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七章 中华崛起 (大结局)

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军根据“巴巴罗萨”侵苏计划,分南中北三路在苏联西部国境线上发动了大规模的突然袭击。德军“北方”集团军群第18、16集团军和坦克第4集团群共23个师,以及芬兰东南集团军和卡累利阿集团军共15个师3个旅,由德军第5航空队及芬兰空军共1600多架飞机进行支援,企图从南面和北面向列宁格勒进攻,迅速歼灭列宁格勒方向的苏军,攻占列宁格勒。

希特勒在北翼调集了32个步兵师、4个坦克师、4个摩托化师和1个骑兵旅的兵力,配备6000‘门’大炮、4500‘门’迫击炮和1000多架飞机,向列宁格勒发动猛烈攻势,扬言要在9月1日占领列宁格勒。在巴巴罗萨计划中,攻占涅瓦河上这座城市被看作是“刻不容缓的任务”——从地球上抹掉列宁格勒,杀光居民,消灭无产阶级革命的摇篮。

8月底,德军变更部署后沿莫斯科—列宁格勒公路再度发起进攻。德军付出重大损失后,于8月25日夺取了柳班,8月29日占领了托斯诺,8月30日抵达涅瓦河,切断了沟通列宁格勒与外界的铁路联系。9月1日,苏军退至凯克斯霍尔姆维堡以东30—40公里一线。

9月8日,德军遭受重大损失后冲过姆加车站,进抵拉多加湖南岸,夺得什利谢尔堡,从陆上包围了列宁格勒。自此,列宁格勒陷入德军的三面包围,只能从拉多加湖和空中得到补给,长达900天的列宁格勒保卫战拉开了序幕。

包围列宁格勒之后,德军对该市实施了骇人听闻的野蛮轰炸和炮击,投掷了10多万枚航空燃烧弹和航空爆破炸弹,妄图用恐怖轰炸和饥饿困死守城军民。

9月9日,德军又向列宁格勒发起新的进攻。伏罗希洛夫元帅由于指挥不利而被撤职。9月10日,朱可夫大将接替指挥列宁格勒方面军。朱可夫做出的第一个决定是:即使战至最后一人,也要守住列宁格勒。他的口号是:“不是列宁格勒惧怕死亡,而是死亡惧怕列宁格勒!”

与此同时,朱可夫迅速调整和加强了列宁格勒防御,各预备部队得到了民兵支队的补充,大批海军军人离舰上陆,一部分高‘射’炮调到高地上用于打坦克。至9月底,列宁格勒西南和南面的战线趋于稳定。德军一举夺取列宁格勒的计划破产了,‘抽’调北路基本兵力进攻莫斯科的企图也随之失败。

从南面夺取列宁格勒的计划失败后,德军于10月改向季赫温实施突击,与芬兰军队会合,企图完全封死列宁格勒。但是,德军未能突至斯维里河。11月中旬,苏军转入了反攻,11月20日,攻占了小维舍拉,12月9日夺回了季赫温,将德军赶过沃尔霍夫河。

列宁格勒保卫战具有全民动员的‘性’质。列宁格勒的工业给前线提供了武器、装备、服装和弹‘药’,而该市居民则在被封锁后第一个冬‘春’提供了10万多新兵。为了使居民免于挨饿,拉多加湖区舰队承担了湖上给养、弹‘药’和武器的输送。

11月中旬,湖上航行因为冰封而中止。11月19日,又在拉多加湖的冰上开辟军用汽车路,被围城市通过冰上‘交’通线得到了战斗和生活必需品的供应,疏散了没有劳动能力的居民以及工业设备等。

尽管得到了一些给养补充,这些供应还远远不能满足守城军民的需要。列宁格勒城内被迫实行了配给制,工人每人每天只能得到8两面包,儿童、病人和公务员只能得到4两面包。但是,列宁格勒军民不畏困难,每天仍有45000人参加修筑防御工事,工人们在德军的炮火下坚持生产。全城军民步步为营,铸成了一条攻不破、打不烂的钢铁长城。

1942年1月,苏军在柳班方向发动突击,8~10月又在锡尼亚维诺方向实施了顽强战斗,疲惫和消耗了德军的基本兵力。苏联游击队也在列宁格勒州、诺夫哥罗德州和普斯科夫州的德国占领区展开了积极的战斗,以小型兵器使敌军遭受重大损失。

1942年2月,苏军在远程航空兵、炮兵和红旗‘波’罗的海舰队航空兵的支援下,兵分两路在拉多加湖以南什利谢尔堡、锡尼亚维诺之间狭小突出部实施了相向突击,力图打破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两路苏军成功突破德军防线,在拉多加湖与战线之间形成了8~11公里宽的走廊,并在17个昼夜内铺设了铁路和公路各一条。??从而改善了战役态势。

1942年5月8日,德国的另一路军,曼施坦因上将指挥的德第11集团军首先在克里米亚发起了攻势,一周后占领了刻赤半岛,俘虏苏军17万人。

7月4日,守卫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近10万苏军被迫向德军投降,德军占领了整个克里米亚。5月12日,当刻赤半岛正在‘激’战之际,铁木辛哥元帅指挥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共约45个师,分别从哈尔可夫的东北和东南两面向哈尔可夫发起进攻。进攻开始时发展顺利,突破了德军防御,并于3昼夜内前进了25—50公里。斯大林很高兴,并据此谴责总参谋部,说险些因为总参谋的固执己见而取消了一次如此顺利的战役。但斯大林没能高兴多久。

5月17日,德军克莱斯特第1装甲集团军在第17和第6两个集团军支援下,从哈尔可夫南面向苏军侧翼发起反攻,并于5月23日合围了苏南方方面军的第9、第57集团军、西南方面军的第6集团军和博布金战役集群。至5月29日,被围苏军大部被歼。苏军西南方面军副司令员科斯坚科中将、第57集团军司令员‘波’德拉斯中将、第9集团军司令员戈罗德扬尼斯中将、战役集群司令员博布金少将阵亡。苏军共有25万人被俘,损失坦克1249辆,火炮2026‘门’。

哈尔科夫战役拉开了斯大林格勒会战的序幕,德军在克里木和哈尔科夫的胜利使苏联来之不易的预备队消耗殆尽,南翼受到严重削弱,德军重新夺回部分战略主动权,暂时处于优势地位。德军夺取了巴尔文科沃突出部,为即将发动的攻势占据了有利的进攻出发阵地。

1942年6月28日,包克b集团军群左翼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和魏克斯第2集团军突然从库尔斯克东北向东攻击,对布良斯克方面军的第13和40集团军实施了突击,目标直指顿河上游的沃罗涅日。6月30日,右翼保卢斯第6集团军也从哈尔科夫东北发起了进攻,以斯大林格勒为目标向东南‘挺’进,并突破第21和28集团军防御。在沃罗涅日方向上苏军所有方面军的预备队都投入作战,最高统帅部还‘抽’调第6、第60集团军和坦克第5集团军加强布良斯克方面军。随着预备队不断投入,沃罗涅日方面局势稍有缓和,但没有消除德军突破顿河以及沿顿河向斯大林格勒方面突击的严重风险。

7月2日,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的前锋已‘逼’进沃罗涅日。但希特勒突然改变了计划,决定不占领该城,他命令霍特在获得第2集团军的接替后,迅速转向南面沿顿河向斯大林格勒前进。包克元帅却想占领沃罗涅日,以彻底歼灭该地域内的苏布良斯克方面军主力,这使希特勒大为恼怒,当即撤消了包克元帅的b集团军群司令之职,由第2集团军司令魏克斯上将接任,第2集团军司令则由萨姆斯将军继任。南面高加索方向,利斯特a集团军群于7月9日发起进攻。其左翼克莱斯特第1装甲集团军从哈尔可夫南面向顿尼兹河北岸进击。鲁夫第17集团军则从塔甘罗格北面向伏罗希洛夫格勒进攻。同时,匈牙利第2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也对佛罗尼斯发动了突袭,并在7月5日攻陷该城。

德军的进攻非常成功,苏联军队在空旷的大草原上很难进行有效的抵抗,苏军后撤达100-300公里,顿河及顿巴斯盆地最富饶的地区均落入德军之手。

然而,第6集团军在战役初期就取得令人满意的战果使希特勒再次改变了计划。他认为攻占斯大林格勒无需那么多兵力,遂于17日命令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从斯大林格勒方向南下,转隶a集团军群,以支援克莱斯特第1装甲集团军强渡顿河下游。这样,斯大林格勒方向的进攻部队就只剩下了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辖有6个军,含2个装甲军,计14个师约27万人,近500辆坦克,3000‘门’火炮和迫击炮,由第4航空队1200架作战飞机进行支援。由于‘交’通等问题,第6集团军的前进步伐有所放慢,给了苏军一定的准备时间。这样就给德国人的失败埋下了隐患

就在德国和俄国人在列宁格勒把血流尽的时候,美国人也在准备一项绝密计划。

美国陆军部于1942年6月开始实施的利用核裂变反应来研制原子弹的计划,亦称曼哈顿计划。为了先于德国制造出原子弹,该工程集中了当时西方国家许多优秀的核科学家,动员了10万多人参加这一工程。核武器的出现,是20世纪40年代前后科学技术重大发展的结果。

1939年初,德国化学家o.哈恩和物理化学家f.斯特拉斯曼发表了铀原子核裂变现象的论文。几个星期内,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验证了这一发现,并进一步提出有可能创造这种裂变反应自持进行的条件,从而开辟了利用这一新能源为人类创造财富的广阔前景。但是,同历史上许多科学技术新发现一样,核能的开发也被首先用于军事目的,即制造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其进程受到当时社会与政治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从1939年起,由于法西斯德国扩大侵略战争,欧洲许多国家开展科研工作日益困难。??同年9月初,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和他的合作者.惠勒从理论上阐述了核裂变反应过程,并指出能引起这一反应的最好元素是同位素铀235。??正当这一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发表时,英、法两国向德国宣战。

1940年夏,德军占领法国。法国物理学家j.-f.约里奥-居里领导的一部分科学家被迫移居国外。英国曾制订计划进行这一领域的研究,但由于战争影响,人力物力短缺,后来也只能采取与美国合作的办法,派出以物理学家j.查德威克为首的科学家小组,赴美国参加由理论物理学家.奥本海默领导的原子弹研制工作。

在美国,从欧洲迁来的匈牙利物理学家齐拉德?莱奥首先考虑到,一旦法西斯德国掌握原子弹技术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经他和另几位从欧洲移居美国的科学家奔走推动,于1939年8月写信给美国第32届总统.罗斯福,建议研制原子弹,才引起美国政fǔ的注意。但开始只拨给经费6000美元,直到1941年12月日本袭击珍珠港后,才扩大规模,到1942年8月发展成代号为“曼哈顿工程区”的庞大计划,直接动用的人力约60万人,投资20多亿美元。

制造原子弹,既要解决武器研制中的一系列科学技术问题,还要能生产出必需的核装料铀235、钚239。天然铀中同位素铀235的丰度仅0.72%,按原子弹设计要求必须提高到90%以上。当时美国经过多种途径探索研究与比较后,采取了电磁分离、气体扩散和热扩散三种方法生产这种高浓铀。

供一颗原子弹用的几十千克高浓铀,是靠电磁分离法生产的。建设电磁分离工厂的费用约3亿美元,磁铁的导电线圈是用从国库借来的白银制造的,其价值尚未计入。钚239要在反应堆内用中子辐照铀238的方法制取。??供两颗“内爆法”原子弹用的几十千克钚239,是用3座石墨慢化、水冷却型天然铀反应堆及与之配套的化学分离工厂生产的。

德国的科学技术,当时本处于领先地位。1942年以前,德国在核技术领域的水平与美、英大致相当,但后来落伍了。美国的第一座试验‘性’石墨反应堆,在物理学家e.费密领导下,1942年12月建成并达到临界;而德国采用的是重水反应堆,生产钚239,到1945年初才建成一座不大的次临界装置。为生产高浓铀,德国曾着重于高速离心机的研制,由于空袭和电力、物资缺乏等原因,进展很缓慢。其次,a.希特勒迫害科学家,以及有的科学家持不合作态度,是这方面工作进展不快的另一原因。更主要的是,德国法西斯头目过分自信,认为战争可以很快结束,不需要‘花’气力去研制尚无必成把握的原子弹,先是不予支持,后来再抓已困难重重,研制工作终于失败。

不过美国人没想到的是,在世界的另一边,代号为“东方崛起”的绝密计划已经接近尾声。

帝国皇帝罗凯赋予这一计划以“高于一切行动的特别优先权”。??“东方崛起”计划规模大得惊人。在中华科学院工程管理区内,汇集了以爱因斯坦为首的一大批来自世界各国的科学家。科学家人数之多简直难以想象,在某些部‘门’,带博士头衔的人甚至比一般工作人员还要多,而且其中不乏诺贝尔奖得主。“东方崛起”工程在顶峰时期曾经起用了53.9万人,总耗资高达50亿人民币。这是在此之前任何一次实验中所无法比拟的。

在帝国皇帝的全力支持下,1940年6月中华帝国制造的第一颗试验‘性’的原子弹在西北的沙漠中试爆成功,爆炸当日,只见一道闪电在方圆400公里的范围内划破长空,一团巨大的火球直升8000多米的高空,大地被震得颤抖,太阳的光辉被掩盖,中国整个西北部都听到了爆炸声,很多人惊奇的以为太阳提早升起来了。

此时,中华帝国皇帝罗凯正在和海军高级将领开会,当他听到原子弹试验成功的消息后非常高兴。对于罗凯和中华帝国来说,原子弹不仅是一种军事武器同时也是一种外‘交’武器。

可以这样说,无论战争的结果如何,拥有了原子弹的中华帝国都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中华帝国第一批只是造了三颗原子弹,第一颗试爆用的原子弹被命名为“希望”,第二颗和第三颗分别叫“曙光”和“朝阳”。

原子弹研制成功后,包括以物理学家阿?爱因斯坦为首的一大批从事这一工作的科学家反对大量用原子弹轰炸敌国城市。不过罗凯作为一名合格的政治家当然也有着自己的考量。

在开完会后,罗凯考虑了整整三天,终于决定投掷剩下的全部两颗原子弹,落点就在中华帝国两个最大的潜在敌人苏联和美国的土地上。

扔在苏联的原子弹将在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两者之间选其一,目的是为了平衡,平衡德国和苏联之间的力量。

至于仍在美国的原子弹,罗凯果断选择在曼哈顿,爆炸核心选在曼哈顿工程管理区内,势必要使美国的曼哈顿计划破产。

核弹是一种利用爆炸‘性’核反应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对目标造成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爆炸‘性’核反应是利用能自持快速进行的原子核裂变或聚变反应,瞬间释放出巨大能量产生的核反应爆炸而形成巨大杀伤破坏效应。1千克铀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超过2000吨煤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

1942年3月6日早晨9??时整,3??架轰-h战略轰炸机从高空进入列宁格勒上空。这时列宁格勒有重兵把守,轰-h的目标爆炸范围内至少有十万苏联红军。

在此以前,轰-h??已连续数天飞临日本领空进行反复训练,不过这一次的3??架飞机中,有一架已经装上了一颗5??吨重的原子弹,正奉命来轰炸列宁格勒。

轰-h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的世界之最,航程一万多公里,能在万米高空巡航,最大速度1000公里/小时,轰-h研制是对当时航空技术的重大挑战,它是首架全部依靠遥控自卫武器并应用火控系统和全增压的生产型轰炸机,他是整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最杰出的轰炸机。

帝国皇帝对轰-h的评价是:有了他才能很好的完成让战火在帝国的领土上燃烧的任务。

轰-h翼展51.1米.??机长,??35.2米.??机高,??4.98米,最大飞行速度:800公里/小时,实用升限,11000米,主要机载武器:12‘挺’机载机枪,1‘门’20毫米航炮,挂载普通炸弹,燃烧弹,核弹,最大载弹量11000公斤。

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几乎没有任何一种武器可以击落在万米高空之中飞行的轰—h,战略轰炸机轰—h完全不负“战略”二字之名。

九点三十分,那架装载着原子弹的轰-h轰炸机机上的视准仪对准了一座苏联的指挥部的正中,自动装置开始被打开。原子弹从打开的舱‘门’落入空中。这时飞机作了一个155??°的转弯,俯冲下来;一瞬间,飞行高度下降了??300??多米。这样做是为了尽量远离爆炸地点。

数十秒种后,原子弹在离地??600??米空中爆炸,立即发出令人眼‘花’目眩的强烈的白‘色’闪光,列宁格勒市中心上空随即发生震耳‘玉’聋的大爆炸。顷刻之间,城市突然卷起巨大的蘑菇状烟云,接着便竖起几百根火柱,列宁格勒马上沦为焦热的火海。

原子弹爆炸的强烈光‘波’,使成千上万人双目失明;??10??亿度的高温,把一切都化为灰烬;放‘射’雨使一些人在以后??20??年中缓慢地走向死亡;冲击‘波’形成的狂风,又把所有的建筑物摧毁殆尽。处在爆心极点影响下的人和物,象原子分离那样分崩离析。离中心远一点的地方,可以看到在一霎那间被烧毁的男人和‘女’人及儿童的残骸。更远一些的地方,有些人虽侥幸还活着,但不是被严重烧伤,就是双目被烧成两个窟窿。在??16??公里以外的地方,人们仍然可以感到闷热的气流。

当时列宁格勒一代集中了大约30多万苏联红军,靠近爆炸中心的人大部分死亡,当场死者计??12??万余人,负伤和失踪的为??5.1??万余人,全市??7??万幢建筑物全被毁坏的有百分之七十,剩下的全部严重毁坏。

苏联红军的两个师被全灭,四个师被重创,武器辎重被毁者不计其数。这些还只是最直接的损失,另外还有大约五万人因为爆炸形成的强光、高温、辐‘射’、冲击‘波’等而战斗减员。

由5架轰-h组成的突击队将原子弹“朝阳”投到美国曼哈顿工程管理区内。“朝阳”是一颗钚弹,长约4米,直径1.5米,重约5.1吨,提恩梯当量为2.5万吨,爆高550米。

爆炸造成美国曼哈顿工程管理区完全的被从地表上抹去,曼哈顿40万人口中的10万馀人当日伤亡和失踪,城市60%的建筑物被毁。轰炸造成的伤害遗留数百年,幸存者饱受癌症、白血病和皮肤灼伤等辐‘射’後遗症的折磨,爆炸的中心地带百年内寸草不生。爆炸後的大火又将影响范围扩大到了3.7公里。

高剂量的贝塔和迦码‘射’线伤害,当时没有人敢肯定的说,原子弹特有的疾病能够治疗,因为诊断上从未见过,而这种疾病现在还在这里一直夺走人命。

病人躺在病‘床’上呻‘吟’,嘴巴被烧黑,看起来很僵硬,不能说话,‘腿’上和手臂都是红点。有的则发高烧,白血球和红血球细胞下降,喉咙发肿,疼痛,呕吐和拉肚子,或者有内出血或者掉发等当时还不为世人所知的辐‘射’污染后遗症……

至于美国的曼哈顿计划自然不用说,至少五年内美国是很难拥有核弹了。

连年的战争使意大利经济濒于崩溃,国家预算赤字高达870亿里拉,收入只及支出的36%。全国各地食品匮乏,黑市猖獗,民不聊生。军队也处于“崩溃状态”,兵员严重缺乏,士气低落。斯大林格勒惨败后,希特勒以东线局势紧张为由,拒绝给墨索里尼提供新的援助,并强迫墨索里尼继续征兵充当炮灰。

在此情况下,意统治集团决定抛弃墨索里尼以摆脱危机。1943年7月24日夜,法西斯最高委员会通过决议,恢复君主立宪,把军队指挥权‘交’还国王。翌日夜晚,国王埃曼努尔三世召见墨索里尼,令他辞职,同时任命巴多格里奥陆军元帅为总理,组成了一个无党派政fǔ,并向全世界宣布了这个消息。两天之后,墨索里尼被押到蓬察岛,后又被送往马达累纳岛。

7月28日巴多格里奥宣布解散法西斯党,结束了持续21年的法西斯统治。为避免希特勒报复,巴表面宣布继续同德国一起作战,暗中却派特使与盟国密谈,表示愿意反戈一击。8月中旬,英国首相丘吉尔和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会谈,商定意的停战条件,授权盟军司令艾森豪威尔受降。9月3日,意、美双方代表在西西里岛锡腊库扎附近的橄榄林中签订了停战协定,规定意军立即停止军事行动,海、空军撤往盟军指定地点,并立即撤回在国外各战场作战的军队,盟军有权使用意的各个机场和军事基地。

墨索里尼垮台后,希特勒担心意投降盟国和盟军在意南部登陆,于是,以减轻意北部防务为借口,派遣隆美尔元帅率8个师的德军越过边境占据阿尔卑斯山各山口,并在意北部建立比萨—里米尼防线,以支援驻守在该防线以南意本土上的另8个师德军。

签定停战协议当天凌晨,英军第八军团强渡墨西拿海峡,在亚平宁半岛登陆,向意南部快速推进。9月8日,艾森豪威尔和巴多格里奥分别广播了停战宣言。9日凌晨,盟军在萨勒诺登陆,向意西海岸进军,一举占领那不勒斯。德军在听到上述广播后,立即解除意军武装,逮捕大批意军官,并于9月10日占领罗马,后又接管了南至那不勒斯的意本土。在德军占领罗马前夕,意王室、巴多格里奥及其政fǔ成员仓皇出逃,然后乘坐潜艇,于9月10日到达布林的西。9月13日,纳粹党卫军营救墨索里尼成功,让他粉墨登场,9月底在意北部成立了法西斯傀儡政权,与巴多格里奥政fǔ相对抗。

10月13日,巴多格里奥政fǔ在意人民的强烈要求下,正式退出法西斯同盟,向德国宣战。同时,英、美、苏3国政fǔ也发表宣言,承认意大利为共同作战一方。??墨索里尼垮台和巴多格里奥政fǔ无条件投降并对德宣战,标志着柏林―罗马轴心的解体,是同盟国的一大胜利。

此时,罗凯知道轴心国的末日要到了。战争拼的不是一个时刻的军力,而是一段时间的经济。

在战略上德国最致命的一点就是在没有彻底击败和占领英国时,就冒然进攻苏联,在其欧洲大陆的大后方留下了英国这个致命隐患。由于英国的存在,德国不仅要在法国方向部署大量部队进行防备,分散了其兵力,以至于无法集中力量进攻苏联。而且,为日后盟军反攻欧洲大陆留下了英国这个前沿跳板,使德国陷入腹背受敌。

两线作战的兵家大忌,从而最终导致二战中德国最终彻底失败。如果德国能够集中力量击溃并占领英国,使盟国失去英国反攻欧洲大陆这个前哨阵地,那么欧洲大陆附近再无可利用的大型近海岛屿,诺曼底登陆这样的近海登陆作战必将要成为远距离越洋作战,以当时的盟国军力,这样的远距离登陆作战是根本没有办法组织的。

当然,德国二战战败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国土小,自然资源不足,占领区反抗不断,战争资源难以消化,也就是说其战争潜力不够,不像中华帝国这般地大物博。

1943年8月28日,中华帝国一面继续在战场上打压美、苏两方,一面派出代表和英国接触,表示愿意为结束这场世界浩劫作出让步,为此,中华帝国可以放弃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战略优势,停止使用核武器,让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提前结束。

中华帝国愿意向一切‘交’战国政fǔ和人民达成“立即停战协定”、立即就公正的民主的和约开始谈判,立即实现不割地即不侵占别国领土,不强迫合并别的民族不赔款的和平,反对兼并或侵占别国领土。

由于中华帝国拥有足以摧毁地球的核武器,而且英国和中华帝国并没有实际上的冲突,所以以英国为首的西方阵营自然是希望中华帝国保持中立,甚至希望其来个反戈一击彻底击溃德国。

而美国和苏联起初也并不愿意和解,不过在英国这个和事佬给的台阶面前,正饱受德国战车**的苏联人最先同意达成和解。

至于美国,由于本土多处重工业基地被炸,实力大不如后世那般强大,独木难支之下也不想面对中华帝国的进攻,在苏联之后也同意了中华帝国提出的不侵占别国领土,不强迫合并别的民族,不割地不赔款的协定。

随后,根据英、法等同盟国的要求,中华帝国加入到同盟国一方,虽然没有向德国正面开战,但是不断有军用物资从中华帝国输送往正在与德国‘交’战的同盟国。

战争的天平开始倾斜,自1945年起,德国就开始在各面战场上呈现不支之态。

德国签字投降是在1945年5月8日24时,地点柏林市东南的卡尔斯霍尔斯特的德国军事工程学校大楼大厅,投降书规定,从1945年5月9日1时开始生效。

德国投降书共有六项条款内容如下:

1.我们,这些代表德军最高统帅部的签字者,同意德国一切陆、海、空军及目前仍在德国控制下的一切部队,向红军最高统帅部,同时向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部无条件投降。

2.德军最高统帅部立即命令德国一切陆、海、空军及目前仍在德国控制下的一切部队的司令官于中欧时间1945年5月8日23时至5月9日1时停止一切军事行动,留在当时所在地点,全部解除武装,将所有武器和军事物资移‘交’给当地盟军部队司令官或盟军最高统帅部委派的军官代表,保证对于所有舰艇船只、飞机及它们的发动机、壳体和设备,以及所有汽车、武器、仪器和一切作战用的军事技术装备,决不加以任何破坏和损伤。

3.德军最高统帅部立即指定相应的指挥人员保证执行红军最高统帅部和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部作出的所有进一步的指令。

4.本投降书并不妨碍今后用其他由联合国或以联合国名义签订的、适用于整个德国和全体德国武装力量的有关投降的总文件来替代。

5.遇有德军最高统帅部或归它指挥的任何部队拒不执行本投降书时,红军最高统帅部和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部可采取它们认为是必要的惩罚措施或其他行动。

6.本投降书有俄、英、德三种文本。俄、英文本为唯一准确的文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先后有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波’及20亿人口(占当时世界人口的80%,战火燃及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作战区域面积为2200万平方公里,‘交’战双方动员兵力达1亿人,直接军费开支总计约3万亿美元,占‘交’战国国民总收入的60%至70%,参战国物资总损失价值达4万亿美元。

按1937年的比价计算,德国侵略者给西方世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6000亿美元。

二战参战国‘门’g受的全部损失中有41%是苏联的损失。据俄罗斯公布的材料,苏联在1941年到1945年卫国战争期间,物质损失按照1941年的价格计算达6790亿卢布。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烈,根据雅尔塔会议协定,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中、英、美、苏、法为首的同盟国在1945年10月24日发起成立了联合国,这一天在中国北京签定生效的《联合国宪章》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

中、美、苏、英、法则成为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1948年以来,安理会共授权进行了多项维和行动。另外,联合国还先后组织制定了从不扩散核武器到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等数百个国际条约。

二战之后,异军突起的中华帝国一跃成为了世界第一强国,在帝国皇帝罗凯的率领下,中华民族终于走到了世界之巅。

外在崛起是内在完善的外延,近四十年的内在完善使得中华帝国就如同行星般已经走上了他应该行驶的轨迹上。他的强大将如同历史的洪流一般不可阻挡不可逆行。

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成立的当天,帝国皇帝罗凯宣布退位,改中华帝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帝国皇帝在宣布退位的当天,就归隐田园享受起了子孙满堂的天伦之乐。

单一的因素一定是错误的,一定是各种因素的综合,造成了中国的崛起!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