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几位太妃在嘉祥和弘曕出生的时候都有礼送来, 今日见了嘉祥,又再次给了见面礼。”

“密太妃送给嘉祥的荷包里装着的是一块伽楠香莲花带珠饰翠佩。”

伽楠香雕成的莲花上下都有珊瑚珠装饰,下部的珠络上还悬挂了两块翡翠, 形状为葫芦与鸣蝉, 婉襄倒不知这是何意。

沉香之中油性足,体质重而性懦者经过挑选加工之后即为伽楠香, 以其制作出来的首饰、佛珠等都带有淡而独特的芳香。

婉襄将它举起来闻了闻,“这味道当真好闻。”

伽楠香多产于东南亚佛国,因此常常与宗教联系在一起。

“朕有几串很好的伽楠香佛珠……”雍正在批阅奏章的间隙里抬头看了她一眼,转换了话音, “不过你又不信佛。”

信佛的人是雍正。

“勤太妃送给嘉祥的是一块翡翠子孙万代长方配佩。”

这翡翠应当属于干青种,浓绿悦目, 色纯正无邪,透明度不好。雕刻子孙万代纹, 葫芦、蔓与叶相互缠绕。

枝与蔓皆有连续不断之意, “蔓带”与“万代”音相同, 故古人以此寓意子孙万代,连绵不断。

这块玉佩以彩绳穿珍珠络结,上面还有一块晶莹剔透的红色碧玺, 色泽分明鲜艳。

古人倒是不避忌红配绿的搭配,并且也很会控制红与绿各自的饱和度,不会产生不和谐之感。

康熙所送, 子孙万代……意图也太明显了, 怪道没有装在荷包里,是直接拿给嘉祥的。

相比于勤太妃, 密太妃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难怪能为内宠颇多的康熙生下三个皇子, 除了早夭的那一个,另两个都得了亲王爵位。

不过这朝代,女子再聪明往往也不能有什么建树,似后宫女子,看起来地位崇高,到底还是要以生育来论英雄,不可谓不悲哀。

“朕想起来还有一只以伽楠木做的笔筒,你若是喜欢的话,朕让他们找出来给你。”

这东西婉襄倒是能用得着,也当然不会同他客气。

托那拉氏和富察氏的福,婉襄只是搜集了一下定礼上所用的那些礼物的信息,如今便只剩下一百件不到的文物信息要采集了。

有时候也会觉得很恍惚,会想要慢下脚步。但每一次她望见雍正,都觉得自己加快速度是没有错的。

他说过,他爱她的。

每次想起来心里都暖融融,于如今已经不能再回到来处的她而言,这是最重要的事。

雍正忽而道:“今日去见了太妃,便没有什么事要同朕说么?”

婉襄不准备提太妃想要出宫的事,也不准备提裕妃想要让密太妃抚养小格格的事。

这样以来,便似乎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她想了想,“今日嘉祥去宁寿宫小花园里玩了会儿,觉得没什么意思。”

“我就想着,宁寿宫里其实住了许多太妃太嫔,她们年纪大了,腿脚多少有些不方便。”

“御花园对她们来说太远了,能不能让宫人们多在宁寿宫的花园里种些花,造些景出来,这样她们平日只在宁寿宫中游玩便好,也不必出门到远的地方去。”

“她们都是皇考的妃嫔,是当敬重关怀。”雍正略点了点头,便又问:“没有别的话说了么?”

还能说什么?

“嘉祥觉得裕妃娘娘送给密太妃和勤太妃的那些花糕太甜了,她可能有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想吃花糕了。”

雍正闻言便停下笔,忍不住笑起来,“这算得是什么事。”

他见婉襄不开口,便干脆自己开口,“朕还以为你要像裕妃一样开口向朕求情,让朕允许两位太妃出宫,去王府安养天年。”

既然他自己说了,婉襄也就不害怕提起了,“所以四哥为什么不允许呢?”

这两位太妃又不是什么举足轻重的人物。

“有哪条宫规允许了?”

他很快反驳她,“皇考驾崩时,果亲王且不论,庄亲王年纪已经不算小了,且能掌管内务府之事,并不算是无知无能。”

“而密太妃和勤太妃那时其实已经不年轻了,皇考却仍然没有下旨允许她们出宫,这不就是要将她们留在宫中的意思?”

他是天子,更是自康熙手中接过皇位的,当然不能忤逆康熙的意思。

这道理其实婉襄也懂,但她总不能到两位太妃面前这样说话,便只好从她们的儿子身上找缘由。

“再者,宁寿宫本是太后居处。朕是天子,以孝治天下,皇额娘于朕登极未久之时薨逝,若是太妃们再跟着儿子出宫,朕又当孝敬谁,以谁为表率呢?”

他提起笔,蘸了蘸松花江石夔龙纹砚中的墨汁。

“裕妃不懂得这个道理,只盼着将来能舒舒服服地跟着儿子过日子,你不提起,想来是明白朕心的。”

可雍正又何尝明白裕妃的心思呢?

婉襄想起白日里,在繁花早已落尽的绛雪轩中,裕妃同她说的那些话。

爱上一个为太多人爱着的男子,为了保全自身,不得不一退再退,如何不可怜。

“裕妃娘娘其实同吴扎库福晋之间的关系并不大和睦,四哥也知道的,是因为夭折了的永锳的事。”

自从永锳夭折之后,裕妃开始更加迷信因果报应,再也没有做放印子钱这样的事。

“到那时与其搬出宫去,与和亲王一起居住,倒还不如在宫中日日悠闲自在。她只是常常去探望宁寿宫的太妃们,知道她们平日寂寞,难免觉得她们可怜。”

婉襄也不得不多说一句了,“太妃们已经为圣祖爷奉献了一生了。”

到老了,到死了还要成为新任皇帝尽孝的工具,孝道的象征。

这实在有些太不人道了。

可皇宫从来就不是什么讲道理,讲人权的地方,她怎么又忘了?

婉襄的话虽然没有说完,雍正当然也明白她的意思,反而是他的回答出乎婉襄意料。

“下次庄亲王与果亲王再提出这个要求,朕会好好考虑的。”

尽管雍正一朝就没有“而后”了。历史不可改变。

“朕打算月底还是回圆明园去,在圆明园中住得久了,回养心殿来反而不习惯。”

婉襄偷偷睨了他一眼,“才回宫没有多久,就又要去圆明园了。早知道便不让桃实把那些东西都收拾好带回来了。”

男人的心也是一日一变。

“这样委屈,好像那些东西都是你亲自打理的一样。嘉祥和弘曕在燕禧堂中居住未免狭窄,圆明园阿哥,就是应该回到圆明园中去。”

如雍正所言,其实如今再住在养心殿中,婉襄也觉得地方实在不够宽敞,不像是圆明园中的任何一处,两个孩子都可以肆意撒野。

弘曕也到了会跑会跳的年纪了,这几日在养心殿中都不太开心。

“我都听四哥的。”

雍正轻嗤了一声,没有再评论什么。

他又批阅了一会儿奏章,似是觉得身上酸疼,站起来活动了一下,而后以手指点着奏章上的文字,陷入沉思。

“各省盐政,关乎于国计民生,所以历年来朕谆谆嘱咐,要各官加意整理。而两淮监政之积弊,更在其余诸省之上。”

两淮管辖淮北、淮南盐政,其辖地广阔,产盐量又在清朝十一处产盐地中位居第一,拥有两江六省的销售份额。

但也因如此,盐政往往呼应不灵,故雍正九年开始,便令两江总督总理其事。

“盐法之行,必以缉私为首务。江西河南、有浙私芦私之侵越。而湖广之川私粤私。为害更甚。”

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的原因就是吴王刘濞看准了盐政之利,依托吴地东边漫长的海岸线发展盐业,并在国中修筑盐运河,积累了大量财富。

自此以后历代帝王都十分重视盐业之利,上千年封建统治,到清朝,皇帝当然不会意识不到这一点。

而盐利既如此巨大,历朝历代当然也都会有不法之徒想要与朝廷分一杯羹,他们的价格往往又比官盐便宜,这便是最令人头疼的事。

“虽则朕已于各处隘口设立巡官巡役,地方文武官员仍然不能倾力实行,往往避难趋易,结党营私。”

“使得立法虽严,邻私之肆行如故,乃至于两淮积引难销,害国伤民。”

“盐引”指的是向外人销售盐的许可证,自宋代开始便已实行,清代仍然延续下来。两淮私盐已经泛滥到官盐都很难卖出去的地步了。

“朕已经留心此事甚久,今亦晓谕湖广等省督抚勿失公心,以邻省之事为己事,同心协力,使得川粤浙芦之私盐不敢越界横行。”

一下子从宫廷琐事延伸到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雍正抬头时婉襄还来不及收回目光,便朝着他微笑了一下,而他也如是。

朦胧烛光之下,他一直安静地望着她,“婉襄,三月赏桃与四月流觞都画完了,待朕批复完奏章,便一同去欣赏吧。”

这两幅画其实已经送来许久了,只是雍正没有时间。

而此刻他分明在欣赏她的容颜,“回到圆明园中之后,朕让郎世宁过来,给我们都作一幅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