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额不足
唐昱在听到李经纬三个子时,脸上的那份诧异之色难以遮掩,一旁的方博臻和方建铭都有些奇怪,唐昱就是第一次见到自己的时候,都没有出现过这种表情,怎么听到李经纬的名字的时候,会这样反常呢。便是李经纬自己也有些奇怪,不知道这个少年人为何一听到自己的名字会是这样一幅表情,倒似乎是很早就认识或者知道自己一样.
其实也怪不得唐昱如此的诧异,李经纬这个名字,在八九十年代的商界之中还是相当的有名气的,对于当时的商学院的学生来说,李经纬也算是数得上号的人物了,这个健力宝董事局主席,在当年的商界可是相当有名气的。
当然,李经纬的这个名气可不是仅仅是因为他辉煌的事业,不仅仅是因为他把健力宝这个名不见经传的饮品公司发展成为一个享誉大半个中国的饮料品牌,而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之后被双规,因为健力宝的衰落。话说,健力宝的失败案例,当年的几乎每个版本的商学院的教材上边都要拿出来说教评论一番的,唐昱也是当年读书的时候了解的这个人,那个时候,对李经纬此人还有着诸多的感慨。
健力宝在八九十年代的饮料市场如日中天,可是就在那时,这个原来的商界精英,竟然被查出犯有严重的贪污受贿,这个消息一经公布,瞬间便让无数人记住了李经纬这个名字。当然,唐昱作为健力宝案例研究的比较深的人,自然知道部分事实的真相,事实上,无论是李经纬的意外下台还是健力宝的一蹶不振,和李经纬本人的关系其实不大,他不过是个政治上边的牺牲品罢了,健力宝衰落的真真的原因,其实与当时的社会以及企业制度有着很大的关系,最主要的原因便是产权不清的问题。这个问题才是健力宝日后真真衰落的原因,唐昱在大学时代特意的研究过这个案例,所以对此人知道的很清楚。
事实上,八九十年代的人更熟知的是健力宝,而不是李经纬这个企业家,九十年代初期,国内最出名的企业家,当属巨人集团的史玉柱,李经纬在当年尚属于比较低调的企业家,虽然他的健力宝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事实上,说起健力宝就不得不说李经纬,说起李经纬也不得不说健力宝。
前世的唐昱因为研究案例的机会,对健力宝的兴衰和李经纬最后的下场也是知之甚详,不知不觉就在脑袋中回忆起来。
健力宝的前身不过是个很小型的酒厂,叫三水酒厂,年利润不过几万元而已,84年的时候李经纬下决心要做一番大事业,把眼光瞄准了8月即将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23届奥运会。他得到讯息,国家体委将在6月份开会决定中国代表团的指定饮料是什么。而那时,他手上有一种还没有投放市场,甚至连用什么来包装和商标是什么都还没有确定下来的新饮料。那时候,李经纬便已经决定搏一把,给三水酒厂搏一个出路。事实上,根据唐昱事后的分析,李经纬在决定之初也是没有什么信心的。
根据唐昱在案例中的了解,健力宝正式的发源,应该是1983年。
1983年的时候,李经纬去广州出差,在街边买了一听易拉罐装的可口可乐。这是他平生第一次喝到这个饮料。也就是在这时,他突然萌发了让企业生产饮料的念头。那时,随着可口可乐在中国中心城市的日渐风靡,一些小型的饮料工厂已经在各地冒了出来,有些甚至直接冠上了“可乐”的名号:出现在四川成都的天府可乐是第一个国产可乐饮料,随后河南出现了少林可乐,杭州出现了西湖可乐。据资料显示,当时国内的各类饮料工厂已经超过2000家。体委干部出身的李经纬很“天才”地想到了运动型饮料。
要不说成功总是在不经意之间呢,也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李经纬他听说广东体育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欧阳孝研发出了一种“能让运动员迅速恢复体力,而普通人也能喝”的饮料,便找上门去要求合作。在欧阳孝的主持下,一种橙黄色的饮料被开发了出来,它有一个很拗口的名称——“促超量恢复合剂运动饮料”。实际上,它是一种含碱电解质的饮料。这,便是健力宝的前身了。
当年的三水酒厂,一年利润不过几万元,李经纬敢于把目光直接投向奥运会,实在是胆识过人。如今细细分析,便是唐昱都很是佩服人家当时的胆识和眼光。
1984年4月,亚洲足联将在广州开一个会,李经纬想把饮料带到这个会上去,这样就有机会接触到国家体委的人。而这时,连饮料的品牌叫什么、商标是怎样的、到底采用何种包装,都还没有一个影子。
根据唐昱在案例中的了解,那时的李经纬可谓是一穷二白,那会儿的厂里已经有了一个叫“肆江”的品牌,但是李经纬却不满意,他苦思冥想出了一个新的名字——“健力宝”,听上去朗朗上口,还含有“健康、活力”的保健暗示。参与产品开发的陈新金医生则自告奋勇设计商标,请自己喜爱书法的哥哥将“健力宝”三个字写在一张宣纸上,李经纬又请县里的广告公司设计出一个由中国书法与英文字母相结合的商标图形。
这个新商标的诞生在1984年的商品大潮中可谓石破天惊:“J”字顶头的点像个球体,是球类运动的象征,下半部由三条曲线并列组成,像三条跑道,是田径运动的象征。从整体来看,那个字的形状又如一个做着屈体收腹姿势的体操或跳水运动员。整个商标体现了健力宝与体育运动的血脉关系。它在当时陈旧、雷同的中国商品商标中简直算得上是鹤立鸡群,这也是健力宝最终能够成功的原因之一。
李经纬另一个大胆的举措是提出用易拉罐包装健力宝。在当时的消费者眼中,易拉罐无疑是高档饮料的代名词。那时国内尚无一家易拉罐生产企业,三水酒厂更不可能有这样的罐装生产线。李经纬四处奔波,最后竟说动深圳的百事可乐公司为他代工生产健力宝。就这样,在一番手忙脚乱之后,200箱光鲜亮丽的健力宝准时出现在了亚足联的广州会议上,引起了众人的惊叹。当年6月,健力宝毫无争议地成为中国奥运代表团的首选饮料。跟所有的参评饮料相比,它是唯一的罐装品,品牌形象与体育运动天然有关,而且口感、色泽和质量均无可挑剔。
1984年8月,洛杉矶奥运会开幕,它是当时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奥运会,也是第一次由民间举办并有了赢利的奥运会。中国奥运代表团在此次运动会上凭借许海峰的射击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并最终夺得15枚金牌,金牌数仅次于美国、罗马尼亚、联邦德国,位居第四。奥运会上的成功,极大地激发了全民的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作为中国奥运代表团的首选饮料,健力宝也获得了不可想象的关注。
在8月7日的女排决赛场上,已经成为民族英雄的中国女排姑娘们以勇不可当之势,直落三局,击败东道主美国队,实现了“三连冠”的鸿鹄伟业,这在当年曾是一件举国沸腾的盛事。而健力宝的成功,也与女排的成功密切相关。
在11日的《东京新闻》上,记者有贺发表了一篇花边新闻稿《靠“魔水”快速进击?》,他好奇地发现中国女排运动员比赛间歇在喝一种从没有看到过的饮料——事实上,健力宝在当时除了供给中国奥运代表团以外,在国内市场上几乎没有任何销量——于是便猜测“中国运动员取得了15块奥运金牌,可能是喝了某种具有神奇功效的新型运动饮品——健力宝的缘故”。
很显然,这是一篇信手写来的、没有经过任何采访与核实的新闻稿。中国运动员成绩的大幅度提升在国际上曾引起过很多猜测,这无非是其中还算友好的一种。没有想到,一位随团采访的《羊城晚报》记者看到了这篇新闻,他将之妙手改写成了《“中国魔水”风靡洛杉矶》。当这条“出口转内销式”的新闻在晚报上刊出后,居然被迅速广泛转载。“中国魔水”与“东方魔女”(对中国女排的昵称)的交相辉映,在早已沸腾的奥运热上再添了一份充满神秘气息的骄傲,它实在非常吻合一个刚刚回到国际舞台的东方民族的心理满足。从此,健力宝一夜而为天下知。
李经纬就这样交上了好运。1984年,健力宝的年销售额为345万元,第二年就飞蹿到1650万元,再下一年达到1.3亿元。在此后的15年里,它一直是“民族饮料第一品牌”。在最紧俏的时候,三水县到处是全国各地前来拉货的大卡车,一车皮健力宝的批条被炒到了2万元。
事实上,在看到这里的时候,当年的唐昱曾经暗暗的揣测过,当年发表在报纸上边促使健力宝成功的两篇文章,到底是真的出自记者之手妙手偶得之而造就了这么一个饮料品牌,还是这几个记者背后都有着李经纬的影子,是枪手写的软文。不过这也仅仅是一个猜测罢了,八十年代初懂得软文营销的人可是少之又少的,即便真的是出自李经纬的手笔,唐昱在当时也无法亲自找他求证。事实上,唐昱自己研究健力宝案例的时候已经是两千年以后了,那会儿他已经不在学校读书,而是因为商业上边的关系这才研究这个案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