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节 第六十三章 一石千层浪(一)

次日的晌午,建业城的大街上,一个惊天的消息正以每小时二十公里的速度在飞速传播着,而这个消息的内容却与如今的江东之主孙权密切相关!

这话却还得从两个月前说起,当时江东的旧主,小霸王孙策策马狩猎,可谁知竟在狩猎的路上被刺客暗算而亡,虽然这三名刺客也被当场刺杀,但是在这背后是否有一只幕后黑手在暗箱操作呢?这个问题让孙策的死亡多少蕴含了那一丝神秘感,也是大街小巷、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直到江东政权对外公布说是许贡家里的门客,很多人也知道许贡与孙策之间的恩怨,而许贡也是死在孙策之手,应此这一解释当时也的确掩盖了不少怀疑的声音,但是依旧有许多喜欢刨根究底的人仍然抱着满脑袋疑惑,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刺客如何能够掌握孙策的行踪呢?这就好像是后世的狗仔队,即使事情的真相就是如此,但只要到了这些人的脑子里,指不定会想象出多少种玄机来!

而眼前的这个消息就完全诠释了孙策死亡的原因,一个江东的内鬼与刺客互相勾结暗害孙策的话题愈演愈烈,在建邺城的茶馆、酒楼中,几乎出现了近十个版本的故事内容,但这内容的主角却没有丝毫的偏离,那就是孙权!

作为新一代的江东掌权人,孙策一死,直接受益的就是孙权,所以这个消息就像一盏明灯点燃了几乎对孙策之死抱有怀疑的所有人,孙权勾结刺客暗害孙策这无疑可以解释许多疑点,比如目的,孙权为坐上江东之主的位子,他就必须趁早杀掉孙策,因为一旦再过几年孙策的儿子长大,那么孙策必定会将这位子传给自己的儿子,而不是现在的孙权,再有只有作为直系亲属的孙权才能时刻掌握孙策的动向,这一点相信没有任何人比孙权更为了解,因此这个消息一经传出,整个建业都为之轰动,虽然百姓们不敢明目张胆地声讨孙权,但是在私下里对于孙权的评价却是一落千丈,孙权从一个至孝之人立刻转变为一个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阴狠之辈,可以说他辛辛苦苦在百姓心目中建立的那一点威望就因为这一个消息完全崩塌,而建业城的百姓更是人心动**,这一石当真激起了千层浪!

此刻,周瑜府中的后院里,小乔挺身俏立,一袭浅绿色的长裙,一身淡粉的绸衫,婉婉约约,好似画中之人,只见她明眸皓目,朱唇轻启,一支碧玉箫横在嘴边,吹出袅袅之音,那满头披散下来的青丝随着那音韵隐隐而动,撒出绵绵情意!

就在小乔的身侧,周瑜锦袍玉带,从容跪坐,面前一张七弦琴铮铮有音,只见周瑜神色悠闲,姿态潇洒,时而单指轻扣,时而十指轮拨,一双朗目始终停留在小乔的脸侧,嘴角则露出一抹似有还无的微笑!这样的画面总能让人想起金童玉女、天作之合这样的美丽词汇,也不知道多少人羡煞了这对比翼鸟、连理枝!

忽然间,一个匆忙的脚步声打乱了这和谐的弹奏,这在原本安静的后院中显得异常突兀,小乔忽然放开嘴边的玉箫将目光投向那走廊的尽头,但是周瑜却没有停下来,他依旧忘我似的弹奏,伴随着那匆忙的脚步声,他的琴音也跟着强烈起来!

小乔见状,不禁摇头苦笑,周瑜总是这样,似乎没有什么事能够打扰到他对音律的执着,所以,她只能又重新托起玉箫,继续着这一段琴箫合奏!

“启禀将军!有要事禀报!”约莫二十步开外,一个士兵半跪于地,作为周瑜的亲兵他当然知道自己家将军的习惯,周瑜弹琴时一般是不会接受任何汇报的,只不过今天这个消息他觉得似乎有必要前来禀报一下,因此,这才匆匆赶来,但为了不打扰将军,却只在二十步之外进行禀报!

周瑜左手轻抚琴弦,举起右手轻轻摇摆了一下,那士兵会意,便不再言语,转身去了,周瑜重又回到弹奏之中,直至盏茶过后,琴箫之声才渐渐缓和,最终停了下来!

小乔忙给周瑜递上一个快湿毛巾,润了润手指,这才柔声道:“刚刚士兵前来禀报,说有要事,要不要让人传唤他进来?”

周瑜接过那块毛巾却并不擦手,而是顺势将小乔搂入怀中,然后微微摇了摇头:“没什么重要的事,不用理会!”他说罢,在小乔的脸上轻捏了一把:“我时常在外领兵,难得回来一趟,当然该好好陪陪你!”

小乔温柔地一笑,搂住周瑜的宽阔的脊背,将脸庞贴在他的怀里,周瑜却微微一笑,其实他并不是一个会因为女人而丧失理智的人,只是他早已知道那个士兵多要禀报的军情,今天早上他曾去大街上逛了一圈,多多少少他也听到了点风声,不就是关于孙策之死吗?而这个消息却十分巧妙的牵扯到孙权,周瑜就算用脚丫想他也知道这一定是有人故意散播流言,而这散播流言之人极有可能就是这城中的一方势力,而且周瑜已经将目标锁定在曹丕和贾诩的身上,也只有这两人希望江东乱套吧!否则他们又岂会有一个绝妙的时机呢?这些就是周瑜所考虑到事情,他不会兴师动众地去寻找这个散播流言的人,因为他相信,只要有一些智慧眼光的人很容易看出这其中的破绽,所以他也懒得理会!即使是退一万步讲,孙策真的是孙权所杀,那么他周瑜现在又能干什么?难道率兵杀进建邺,将孙权从那个位子上揪下来?当然不可能,要知道现在曹操和刘协对江东可谓虎视眈眈,如果江东自乱阵脚,那么就当真就再无回旋的余地了!所以周瑜宁可无视这件事情,他相信孙权应该有他自己处理的方式,他想到此,微微一动,将怀中的小乔搂得更紧了!

比起周瑜的淡定,此刻的张昭却是如坐针毡,他也一早就收到这近十个版本的消息,这十个消息描绘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仿佛是真有人亲眼所见一样,这不得不让张昭心惊胆颤!

从一开始,他就怀疑孙策的死与孙权脱不了关系,并且孙策临终之时那一句“若仲谋不能将江东发扬光大,卿可代之”更说明了孙策对孙权也并非绝对放心,而且从那无奈的神情之中,也能看出孙策是有苦衷的!

张昭与孙策亲如兄弟,胜过手足,比起和周瑜的义气相交,孙策与张昭之间则更多的是一种心照不宣,两人之间亦师亦友,亦君亦臣,相交莫逆,所以张昭对孙策可以说是十分了解的!所以从一开始他就对孙权抱有一定的成见,更曾因为一度怀疑孙权,在孙权执政的第一天竟拒绝上朝,当然,最终还是张昭妥协了,为了大局着想他必须妥协,不过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张昭没有证据,他没有证据去证明是孙权害了孙策,所以即使他对孙权不满,他也没有任何理由去攻击孙权,甚至是将他拉下那个位置!

同样,张昭也是一个十分固执的人,只要是他认定的事情他便会一条路走到黑,就拿历史上的赤壁之战来说,张昭一直主张以和为贵,他认为曹擦所要剿灭的不过就是刘备,而刘备也是张昭一直颇为忌惮的一个人,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张昭一开始是打算借曹操之手来除掉刘备的!所以他主和,当然,后来的一切并不让张昭满意,各种主战的呼声势力高涨,就连孙权也有了战斗的想法,如果说作为一个普通的臣子,兴许在这个节骨眼上就会顺应潮流,但是张昭却没有,他不惜得罪孙权也要一直坚持主和,这可以说是张昭的一个弱点,如果不是因为这次缘故彻底让孙权对他反感,他早就坐上了东吴丞相的宝座,但是,我们也不能不说,这一种坚持又何尝不是张昭身上的一个亮点呢?

所以说张昭是一个执着的人,同样也是一个将善恶分得很清楚的人,他不是周瑜,但他却有属于自己的个性,从他接到这个流言开始,他第一个想到的竟是会不会有人亲眼目睹了孙权的不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