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童生时,魏昊也喜欢看王守愚断案,不是看王守愚多么明察秋毫,而是看漏洞在哪里。
发现最主要的因素不是对错而是身份之后,魏昊便找到了提高胜算的玩法。
功名加上证据,再招呼同窗、乡亲,直接抹平一般坐地户的地位优势。
其中权重最高的,便是这功名。
你有了功名,说鼓动也好,说煽动也行,总之,有了功名,说话之后左邻右舍才会听。
不然你一个毛头小子,说话就是个屁。
读书人,不在读书二字之上,而是读书之后获得的社会地位。
阳世的玩法,魏昊并不精通,因为五峰县内不需要他精通。
勤修苦练的武艺刀法,让豪强知道他不好惹;努力考上的功名,让书香门第不好下手。
这时候,对错、证据,就有了意义。
谁的“民意”大,谁的“民意”小,这时候正堂大老爷才会做个比较。
一杆秤,只有用得上的时候,秤砣才有意义。
秤砣,就是民意,就是百姓。
阴阳相济,万物流转,魏昊在阳世的经验、见闻,在这阴间,竟然也能找到七八分模样。
一时间,竟是有些分不清哪里是人间,哪里是地狱。
“魏相公,您当真要去五阎王那里告状啊?”
“不错。”
“这五阎王的手下可厉害哩!”
“哈哈哈哈,要是不厉害,我还不找他呢。”
第三国的野鬼来了七八百万,宛若蚂蚁一样,将魏昊驻足的地方围了一圈。
这阵子,魏昊点了一千七八百的三朝野鬼,都是大唐、大虞、大夏赶考路上嗝屁的书生。
举人、秀才都有,就是行文有些变化。
大唐朝和大夏朝的官方字体想去甚远,只有字形结构差不多。
魏昊为了方便,便统一让这些有文化的野鬼跟他学楷体和仿宋体。
他的字不好看,所以是由汪摘星教授书法。
如此,三朝野鬼便做到了“书同文”。
沟通方便之后,又在“刨心山”“挖眼谷”“铲皮坡”“刖足湾”等等地方竖下华表。
一共十六个华表,凡是觉得自己遭遇不公的,便可到华表下面控诉。
书生野鬼们便以人皮为纸、人血为墨,在华表下记录下来。
有野鬼鼓噪当增补文员,以供魏昊驱使,然而这些鼓噪的野鬼,反手就被魏昊打了个魂飞魄散。
这些野鬼并不知道,魏昊眼内有阴阳灵火,鬼魅只要口吐谎言、心怀不轨,立刻现形。
次数多了,别说野鬼们知晓魏昊有看破鬼魅之能,连城内的鬼差们,也是敬而远之。
凡人敬鬼神而远之,鬼神敬异人而远之。
大抵上,可能是一个情况吧。
“从这卷宗上来看,蓄意积压的案件并不少,拖延审判的更是不计其数,其中不乏有打着证据消散而后不了了之的心思。”
一桩桩积压的冤案重新浮出水面,魏昊在阴间收集证据完全没有遮掩,急得大量鬼差纷纷奔相走告,希望活动活动,将这阳间来的“瘟神”送走。
秦广城中,不少第四国、第五国的鬼差都找到了判官,神情都是极为焦急。
“老弟,再这么下去,整个地府都要天下大乱啦!”
“这不是还没乱嘛。”
判官哪里不知道同僚们的来意,可知道又如何?
事情根子就在冤死鬼身上。
那魏昊看不惯,所以仗着实力过来为人主持公道,又有什么问题?
难不成,还能骂他多管闲事?
“老弟啊,现在几千万的野鬼都鼓噪着要造反,到时候地府要是垮了,谁担得起责任啊!”
“那我能怎么办?我是判官,又不是阎王。”
判官没好气地背着手,对一群鬼将、鬼帅、法王、鬼王大声道,“魏昊两年前就说了,指名道姓的说了,要找五阎王讨个说法。你们找我做什么?直接让五阎王出面,不就行了?”
“……”
“……”
“都不说话了?大家都是多少年的老鬼,何必互相说鬼话当面糊弄。魏昊找谁,你们就请谁。若是不敢出面,怎的还要来祸害我不成?”
“老弟,我们去过地藏王国了,问过了瑞兽。”
“它……怎么说?”
判官脸皮一抖,魏昊身上的披风,可不是真的披风,他完全不敢说出来。
就不知道地藏王国的瑞兽有多大胆了。
地府动**,肯定会有人趁虚而入,地藏王国的作用就很好,可以减轻地府的压力。
只是怎么介入,然后跟地府融为一体,这是需要磨合的。
一个共同的敌人,或者一个共同的“瘟神”,是建立盟友关系的绝佳方式。
“那……那是……”
“不能说!!”
“闭嘴!”
鬼差们都是神情紧张,喝止了想要说话的家伙,然后看着判官:“我家大王也不是不想见那魏昊,实在是这个魏昊凶名在外,若遇他眼中邪魔外道,必定斩草除根。地仙之下他无敌,我家大王也不想在他那里遭了毒手。”
“哼!说得好听,天庭降旨的时候,可是威风八面?怎的,这时候天庭的权威,便不好使了?”
“……”
第五国来的鬼差都是悻悻然不作声,当初新阎王上台时,可真是无比霸气,整个地府的运转大权,几乎都开始集中起来。
可惜集权到一半,另外九国的大王,不是回天界述职就是外出访友,诸多职权下放的后果,就是几百年就歪风邪气蔓延。
阳世的官场陋习,到了阴间,略作改动,就是让人上头。
甚至有些阴差原本生前也是个正直刚强的人,结果死了之后,吃喝嫖赌样样都学会了。
阿谀奉承、行贿受贿,全然没有半点不适,丝滑得很。
如今诸多地府英杰,都是想着革新气象,官方民间,种种怪相乱象,也便是在这种错综复杂之中互相催化。
在野豪鬼想要有所改变,只能谋求大能领导,而魏昊的到来,便是一种机遇。
只是,有些阴司大神很清楚,最开始他们琢磨的,是跟地藏王国合作,请来“大孝大愿安忍不动静虑深密菩萨”,传下禅门咒法经文,以助超度转世。
魏昊的到来,千万亿鬼魂欢呼雀跃,百千万鬼差却是心情复杂。
地府的中轴以西,不知其几千万里,跨过不可描述之雪域、沃海,有一片岩浆烈焰地狱,中央有一朵极为广大的血海莲花。
莲花之上,有重重浮屠,浮屠之内,有莲花生贤人。
贤人侧卧闭目,十二花瓣各分邦国,众生或是朝拜,或是询问,或是仰望,或是咒骂……不一而足,犹如阳世。
这贤人虽非鬼神精灵之身,却不惧阴森鬼气死气,背后亦有一国,其中多为老弱妇孺,为首者乃是一个老妇人,率众劳作,织布耕地,维持着阴间生计。
此时,贤人驾前伏着众多鬼差,献上供奉之后,便不去理会贤人,而是在莲花中央一国的国门处,询问一头独角虎头狗耳的异兽。
“之前地府第一国、第二国、第三国、第四国的都来了,你们又是第几国的?”
那异兽口吐人言,颜色从黑变白,打了个呵欠,有些无奈地看着一众鬼差。
“我等自阎罗城而来,到此处请菩萨使者指点迷津。”
几个法王、鬼帅都是穿着官袍、甲胄,气势很是不凡,而且一个个腰间手中都有天赐的法宝,身份自然是不低。
异兽无奈,只好道:“那阳间来的,的的确确是个凡人,凡胎肉体,作不得假。只是他秉承公道之心,且又有大勇大力,这才引发共鸣,得了人祖青睐。”
“前年地震,便是此宝出世?”
“唉……”
异兽欲言又止,看了看远处莲花中央侧卧的贤人,传音入密问道:“菩萨,这宝物由来,我委实不能说,倘若说出来,定会引发人祖感应。”
贤人顿时睁开眼睛,瞄了一眼天穹上的那双眼睛,然后冲异兽点了点头。
于是异兽便对一众鬼差说道:“此宝一直就在阴间,何谈出世?”
“啊?!”
有个鬼帅顿时大惊,并且抓住了重点,“岂不是说,这人从阳世而来,闯入阴间之后,将我阴间宝物给拿了?”
“……”
异兽顿时无语,直起身子道,“那是人祖之物,阴间谁能拿,谁敢拿?”
“人祖又不在阴间,这落在阴间,便是阴间宝物。那人虽强,但不告而取便是偷,是个罪过,可得一判。”
“你们若去抢夺,须记得跟我莲花众生无关,跟‘大孝大愿安忍不动静虑深密菩萨’亦无干系。”
“自当如此。”
那群鬼差顿时驾着阴风,奔东方去了。
待这些鬼物彻底走了,异兽这才叹了口气,化作人形,竟是个白袍书生的模样,到了莲座跟前,书生稽首行礼:“菩萨,如此一来,只怕是误了东行的安排。”
“人祖之物,倒也不至于不能说,为何这次会这般收敛?”
贤人坐起身来,开口询问道。
书生一脸苦笑:“物有死活,死的不怕,活的,便有感应。”
“我的天!”
坐起来的贤人顿时大惊,明白了书生所言,心中更是猜到了,那魏昊获得的披风,只怕是人祖的肉身之一。
难怪不能说。
那群死鬼想要争夺人祖肉身的一部分,怎么可能成功,这必然是只有生灵才可以掌握的至宝。
“若如此,岂非我误了时辰?”
忽然,贤人想起了一事,自己也是生灵,自然也有资格在阴间获得此物。
“菩萨以大孝而入冥界,魏昊以大公闯入阴间,自然是有所不同。”
“原来如此……”
贤人微微点头,“魏昊并非为己身,而我尚有私欲,故人祖眼中,还是魏昊更适合扩大人族。”
“菩萨有大智慧。”
“善哉……”
贤人有些遗憾,但并不失望,起身道,“我去探望一下母亲。”
说罢,转身进入了莲花中央的国度,其中带领老弱妇孺劳作的老妇人见状,便放下了手中的纺线,好奇问道:“我的儿,今年收成的日子还未到,你来这里是为何事?”
“母亲,人间有个凡人,闯入了地狱……”
给老妇人行礼之后,贤人扶着老妇人坐下,然后给她揉捏着酸楚的肩膀,很是温和地说着最近两三年的事情。
听得贤人絮絮叨叨将事情说罢,老妇人赞叹道:“如此神人,定是觉悟者。”
“若论觉者,无出人祖。”
“我的儿,在你眼中,人祖是什么?”
“超凡大能,无上觉者。”
贤人如此说罢,老妇人笑着摇摇头。
“母亲为何摇头?”
“你可谓菩萨,却不是觉者。有些可惜罢了。”
“我定会努力修行……”
贤人这般说话,老妇人却还是笑而不语。
待贤人离开之后,才有一起纺纱的妇人们好奇问道:“国母,菩萨之言,可有谬误?”
“老身之问,我儿之答,并无甚么谬误。众生眼中,人祖自然是超凡入圣,乃是翻天覆地大能。”
“那国母为何摇头?”
“我儿之答,不过是众生的答案,却不是人祖的答案。”
“人祖的答案?”
“倘若有人询问人祖,人祖答案只有一个。”
“何解?”
“我即众生。”
“善哉……”
一众劳作女子连连点头,顿时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大孝大愿安忍不动静虑深密菩萨”眼中的人祖,是超凡大能,是无上觉者。
然而人祖们却有着很朴素态度,他们眼中的自己,同样是众生,只不过,是觉悟了的众生。
决定继续参悟修行的贤人,继续在莲座上侧卧冥想,而在不知其几千万里以东的地府,魏昊收集到了大量证据之后,直接敲响了第三国宋帝城的鸣冤鼓。
这一敲,整个地府都被彻底惊动,无数蛰伏多年的老鬼、大神,都是神念交织,纷纷聚集到了宋帝城外。
而魏昊身后,原本那些不能进城的穷鬼们,一个个跟着,密密麻麻,数量有七八百万之多,遮天蔽日,当时就让整个宋帝城的城门口,都形成了光暗分明的一条线。
宋帝城内亮堂堂,宋帝城外黑压压,而分界线,便是抡着鼓槌敲鼓的魏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