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海卫与诸将回营,燕军闻知今日二相阵前面见相谈,闻知汉军不追究以往罪责,大义相待,皆无有战心,欲要归顺大汉。只有公孙英、盖班、张霸三将以及其部下忠于公孙霸者数千将士,因见汉朝所许与其期望相差甚远,仍不愿降。

诸将聚齐,归海卫道:“吾今日已经同潜龙面谈,三军皆闻知。潜龙招降之意,已经殊为难得。今只要等保得太子殿下存身,燕祀不灭,吾等降汉,也不无可也。吾意明日即可向汉军投诚,以终结战事,令士卒还家。望诸君以大局着想,可从汉朝之命,勿要再生战事可也。”

公孙英道:“丞相休要为潜龙虚言所惑,自古以来,亡国之主岂能善终?亡国之大夫岂能图存?潜龙不过是欲要令彼军不再伤亡,所以才以此虚言相**我等。丞相如从命,待归顺之后,刘建夏必定不能相容,迟早寻机剿除我等。大燕血脉,岂能延续乎?”

归海卫闻言默然,良久才对公孙英道:“大将军此言,乃不知潜龙志向为人。汉并天下,不过欲要我等降服,以示四边诸胡,展示汉朝之襟怀也。至于大将军所言不能相容之事,以吾料知,刘建夏、潜龙等未必会如此。去除护卫,以免嫌疑,于汉无所害,汉朝必能相容。公孙太子只需尊奉汉朝,便可无安危之忧也,大将军不必多疑。”

盖班道:“即便如此,潜龙所言可保太子殿下。然吾等久与汉朝为敌,归降之后,其能相容乎?丞相若降汉,刘建夏将给丞相何官职?今又不愿让吾等居于带方伺奉太子殿下,意欲将吾等安置何处?非末将不愿降,实为丞相以及吾等前程忧虑耳。”

归海卫道:“吾知盖将军所忧虑者,潜龙虽然未有明确说法,然吾已经料知,你等降汉之后,仍可在汉朝为将。前者吾军中公孙车、关阳、洪镇、袁布、淳于麟、姬超等人,汉朝皆用为将,此可为证明也。你等勿要多疑,只要无二心,遵奉汉法,必然无忧。至于老夫,就不劳诸君操心,老夫年已六旬,无意官位,大事了结之后,老夫便归隐乡间,修身养性终老余生矣,再不问天下事。”

张霸道:“吾闻忠臣不事二主,吾既然事燕,便不事汉。丞相若欲令末将降汉,恕末将不能从命。”

归海卫道:“张将军不愿投降,固然为忠臣,然今日降汉不为耻也,张将军尚少壮有为,岂能不爱惜自身呢?”

张霸道:“吾世代为将,父子皆有勇名,以忠勇立名于幽冀。若今日降敌,将为后世所笑,霸不敢为祖上蒙羞。”

归海卫道:“张将军不愿降,吾不为难,只恐汉军不能相容。”

张霸凛然道:“末将自知不降将不见容于汉军,然末将心意已决,若汉军不能相容,末将唯有一死以保陛下厚恩耳。”

归海卫闻言心下凄怆,良久无语。公孙英,盖班等矣心中震动,彼此相视会意。史燎、黄枭等默然。归海卫遂下决定道:“明日一早,吾即向汉军缴纳降款,你等各做准备,以待归降。”言罢,遂令罢会。

公孙英与盖班出军帐,二人议论道:“丞相降意以决,明日我等皆为汉朝之俘虏也,吾等实在不甘,且寻张霸商议。”于是二人便来到张霸营中,公孙英对张霸道:“将军忠心大燕,令吾深为感动,今日有要事与张将军商议。”张霸遂屏退帐中军士,三人便在帐中密谋。

公孙英道:“丞相已经决定明日向汉军投降,吾恐投降之后,吾等将失去兵权,不如现在起事,我等三人尚有数千心腹,只需掌握领军之权,四万大军,尚可以与汉军一战,胜过不战而降也。”

盖班道:“大将军若欲要夺丞相之权,恐引起士卒哗变。且丞相待吾等不薄,军中威望甚高,如何能行得此事?”

公孙英道:“今已经事急,不能顾及其他,只好委屈丞相。张将军忠勇,可率兵将丞相软禁,吾以大将军掌管全军后,便可更改号令,先假意降汉,然后趁潜龙不备之时,突然袭击,或可还能突围冲出。”

张霸道:“丞相虽然待吾不薄,然国家大义当前,吾宁得罪丞相,也不愿有负国恩也。”

公孙英闻言大喜,于是与二人密谋议定,决定令张霸率兵将归海卫软禁控制,然后公孙英以大将军号令掌管全军。公孙英道:“史燎、黄枭二人,意欲降敌,恐不能为我所用,且先将二人拿下,方可行事。”盖班道:“时不我待,大将军可急行此事。大将军且请史、黄二人来帐中议事,吾令人埋伏帐中,二人至,便可擒下。”

公孙英大喜,于是定下此计,晚间便着人请史燎、黄枭二人来大将军帐中商议。盖班已经在账后埋伏二十心腹甲士,准备到时擒拿二人。擒下二人之后,便趁夜进围帅帐,将归海卫软禁。

然归海卫何等之人,其部下心思岂能不洞察。归海卫见公孙英、盖班、张霸三人不愿从令,而公孙英自倚仗为宗族,又是大将军职位,恐其唆使利用盖班、张霸二人发动兵变。伪燕接连失利之后,归海卫已经无意留恋于兵权,公孙英等若发动兵变,抗命不降,恐危及四万将士安危。归海卫自罢会之后,便又密令人请黄枭前来,对其密嘱道:“大将军等人不愿归降,今已经事急,恐其与盖班、张霸等合谋发动兵变,以阻我军降汉大事。若如此,三军将危。黄将军可暗中命本部人马相待之,如其果然有此谋,便即刻拿下大将军等三人。”

黄枭道:“丞相为保全三军,护卫太子殿下,才不得已降汉,此乃为大局着想也。大将军等人不明大势,欲要让三军流血,此不智之举,丞相今有令,末将必当遵从。”

黄枭领命而去,归海卫又秘召史燎前来嘱咐道:“吾已下令大军明日归降汉军。恐大将军等人不从,史将军可防备之。吾已经暗嘱黄将军提防,如大将军等人有所动向,你与黄将军可立即擒下,以免萧墙之祸。”

史燎道:“末将亦有此般顾虑,今丞相有所准备,吾便无忧也。”于是便领命,回至帐中,果然有军士来请,说大将军请史将军至帐中议事。史燎道:“且回报大将军,吾稍晚即刻就来。”

军士回报公孙英,史燎却先来至黄枭营中,对黄枭言其事,黄枭道:“大将军差人请吾与史将军商议军务,必然有谋也。今事已急,史将军可护卫丞相,待吾率兵拿下三人。”

史燎道:“大将军若有谋,必然有备,黄将军如何能拿下三人?”

黄枭道:“我军皆有降汉之心,必不会助大将军。今可将计就计,吾先带人至大将军营中议事,趁其不备即可擒拿。”于是便带数名军士,皆武艺高强勇士,奉命前来至公孙英军帐之中,公孙英与盖班、张霸都已聚齐,正在等候二人,公孙英见黄枭来到,便起身迎接问道:“史将军可来乎?”

黄枭答道:“史将军随后便至。”见公孙英已经至前,遂目视身旁护卫,护卫会意,遂一起扑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擒公孙英于帐前。

盖班、张霸二人大惊,黄枭已经一跃而起,飞跨过坐席,就席间将盖班按倒在地,张霸急忙离席拿兵器,黄枭遂飞起一脚,将桌案踢起,击中张霸,张霸扑地,正欲翻身之时,一护卫已经冲至张霸之前,遂将其按倒,后面又冲入数名军士,将三人皆擒获。

盖班所埋伏账后二十名甲士,因为未得盖班号令,一时未敢动手。见顷刻之间,黄枭便擒下三人,一时间也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黄枭随即厉声道:“账内所埋伏甲士,皆吾军袍泽,不忍同室操戈,今大将军等欲要兵变,吾奉丞相之令,特来平定。不得已得罪三位将军,还请见谅。诸君且放心,吾只是擒下大将军等三人而已,并不借此加害。”

随后史燎已经领心腹赶来,围定公孙英军帐,盖班所部二十名心腹甲士,只好出帐自首,黄枭命各归其位,将公孙英等三人软禁军中,令军士看守,报知归海卫。

公孙英等被擒,公孙英叹道:“大势已去,再也无能为力。”

张霸道:“丞相平日待我等甚厚,我等此犯上作乱之举,得无对丞相不住乎?今事又不成,吾已经无颜再见丞相也。”

盖班道:“丞相知我等忠心,今不得已而为之,虽然事败,必然相恕。也罢,就顺从丞相之令,吾等死且尚不惧,何惧降汉乎?”

公孙英默然无语,张霸亦心中惭愧。燕军闻知军中生变,俱各自惶恐,继而黄枭言明实情,燕军得知方才心安。

归海卫得知公孙英已经被擒,果然有兵变之事,方长舒一口气。随即又叹气道:“今日情急之下,吾不得不行此事。”便前来视看公孙英等三人,归海卫流涕道:“诸君皆大燕忠臣良将,诸君之意,吾心中知晓也。然今日之事,吾实在不得已耳。还先委屈三位将军一夜,待明日降汉之后,吾亲自为三位将军释缚。”

公孙英只是闭目不语,张霸垂首涕泣谢罪。盖班亦流涕道:“末将等敬重丞相,丞相亦知末将等忠心。今日之事,末将等也实在万不得已耳,只是想软禁丞相,绝无伤害丞相之意。今已事败,惭愧无地,唯有听凭丞相处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