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外。
老王爷站定在龙辇之前,皱眉望着从龙辇上走下来的年轻皇子。
在龙辇之后,是闻风而来的诸多大臣,他们知道今日过后,三皇子的这个位子才坐得安稳。
待他们看到老王爷身后的数千兵将,在三皇子带来的兵将面前零零散散,瞧着颇如狼群之中病虎的势单力薄,一时互相丢一个眼神,都明白了对方的意思,看来老王爷在东海大败的消息是真,当初的雄狮之军,如今竟只剩数千的残兵败将。
老王爷根本不去看那些臣子的神色,只是看着三皇子,“是谁让你龙袍加身?”
三皇子本以为自己已做好了应对一切的准备,在来的路上还曾想,那位王叔不复当年,自己现如今又有东海撑腰,这个位子舍我其谁?
可等到了当面才知,瘦虎虽病,当面仍有啸山之势,老人目光的凌厉,竟让三皇子一时不能做声,反倒是他身后的近侍先行反应过来,高声道:“大胆,陛下乃先皇唯一子嗣,登基大宝是奉天承运,你恭王府府上张辰刺杀先皇,本就是诛九族的大罪。
你在东海大败,令我唐国精锐将士死伤无数,这又是百死莫赎的大罪。
你如今回到王都,不向陛下请罪,反出言不讳,又是一罪。
桩桩件件,岂是为臣子的本分?还是说,真如传闻,你要造反吗?”
三皇子至此才回过神来,神色几经变换后变得阴冷,“王叔,你初归长安,我本不想问罪于你,但你如今种种作为,已逾君臣之礼,令朕寒心。”
他说到这里,本要宣一声来人,想着先拿下面前的老人再说,可话到了嘴边儿,在对面老王爷的威势面前,后面的话却好像僵在喉咙里,无论如何都不能说出口去。
见他久久不能做声,老王爷的视线移向三皇子的近侍,“你方才说什么?”
这名近侍好歹是见惯了官场庙堂,知道自己从站在三皇子身边儿开始就没了退路,这时迎着老王爷的眼神,虽觉得煎熬和压抑,仍迎着头皮道:“恭王爷,你虽曾为唐国立功,却也犯了三宗大罪,而且世人皆知。”
他正要一一列举,忽听一阵刀身的震颤嗡鸣,眼前便有极亮的刀光掠过,整个世界都好像静止了。
近侍的脖颈上出现一条极细的血线,继而一阵微风吹过去,脑袋便跟着一股喷涌的鲜血翻了几个滚儿落地。
老王爷收刀入鞘,回头再看三皇子,“世人皆知的,是哪三宗罪?又是谁,要治我的罪?”
三皇子久不做声,恭王爷又看向龙辇后方的众臣,“方才是谁称了圣上?”
户部尚书长孙道生早就退到了人群后方,心头暗道:三皇子这个蠢货,他到现在还不明白自己的倚仗,东海的那位龙先生此刻不在,他怎敢和恭王爷翻脸?就算是他的父皇,一直以来都不曾真正压制恭王爷的锋芒,不过是靠着兄弟情谊令恭王爷自己瑟缩。
面对恭王爷的眼神,无论三皇子恩宠的新贵,还是官场浸**多年的老狐狸,终不敢直视。
只有三皇子在心头不断做剧烈的挣扎,想想他隐忍许多年,如今已三十多岁,好不容易有不必再低头的机会,短短这几日的放肆是他生平最自由,岂能就这样放弃?
一念及此,三皇子心头却似被剜掉一块肉去,痛苦难言,以至于双目通红,耳边只剩下一句像冥冥中持续不断地话,“凭什么?他凭什么?他凭什么?凭什么?!杀了他!!!”
三皇子退后两步,华贵的天行履落在仪仗脖颈的血泊上仍未觉,玄色裤腿上溅落了三两墨梅,瞧着清雅。
然而他说出的话杀气十足,“杀了他!以下犯上,欺君之罪,给我杀了他!”
最后的三个字,声嘶力竭,连城外的树林都好像听得真切,沙沙作响。
三皇子共带回来六万人,此刻城外聚集了两万人,总有下了狠心的,知道这一趟不能富贵就是死于无名,于是他们提起刀剑,冲向前方,拦截在老王爷和三皇子之间。
有人振臂一呼,必有从众者,一阵兵戈之声,更多人提起刀剑横在老王爷和他身后的兵将之前。
而在外围,还有越来越多的兵将不断赶来,围拢,横刀。
于是,这数千人便如一座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