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不会带团队只能干到死
顾瑀跟陈先生在苏锦特意挪出来的书房中谈话至夜半未歇,与此同时同样的对话也发生在宴周与路老的身上。
谁也不知道他们关上门之后具体说了什么,宴周次日睡到了日上三竿,顾瑀只字不提,苏锦识趣也没多嘴去问。
她确实也是挪不出时间去问。
店里的事儿就能让她忙不过来了。
正式开张之前,得知苏锦给店里货架上摆出来的东西的定价,见过世面的陈先生和路老都在暗暗吸气,始终悬着一颗心,生怕苏锦心急一口吃不下个胖子,折腾半天因为要价太高一件衣裳没能卖出去,最后水中捞月竹篮子里一场空。
可出人意料的是,店里的生意竟然还很不错!
开张那日陈招娣靠着自己的舌灿莲花成功开出了第一单,就像是一个好兆头似的,接下来的每一日顺利得让苏锦都有了惊喜之感。
店里每日被吸引进来的客人不少,虽说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苏锦设定的定价,可最后合计下来,店里每日都不走空,不管是衣裳还是一些精巧的小物件,每日总能有卖出去的。
霍三本身胆气虽有不足,可猴儿似的精,眼色也好,肩上搭着一块白巾满堂子的来回蹿,客人刚走到门口他就满脸堆笑地把人迎了进来。
买卖甭管成不成,人一进屋马上就端茶递水,就算是空着手来的空着手走,他也要尽职尽责的把人送到门口,还得等人走远了才一甩肩上的白巾回头,待客礼数周全满分,说话嘴巧也讨人喜欢,买了的人高兴,只是看看的人也能被逗得笑个不停。
赖老五长相更粗犷些,进店的又都是些女眷,他自认是干不来跑堂倒茶的活儿,也是怕自己笨拙给客人吓着,索性就把铺子里所有使得上劲儿的大小活儿都大包大揽地扛到了自己的肩上。
接送的料子,后院里的杂活儿,迎来送往需要拿的重物,他自己一个人干得有声有色,半点没让苏锦操心。
有了他们几个帮忙,苏锦肩上的担子轻了不少,一门心思都扑在了绣房里。
新店开张,最先开始的的买卖最是要紧,因为能不能一鸣惊人打出自己的招牌和口碑,全看这一哆嗦最后能不能行。
所以苏锦不放心把这么重要的步骤交给任何人来做。
只是针线活本就费神,静坐着熬上一日半夜都是常有的事儿,店里接的单子又堆了不少,苏锦在绣房里待的时间也就越来越长。
霍三小心翼翼地捧着一盒子点心走过来,没敢去敲绣房的门,求助似的把点心盒子放在陈招娣的手边,小声说:“招娣姐,你要不进去看看掌柜的?”
他不放心地回头看了看,满脸戚戚地说:“今儿个天刚亮掌柜的就进了绣房,这都一整日了,就连午饭都是你送进去的,熬的时间长了那可不行,坏眼睛。”
搬了个小凳子坐在灶台边上的陈招娣无奈地放下手里的荷包,找了个干净的地方把绣了一半的荷包放下,看了一眼点心盒子好笑地说:“瑀哥来过了?”
苏锦忙起来就没心思顾别的,顾瑀也在不被关注的范围内。
再加上顾瑀想要追赶学业上的进度本身也忙,明明是夫妻俩,结果却过出了各不干扰的架势,顾瑀白日里来了也多数时候都见不到人。
霍三悻悻地揉了揉肩膀,苦大仇深地叹着气说:“可不是咋地。”
“瑀哥来了听说掌柜的在绣房,也没敢过来吱声,你想想那日瑀哥是怎么被撵出去的,掌柜的不叫他怎么敢进来?”
顾瑀有次不识趣再加上实在担心苏锦,不知哪儿来的毛毛胆直接往绣房里闯,然后就被苏锦粗暴地举出来了。
是的,举。
苏锦单手托着顾瑀的腰,举大锤似的直接把人从绣房里抬出来往地上栽萝卜似的杵在地上,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有了这么一次前车之鉴,所有人都知道苏锦在忙的时候心情可能不会太好,进而也就更加没人敢吵了。
陈招娣回想起那日的情形也觉得好笑,笑完了眉眼间的无奈却在无形加深。
她头疼又自责地叹了口气,苦笑着说:“咱们店里生意好,可能挽袖子做衣裳的就只有掌柜的一人,也没谁能帮得上她,要想如期把订出去的衣裳做好,可不就是得她一个人可劲儿熬吗?”
她说完揭开了灶上的锅盖,小心翼翼的用帕子包着把里头小巧的炖盅抬出来,掀开盖子用筷子戳着试了试,确定里头的梨都炖烂乎了才说:“咱们一时半会儿帮不上太多的忙,只能是把手头上的活儿做好了省得让掌柜的操多余的心。”
“你先出去看顾着,这吃的我一会儿就给掌柜的送进去,还有。”
“你们今儿在外头卖出去的东西记得把册子拿进来,一会儿晚上好对账。”
霍三连声应着去了,陈招娣又在荷包上补了几针,等炖盅里的温度正好不烫手了,这才一手端着炖盅一手拎着点心盒在门口轻轻地叫了一声。
“掌柜的?”
“进。”
苏锦在烦躁的时候对所有人都没什么耐性,唯独对陈招娣能多出来几分耐心。
见陈招娣左右手都不得空地进来了,她赶紧站起来伸手去接。
“怎么拿这么些东西?”
“这是加了川贝和枇杷叶的炖梨。”
陈招娣把打开盖子的炖盅摆在桌上,不由分说地往苏锦手里塞了个瓷勺,轻声说:“我昨晚上听见您咳了几声,想必是夜里受了些凉意,都说药补不如食补,这川贝和枇杷叶都是润嗓子止咳的,您先吃着看看,要是还不舒服的话就得去请吴大夫了。”
苏锦没想到自己的几声咳嗽能惹得人如此费心,愣了下好笑地说:“哪儿就那么娇贵了?”
她尝了一口眼中露出些许惊喜,笑道:“你还加糖了?”
“我之前听人说蜂蜜止咳,就往里头加了一些蜂蜜,要是太甜了腻口的话,明日我就少放一些。”
“不不不,正好。”
川贝一股子药味儿,跟蒸熟的梨混合在一起滋味古怪,有了蜂蜜调和口感上瞬间好接受不少,否则的话苏锦还真的是吃不下去。
见苏锦满意,陈招娣眼里笑意更深,帮着她把堆成一团的料子按形状和大小分拣好,坐下来说了顾瑀来过的事儿,而后才斟酌着说:“掌柜的,要不咱们以后就少接一些单子吧,您看咋样?”
“为何要少接?”
苏锦好笑地挑起眉梢,打趣道:“怎么,跟银子过不去?”
来一件衣裳低的有二十两,高的就是五十两。
把做本的衣料钱抛开,除去人工,满打满算剩下净赚的就是六成之数。
开张不足一月,账面上就多出来了好几百两银子,这还只是现在。
摆在眼跟前的银子,还能有人不心动?
听出苏锦话中的戏谑,陈招娣哭笑不得地捂住脸说:“我怎么会是跟银子过不去?”
“只是单子多了,您自己一个人忙,我只能做些边角料的琐碎活儿,也帮不上您正经的,一日两日可以,日子长了可不能行。”
人是骨血满肉做的,又不是泥捏的不晓得累,咋说也不能为了银子就让人往死里熬啊!
苏锦知道她是好意,玩笑过了摆弄着手上的勺子,弯着眼说:“我知道你的意思,只是少接单到底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你知道咱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吗?”
陈招娣好奇眨眼:“什么?”
“是分工不均。”
陈招娣的手艺其实不错,只是她会的东西,跟苏锦想呈现出来的效果不同,所以暂时难以独当一面,这也是为什么苏锦会变成一个人在战斗的主要原因。
而且苏锦仔细想过,就算是自己把陈招娣教会了,那也不是长久之计。
两个人想靠着针线上的速度包揽店里的大事小活儿,那无异于是痴人说梦,不可能的事儿。
苏锦把勺子放下,有气无力地趴在桌面上说:“不会带团队,就只能干到死,所以咱们的当务之急是把能干活儿的人带出来,人多了,活儿自然就少了。”
说起来也是她之前考虑欠妥当,没能预想到开张后的生意会堆起来,否则也不会被打得措手不及。
只是要教人手艺教人干活儿,说起来轻松,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苏锦前思后想许久,用散工怕品控出问题,招长工人家不愿意,所以最好的法子,其实是培养自己的人。
她托起下巴问:“你觉得咱们去人牙子手里买几个懂些针线活儿的小丫头回来,把人教会了就在咱们店里做咋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