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张辰的一句话,宋恩怔了许久,他是这些书生的领头人,来到这儿的初衷也不似他方才和张辰说得那样。
自儒道修行的法门大行于世后,世上学子人人都能养一口浩然气,乘儒道之风一日千里,但也有许多人迟迟不得其法,一年时间只有浅薄的修行。
因此,当江湖上传出张辰出春陵郡的消息后,无数学子拦截在他有可能通过的路径上。
宋恩他们的目的,本就是要借着护送之名得到张辰的指点,就算得不到指点也没事,君不见一年多前,书山学子千里护夫子已成了一桩美谈。
又或者更进一步,以张辰如今在天下学子之中的威望,只要能有三言两语,就抵得上十年苦修。
因张辰的特殊性,宋恩等人第一眼便猜出他的身份,当下欣喜若狂,暗想真是上天眷顾,从春陵郡去武国的路径少说几十条,偏偏就让他们碰上了。
接着,就发生了方才的一幕。
宋恩怔了片刻,他原以为这件事的难处在于如何碰面,以世上现在流传张辰的事迹而言,张辰对书生学子的态度很不错,从未吝啬过在儒道方面的指点。
可现在,张辰说教不了?还有,什么叫你们养不了浩然正气?
眼见张辰的身影越来越远,宋恩情急之下高声再问,“夫子,我等敬重您对天下学子在儒道上的传授恩情,因此才接连等了数日,只为护送先生,以偿师谊。
夫子既说不需我等护送,我们自然也没有继续打扰的道理,可夫子方才的一句话,吝于赐教,有悖师德。”
他自认为一番话滴水不漏,至少站在大义和圣人典籍的高台上,让张辰无从拒绝。
玉狮子果然停了下来,张辰回过头来。
长街之上,张辰和他们相隔数十步,身影在阳光的笼罩下有些模糊。
他的目光从这些年轻人的脸上一一掠过,问了一声,“你们可曾知丹夫子之名?”
宋恩心头疑惑,不知张辰为什么左顾而言它,但还是回应道:“丹夫子是天下学子楷模,一生为民生鞠躬尽瘁,我等自然是知道的。”
张辰道:“儒道推行于世,千万人雨露均沾,书山上唯丹夫子的境界一骑绝尘,你们可知道其中的缘故?”
宋恩道:“丹夫子的学问本就举世无双,就连陛下都要称一声老师,他修行儒道自然事半功倍。”
张辰又问:“那你们可知道,为什么儒道修行的根本,名为浩然正气?”
宋恩接口道:“儒道修行同于道法,阵法等,都是一个人汲取天地之力的路径,浩然正气自然也和元力相仿,是施展神通的手段。”
他侃侃而谈,自认为这个回答绝无错处,世上修行大差不差,人人都想要登高而望远,一览顶峰光景。
张辰却只笑了笑,视线再一次从众多年轻人的脸上一一掠过,“无药可救。”
丢下这四个字后,张辰转身驾马离开,再不回头。
宋恩见状,不知自己究竟说错了什么,一时大急,“夫子!您不愿指点明说就是了,何必如此折辱我们?这件事传扬出去,您就不怕天下人耻笑吗?”
张辰的声音远远传来,“天下人?那是个什么东西?而且,你们也算是读书人吗?追名逐利者不过是借学问谋高官厚禄的商人罢了,这本身并不可耻,人活一生,为碎银几两折腰的人不知凡几,可你偏偏要给自己戴上清高的帽子,这样的嘴脸未免太过于恶心。”
这番话不可谓不重,宋恩等人的心思被**裸揭露,一时间面上青红交接,这才知道张辰早看穿了他们的用意。
过了许久,宋恩回头,见身后人人神色低落,他啐了一口,道:“见面不如闻名,此人根本不配夫子之名!今日之事,我必传扬出去,让人人知道其嘴脸。”
然而人群中,一名学子望着张辰的背影许久,这时深深看宋恩一眼,道:“宋兄,我稍后,便不再和诸位同行了。”
他向众人微微躬身,转而便远去了。
世上道路千万,有人拉帮结派图个热闹,便也有人某一日幡然醒悟,选择独行。
不多久,杏林流传:夫子行千里,见众学子,一曰可知丹夫子,二曰可知丹夫子修行进境神速的原因,三曰可知浩然正气的由来。
又名,夫子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