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夜半寻人

那人摇着一把泥金的折扇缓缓走了过来。

“王大少爷,”连守信忙拱手做礼,“我侄女儿连朵儿晌午从家里出来,这个时候还没回去。她一直住在镇上,村里的路不大认识。家里怕她走迷了路,出来找找。”

连花儿被烫伤,连朵儿从家里跑了出来,这两件事都不是什么好事。说出去,不只连家面子上不好,更是有损连花儿和连朵儿两个的闺誉。因此,连守信都隐瞒了下来。

连蔓儿暗自点了点头,连守信比何氏靠谱多了,心地也善良许多。

“连朵儿走丢了?”那人站到连守信跟前。这个时候天色已经有些暗了,连蔓儿这才看清,这个人是王幼怀,也就是王举人的大儿子。

连守信点了点头。

“你们一直在门口,看见连朵儿没有?”王幼怀就问跟在他身后的两个家丁。

“是个十岁的小姑娘,长的和……”连守信就指了指连蔓儿,“和我二闺女差不多高。”这是怕那两个家丁不认识连朵儿是谁,因此把连朵儿的样貌形容出来给他们听。

“……圆脸,梳着抓髻,头上戴着两朵红色的绒花,穿的是浅红的衫子和裙子,小脚。”连蔓儿又补充道。

连守信就赞许地点了点头,心里很是满意。不只是因为连蔓儿说的比他清楚,更因为连蔓儿为找连朵儿所作的努力。大房做了许多对不起他们的事情,尤其是连蔓儿差点送了性命。但是在这个时候,连蔓儿却能用心地寻找连朵儿。连守信想,自家的闺女有时候说话凶了一点,喜欢将事情分辨清楚,但却是心地善良、温暖的好孩子。

“回大少爷。这一下晌,并没有那么小的姑娘到这跟前来。”两个家丁几乎都没有犹豫,就向王幼怀禀报道。

王家是大户人家的规矩。门口总有一两个家丁看门。他们既然说没看见,那么连朵儿一定是没往这边来。

“打搅大少爷了,我们再去别的地方找找。”连守信就道。

王幼怀点了点头。

连守信就转身往回走。连蔓儿一众小孩子也跟着往回走。只有英子,不仅没往回走。还往前走了几步。

“这不是英子?”王幼怀摇了摇扇子,似笑非笑地看着英子道。

“大少爷认得我?”英子的眼睛就是一亮,又往王幼怀跟前走了两步,扭着身子福了一福,“英子给大少爷……说……哦……不……问好。”

王幼怀扑哧就笑了,乡下的丫头学城里人的礼数,偏还没学全。看着很是可乐。不过,王幼怀的目光从英子的脸上转到英子的身上,绕了两圈。

“英子妹子,咱们乡里乡亲,你就把我当做哥哥,不用这样多礼、外道。”

“那、那我怎么敢。”英子虽这样说,脸上却是红了,又是害羞,又是欣喜。

“连家出了什么事,连朵儿怎么了?”王幼怀看了看已经走到林子边的一众人。就压低了声音问英子。

英子见王幼怀这样亲切地问她话,立刻觉得心中甜丝丝的。

“大少爷不知道,我听说是……”英子就将从何氏那听到的话,都说给王幼怀听了。

“连花儿受了伤。连朵儿跑了?”王幼怀合拢扇子,在手心敲了敲,一双眼睛微微眯了起来。

连蔓儿走进林子里,突然发现英子没有跟着一起回来。她停住脚,扭回头去找英子,就看见王家的影壁前面,英子和王幼怀几乎挨在了一起。她看不清两个人脸上的表情,不过看王幼怀微微倾着身子,英子则是一手放在嘴边,凑在王幼怀耳边,就知道这两个人一定是在说着什么。

“天晚了,咱要不要招呼英子一声。”连枝儿就问。

“算了。英子可不是几岁的小孩子。”

穿过杨树林,又回到了水井旁边,这个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好在有月光照着,还能看清路。

“爹,天都黑了。咱先把二丫她们送回家吧。”连蔓儿就和连守信商量道。

这些孩子多是和她们几个相识的,年纪都不大,喜欢热闹或是想帮忙就跟着她们。现在天黑了,虽然乡下的小孩子都皮实,但是万一在外面玩的太晚,或者出点什么事,那就不好和人家家里的人交代。

“朵儿是小脚,是没吃过苦的,路都少走,在这里又人生地不熟的,能躲去哪里那。”连守信自语道。到现在还找不到连朵儿,连守信隐隐地担心是拐子拐走了连朵儿。听连蔓儿这么说,就忙点头。

“蔓儿说的对。”连守信道。

有几个小孩子听说要送她们回家,还不愿意。连守信才不管她们愿不愿意,一个个都给送回了家,交到大人手上。

“朵儿还没找到,万一有拐子可咋办,咱得把孩子都看好。”连守信一家家的送孩子,还不忘了嘱咐。

大家觉得连守信说的有道理,都说会好好看着孩子在家,不让他们再出门了。

连守信这才放心。

走在路上,连蔓儿就听见咕噜的一声。咦,是什么声音,连蔓儿觉得奇怪,就侧耳仔细听,然后就又听到了咕噜的一声。

原来是小七的肚子在叫,连蔓儿听清楚了。

“小七,饿了是不是?”连蔓儿就拉着小七的手,问。

小七点了点头,“二姐,我饿了。都饿了老半天了,没敢说。”

他们没做晚饭就出来找连朵儿,因为连花儿的事,晌午饭也只是随便吃了一点,现在别说小七觉得饿了,连蔓儿也饿了。

“爹。”连蔓儿就叫了连守信一声。

连守信停住脚。天都黑成这样了,他们大人可以继续找,但是孩子们是该回去吃点东西,歇着了。

“爹先送你们回家。顺便看看,你二伯和三伯他们找没找到朵儿。”连守信道。

“嗯。”连蔓儿点了点头,心中却清楚,一定是还没找到,不然早有人给他们送消息了。

进了连家的大门,就看见上房和两边的厢房都点着灯。连守信带着孩子们先回西厢房,出去了半天,他想先看看张氏。

张氏正坐在灯下,一针一线地在缝衣裳,看见连守信和孩子们都回来了,马上招呼他们坐下歇歇。

“你们出去这半天,我在家里,一直担心。”张氏就道。

“你担心啥,有我带着他们那。这不看天黑了,我先把孩子送回来。”连守信就道。

“天都黑半天了。”张氏道。

“二哥他们回来了吧,还是没找到?”连守信就问。

“都回来了,连个影子都没找到。”张氏叹了口气道,“你们都还没吃饭,饿了吧,我蒸了一笼屉馒头,热在锅里那,快端上来吃吧。”

“娘,你咋又下地干活了?”连蔓儿就埋怨道。

“娘哪那么金贵了,就是给你管着,不然我早下地了。”张氏道,话是不满的话,语气中却满是笑意。“是你三伯娘和叶儿帮我弄的。他们比你们回来的早,我拿水和面,你三伯娘就抢过去替我干了,啥也没用我干。”

“哦,这样还行。”连蔓儿这才放下心来。

“你们先吃,我去上房看看,和爹说一声,还得问问,一会还继续找不?”连守信就站起身道。

“上房也做饭了,还有几个帮忙出力找人的,也留下了。你去看看就回来吧,不用在上房吃。”张氏就道。

“嗯。”连守信答应了一声,就往上房去了。

连枝儿就打了水进来,几个孩子将手和脸都洗了,又摆上饭桌。连蔓儿掀开锅盖,就见里面一笼屉的白面馒头,还热了一碗肉酱,底下是一盆倭瓜汤。

“先别往外端,我去掐点葱叶来。”连枝儿说着走了出去,一会功夫,就掐了一把大葱叶回来,放在清水中洗了,摆到了桌子上。

连守信这个时候也回来了。

“爹,吃饭吧。”连蔓儿就招呼连守信。

“你们和你娘吃吧,爹得去上房,陪着村里的人一起吃。一会吃完了,还得再去找。”

丢了个孩子,可不是小事。

连守信就往外走,走到门口又停住了。

“三嫂和叶儿一直没吃饭,一会桌上坐不下那么些人,她们俩不知道啥时候能吃上饭。”连守信对张氏道。

“我还正想着要去找她们。我特意多放了面,她们的份都带出来了。”张氏就道。

“我去叫她们来。”连蔓儿就道。

连蔓儿跟在连守信身后,到了上房,就见两边屋子里都坐满了人。周氏坐在东屋的炕梢,怀里抱着妞妞,何氏、赵氏、蒋氏,连叶儿,甚至连秀儿和连芽儿都在地下忙碌着。桌子已经摆上了,一会功夫,饭菜也端了上去,周氏、何氏、蒋氏、连秀儿和连芽儿都挤坐女眷的一桌上。赵氏和连叶儿站在炕下,犹豫着要不要坐上去。

“太挤了,你在地下照看着,一会再吃吧。”周氏就对赵氏道。

村里的一个妇女就把屁股往旁边挪了挪,“咱庄户人家怕啥挤,挤着吃亲香那。连三嫂子,你和叶儿坐我旁边吃。”

周氏的脸就呱嗒一下撂了下来。

过完端午节了萨,185票更新其实并不遥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