外祖父根本就没见过几面。
林秀兰回去要看的是自己的生母也就是龙依依的亲外祖母,一直到林秀兰出嫁前,龙依依的外祖母在林家过得都是水深火热的日子,因着没生出儿子,不受龙依依外祖父的重视。
林秀兰在家中也不得林父的欢心,母子俩过得日子并算不得好,甚至有些清贫,只能说吃穿不愁,但再好的确实没有了。
直到林秀兰嫁了个秀才,林家主母前些年又亡故了,龙依依的亲祖母这才过上了好日子。
林家的几个女儿尽数嫁了出去,林家没有儿郎,林府只剩下林父和龙依依的亲祖母两人。
林秀兰背的这东西自然也是给龙依依亲祖母带的。
龙依依见了,又把这几日卖的奶茶、馄饨、水饺、油茶还有新做的豆腐都放在食盒里一并带过去。
林秀兰看了一眼,正欲说些什么,龙依依先一步开口,“我们现在过得不错,手上的伴手礼也不能轻薄了,免得叫人看不起,也是给外祖母撑撑面子。”
林秀兰感慨着,龙依依真是懂事了。
殊不知,龙依依只是在原主的记忆里寻找到了一个令人厌烦的身影,那就是林秀兰同父异母的嫡亲妹妹。
龙依依的姨娘。
自她有记忆起,她就十分厌烦此人,龙依依的姨娘嫁了隔壁郡县县丞大人的庶子,虽不是什么大官,但是放在这偏僻的乡野之地已经是嫁的不错了。
每次逢年过节来探望林秀兰,手上带的不是发霉长毛的山货就是过了时他们自己都不穿的衣裳,倒是实心眼的林秀兰每次拿去的都是好东西。
一个鼻孔朝天的姨娘,还总是来占自家的便宜,怪不得原主这么厌烦她。
至于龙秀才去世后,龙依依的这个姨娘可就再也没有登门过了。
估计是嫌他们家穷酸,或者是怕林秀兰上门求他们接济。
龙依依一瞥嘴角,对付这种人就是要过得比他们好,才能让他们恨得牙痒痒。
龙依依在村口接上了丽娘和龙瑾瑜,这一行人就这么朝着镇子上出发了,龙依依为了减轻驴车的重量,她把所有东西都装进了自己的随身空间里,孩子们都坐在驴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