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城。

陈茹走出院子,甩开身后的清净和雾气,闯入这座小城在上元节之后余留的喜庆里,街道上常见拎着爆竹四处捣蛋的调皮稚童,被家里长辈拎着耳朵揪了回去。

陈茹瞧着这一幕,心想这是没有完全消散的新春灰烬,过去的长安远比这里要热闹,但今年却完全相反。

她一路上时不时和过路的邻居低头示意打个招呼,这是因为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她在这里已经有了些名声,附近的百姓都知道,这条街上来了一位极漂亮的女先生,这种漂亮,用那些读书人的话说,叫清丽雅致。

陈茹出了长街的拐角,进了一家苦水铺的院子,在后院儿深处,推开一间仓库的门。

“会长。”仓库里是黑压压的人影,齐齐躬身一礼。

陈茹躬身一礼,这才走向人群空出的一小片儿高台。

计明死后,陈茹就接手做了复唐会的会长,她站在台上,日复一日宣讲和深入研讨复唐会的宗旨。

这间仓库里的人越来越多,一开始只是出自书山学院的读书人,后来是老师,现在已经有了寻常百姓。

在陈茹身后,是当初计明定下的初衷:唐国自古以来,有为百姓民生赴死的人······

台下多为男子,但他们看着陈茹,目光里只有崇敬,这些学生都有改天换日的志向,无论为了青史留名,还是为了当下的痛快,千百年后,都将成为史书一笔。

陈茹在台上面容肃然,虽不施粉黛,仍有清雅之气,她说:“唐国过去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太宗圣祖明白,百姓的声音在这个国家很重要,武力只能镇压一时,不能令百姓信服,不能令天下太平。

如今的唐国之所以乌烟瘴气,是因为某些身居高位者,忘却了太宗圣祖的初衷,这也是世袭罔替的弊端。

那么,我们如今要做什么呢,我们需要告诉这个世界,告诉所有的百姓,每一个人生于天地,都应有自己的思想,通俗一点说,有自己的主意,哪怕个人的主意并不代表这个世界,但你仍然有说话的权力,前者是百姓的自主,后者是百姓的自由。”

台下有七旬老者,他是整个仓库里年龄最大的,虽听得云里雾里,但是不影响热血沸腾,以至于浑浊的眼睛里好像时常含着泪光,那是对未来唐国的展望,而眼前这些年轻人,在他眼里就是唐国的希望。

陈茹说:“我们这些人的声音固然微弱,但是只要我们走出去,每一句话,每一个人传出去,总有一日能影响千万里,造福千万人。”

陈茹说:“希望我们今日所做的一切,多年后回想,因此而骄傲,并不认为自己在虚度年华。”

这场研讨会一直到了正午。

陈茹出了苦水铺,又和几个书院学生向这座小城的另一端赶去,那里还有一些平民的小孩子在等着他们去上课。

“会长。”马车里,书院学生连勋问道:“有件事情,其实我一直没有想通。”

陈茹抬起头,“什么事情?说出来大家一起想一想。”

连勋道:“这件事,是关于会长您的,或许有些无礼。”

“但讲无妨。”

连勋道:“以会长的身份,就算留在长安,轻而易举就能享受常人不能拥有的富贵和太平,何必如此奔波呢?”

车上的其余几人也都闻言看向陈茹,他们实则也私下想过这件事,哪怕心知这位郡主生性高洁,可身为女子,却令自己几度陷入这样苦累的泥沼,实在令人费解。

陈茹的回答很快,她说:“正因许多官员贵人是你方才的想法,唐国才会变成如今这样啊。”

连勋等人幡然惊醒,连声悔过。

陈茹道:“这倒并非是你们的错,只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人之常情,可国难当头,总有一些人需要摒弃私心,做好随时牺牲自己的火炬,令旁人敲得见光明。”

说完这句话,陈茹看着帷幔外面错落的街道和人影,心头却想起恭王府的那些人,整座府邸,从上到下,每一个都最有享受奢靡的资格,偏偏每一个人都在四处奔波,为唐国固守太平。

她尤其想念张辰,因为她已许久没有听到张辰的消息,自从和大监司的大战之后,两个人都不知所踪,生死不明。

陈茹心想:倘若我这样都算作无私,那么他又是什么呢?

在马车的摇摇晃晃中,众人终于到了目的地。

这是一处矮墙围拢的小院儿,里面已经坐了数十上百个小孩子,见陈茹等人走进来,他们齐齐起身,躬身一礼,高声道:“先生好!!”

这是唐国的未来,陈茹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