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琐事牵绊自己,把烦恼关在门外。因为生命中的许多东西是不可以强求的,我们需要珍惜每一天,活在喜悦中。

烦恼来自你的想不开

人的烦恼,都是因为有爱。有了爱往往又产生恨,有了爱也可能带来空虚的感觉以及无法避免的压力。这是因为在 “小爱”的烦恼中摆脱不出来,所以会有种种的苦。 若真的要能解脱自在,就必须把爱的心门再打开一点。能够发挥“大爱”的精神,就比较不会被“小爱”的执著束缚住,因而造成人生的痛苦。一位迷失在歌舞场中的先生,已经迷途知返,但仍得不到太太的谅解!一位母亲将爱全部放在孩子身上……若能发挥大爱的精神,就不会被小爱的执著束缚住,造成人生的痛苦!

在这两天的时间内,我看到了三种爱:第一对夫妻,过去有一段感情的问题,他们的经济环境很好,但先生曾经一时迷失在歌舞场中,心被另外的美色所迷惑。太太发现先生对不起她后,心结从此就打不开了。由于她无法原谅先生,几年下来就得了忧郁症。整天以泪洗面,看她的眼睛红肿,似乎眼泪不曾停过,真的很苦啊!

苦在哪里?苦在对 “爱”看不开,她被 “小爱”束缚住了。即使先生已经从迷途回头,表现那份体贴、温柔,但她还是不能打开心门。他们有两个小孩,她也很关心孩子,但是这份执著的烦恼,让她数次想寻短见,这是一种很矛盾的心态。

还有一位,也是因为爱;爱太过充足,所以她的心灵空虚了。先生对她很好、很老实、很会赚钱,对太太百依百顺,可说是一点缺点都没有的人,太太对先生真是无可挑剔了!他们只有一个孩子,她把爱全部都放在孩子身上。

她觉得在台湾的孩子读书很辛苦,希望到国外找一个轻松的教育环境,同时又能让孩子接受高等教育。所以,她想尽办法让孩子出国。因为是偷渡入境,所以孩子无法正式入学;她就用另一个方式去办手续,小孩终于在国外一所很好的学校读书了。然而,现在那个国家发现她有偷渡的纪录,再也不让她入境看孩子了!

因为这样,现在她的心已经完全空掉了!无法吃、睡,坐立不安,觉得天要塌下来了。我说:你应该多去看看各式各样的人生,看看人家,再观照自己。

先生怕太太被我“说”得太重,赶紧说:她平常也是很好,她的心地很善良……

你看,她周围的爱是多么充分,但她却口口声声地说:我的心很空虚!爱多得已经满出来了,所以不觉得有什么可贵,像这种痛苦,也是很烦恼啊!

西方人说:“同一件事,想开了就是天堂,想不开就是地狱。”人的烦恼多半来自于自私、贪婪,来自于妒忌、攀比,来自于自己对自己的苛求。

托尔斯泰就曾说过:“大多数人想改变这个世界,但却极少有人想改造自己。”

古人说:“境由心造。”

一个人是否快乐,不在于他拥有什么,而在于他怎样看待自己的拥有。

每天早晨醒来想想一天要做的工作满怀信心地去迎接新的一天,然后在工作、生活中享受这个过程,当你晚上安心地躺下来入睡,今天已然成为昨天,明天还很遥远,只需享受你的睡眠。

快乐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是一种纯主观的内在意识,是一种心灵的满足程度。

如果一个人能从日常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和发现快乐,就会找到幸福。

我们觉得满足和幸福,我们就快乐。我们的心里灿烂,外面的世界也就处处沐浴着阳光。

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命运。人的心态变得积极,就可以得到快乐,就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乐观豁达的人,能把平凡的日子变得富有情趣,能把沉重的生活变得轻松活泼,能把苦难的光阴变得甜美珍贵,能把繁琐的事变得简单可行。

去工作而不要光以挣钱为目的;去爱而忘记所有别人对我们的贬低;去给予而不要计较能否得到超值的回报;去欢唱而无须在意人们的目光。这样快乐地去生活,去感觉,去释放自己的内在,把整个的人放松,让你的心思集中在你做的事上,而不必在意外在的一切,让自我的内在得到彻底地展现。

那个时候你似乎不是你自己,你的内在仿佛在另一个四维的空间,在另外的空间欣赏你、观照你,这样,我们就会觉得自己生活在天堂,生活充满了快乐。

烦恼还是欢喜,只在一念间

人生难免有种种烦恼。唯有真正透彻地体悟真理,才能够得以解脱。其实若能多用心,这并不困难。何况生活在现代的社会中,物资如此富裕、生活如此安稳,难道还不满足、不快乐吗? 至于人生的终点在何处,我们不需担心!唯有把握现在,此时此刻去付出,才是自己的福,也是真正的修行。能正视生死的人,到了人生末期,便能以安然自在的态度去面对一切。贫困的南非黑人整日与垃圾为伍,生活却自得其乐,只要常存感恩、知足的心,处在任何境界都能欢喜自在!

看看医院中的患者,有的人痛苦难堪,但有的人却安然自在。痛苦不堪是否代表病情很重呢?安然自在是否表示他的病情较轻呢?其实,这只不过是一念心而已。

有的人生命已到了尽头,却仍然安然自在,这就是心灵的解脱。他把生死视为很正常的过程,没有什么好怕、好烦恼的,所以很泰然。不过,这种人并不多。而且,要在平常就能看开生与死;若能突破这道关卡,人生就没有什么好烦恼的了。

有的人在贫困中,也是很坦然自在的。例如:南非有许多贫困的黑人,住在垃圾堆、垃圾场里。下雨时,就靠着那些垃圾来遮雨;日晒时,垃圾所散发的臭气熏着他们。不管是刮风、下雨或是出大太阳,他们都与垃圾为伍。

我问南非的慈济人说:那些人要怎么过日子?

他们回答说:他们也很乐观啊!他们有得吃时,吃饱后就很安然的睡啊!如果没得吃,就在垃圾堆里翻找残余的食物,吃饱后依然唱歌、跳舞,自得其乐。

听到这种境界,真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啊!常想在心灵上去体会他们的生活、心境。到底他们对人生的生命看法、方向是什么?真是难以理解啊!

去年,慈济募集衣物、食物送到南非帮助他们,大约有十万人受惠。当时,他们举行了 “和平烛光晚会”感恩慈济。今(八十五)年四月初,再度举行一次“纪念感恩会”,表示他们长期感恩于心。

当天,南非的慈济人有七位代表参加。由张居士负责点起一盏慈济心灯后,再传给七位慈济委员。然后由委员传给台湾人、白人、黑人等,虽然大家来自不同的种族,但心灯一样盏盏相传。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分感恩,付出的人感恩受施的人;受施的人感恩付出的人,这种受和施之间的相互感恩,真是人生一大快乐啊!所以说,无论贫者或付出者,只要心中常存感恩、知足、知福,处于何种境界都能欢喜自在,这完全只在于一念心啊!

我们学佛,要学得轻安、自在。人生能轻安、自在,真不简单啊!不过,也因为不简单,所以才要“修行”,要精进,用心学习。

一般人心中的烦恼、惶恐、担忧等,皆离不开贫、病、死。有谁能在环境贫困时,不忧愁、烦恼,面对病痛时,能泰然、不惶恐,面对死亡时,能无挂碍呢?

保持本色,你的生活将更快乐

想要生活得快乐,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自己的本色。只能唱你自己的歌,你只能画你自己的画,你只能做一个由你的经验、你的环境和你的家庭所造成的你。不论好坏,你都得自己创造自己的小花园;不论好坏,你都得在生命的交响乐中,演奏你自己的小乐器。智能和尚有位朋友周施主已经结婚18年多了,在这段时间里,从早上起来,到他要上班的时候,他很少对自己的太太微笑,或对她说上几句话。周施主觉得自己是最闷闷不乐的人。后来,在周施主参加的继续教育培训班中,他被要求准备以微笑的经验发表一段谈话,他就决定亲自试一个星期看看。现在,周施主要去上班的时候,就会对大楼的电梯管理员微笑着,说一声“早安”;他以微笑跟大楼门口的警卫打招呼;他对地铁的检票小姐微笑;当他站在交易所时,他对那些以前从没见过自己微笑的人微笑。

周施主很快就发现,每一个人也对他报以微笑。他以一种愉悦的态度,来对待那些满肚子牢骚的人。他一面听着他们的牢骚,一面微笑着,于是问题就容易解决了。周施主发现微笑带给了自己更多的收入,每天都给自己带来了更多的钞票。周施主跟另一位经纪人合用一间办公室,对方的职员之一是个很讨人喜欢的年轻人。周施主告诉那位年轻人最近自己在微笑方面的体会和收获,并声称自己很为所得到的结果而高兴。那位年轻人承认说:“当我最初跟您共用办公室的时候,我认为您是一位非常闷闷不乐的人。直到最近,我才改变看法:当您微笑的时候,充满了慈祥。”

你的笑容就是你好意的信使。你的笑容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对那些整天都看到皱眉头、愁容满面、视若无睹的人来说,你的笑容就像穿过乌云的太阳;尤其对那些受到上司、客户、老师、父母或子女的压力的人,一个笑容能帮助他们了解一切都是有希望的,也就是世界是有欢乐的。

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要追求幸福,有一个可以得到幸福的可靠方法,就是通过控制你的思想来得到。幸福并不是依靠外在的情况,而是依靠内心的感受来体会。记住:微笑能改变你的生活。如果你不喜欢微笑,那怎么办呢?那就强迫你自己微笑。如果你是独自一个人,强迫你自己吹口哨,或哼一曲,表现出你似乎已经很快乐,这就容易使你快乐了。

换一种心境,多许多美好

无论周遭事物如何腐坏,或者以如何的速度在腐坏,我们都要抛却杂念,换一种眼光看它,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它,改变它。其实生活中有许多感人的地方,是我们自己忽略了,所以才让其从身边溜走。如果能经常换一种心境去看待,就会多了许多美好。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莎士比亚曾说:“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佛家有言:心存牛粪,看人都是牛粪;心存如来,看人都是如来。每个人对世界、对人对物都有自己的看法,善美还是丑恶,快乐还是痛苦,完全取决于一个人的心境。

我们所看到的是什么样的世界,完全取决于我们的内心。假使我们以嗔恨之心去看世界,那么我们看到的就是罗刹世界;假使我们以贪欲之心去看世界,则会看到饿鬼世界;假使我们以怨恨、嫉妒之心去看世界,那么我们看到的就是阿修罗世界。

换一种心境,假使我们能够放下我们痛苦的烦恼心,以清净之心去看世界的话,那么我们就能够窥见那神圣、清净与和乐的净土世界了。净土世界其实遍布一切世间和出世间,往生净土与人间之净土并没有差异,净土就在我们心中,对于能够洞彻本自心性的人来说,当下便是净土!

有一个女人已经34岁了,过着平静、舒适的中产阶层的家庭生活。但是,她突然连遭四重厄运的打击。丈夫在一次事故中丧生,留下两个小孩。没过多久,一个女儿被热水烫伤了脸,医生告诉她孩子脸上的伤疤终生难消,她为此伤透了心。她在一家小商店找了份工作,可没过多久,这家商店就关门倒闭了。丈夫给她留下一份小额保险,但是她耽误了最后一次保费的续交期,因此保险公司拒绝支付保费。一连串不幸事件让女人近于绝望。她左思右想,为了自救,她决定再做一次努力,尽力拿到保险补偿。在此之前,她一直与保险公司的下级员工打交道。当她想面见经理时,一位多管闲事的接待员告诉她经理出去了。她站在办公室门口无所适从,就在这时,接待员离开了办公桌。

机遇来了。她毫不犹豫地走进里面的办公室。结果,看见经理独自一人在那里。经理很有礼貌地问候了她。她受到了鼓励,镇静地讲述了索赔时碰到的难题。经理派人取来她的档案,经过再三思索,决定应当以德为先,给予赔偿,虽然从法律上讲公司没有承担赔偿的义务,但最终工作人员按照经理的决定为她办了赔偿手续。

但是,由此引发的好运并没有到此中止。经理尚未结婚,对这位年轻寡妇一见倾心,他给她打了电话。几星期后,他为寡妇推荐了一位医生,医生为她的女儿治好了病,脸上的伤疤被清除干净。经理又通过在一家大百货公司工作的朋友给寡妇安排了一份工作,这份工作比以前那份工作好多了。不久,经理向她求婚。几个月后,他们结为夫妻,而且婚姻生活相当美满。

这个女人虽身处绝境,但她的心没有绝望,所以她也没有永远处于绝境。只有内心美好,才能看到一个世界的美好;唯有内心坦**,才能逍遥地活在天地之间。

为小事纠缠,浪费人生

做人应大气一点,别老醉心于鸡毛蒜皮的小事。要知道在小事上纠缠,是对时间的浪费,也可以说就是对于生命的无端消耗。一个人虽不能玩世不恭游戏人生,但也不能太较真,认死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太认真了,就会对什么都看不惯,也就无法在这个社会上生存。

有位朋友总抱怨他家附近商店里的售货员态度不好,像谁欠了他钱似的。后来,朋友偶然知道了售货员的身世:丈夫因车祸去世,老母瘫痪在床,上小学的儿子患哮喘病,他每月只能开很少的工资。一家三口住的是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小平房。难怪他一天天愁眉不展呢。这位朋友从此再不计较他的态度,甚至还悄悄地帮助他为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最后,他们还成了好朋友。

在人际交往、工作、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小错误很多,如将你的姓名搞错,或者在谈话所表述的内容上,把“广西自治区”说成是“广西省”、“3元钱1公斤”说成是“4元钱1公斤”、“托尔斯泰”说成了“泰戈尔”等,诸如此类鸡毛蒜皮、无关大局的小错误,大可不必去当面纠正,假装没有发现好了。这是一个真正聪明的人做人的智慧。

一个人最想拥有的东西,就是这个人的大事。虽然很多事情都是从小事开始的,但是,只有专心致志地做大事,才有可能谈得上高效率。然而既有趣又悲哀的是,我们通常都能够很勇敢地面对生活里面那些大危机,却经常被一些小事情搞得垂头丧气。

在日常生活中,小事也会把人逼疯。例如在仲裁过四万多件不愉快的婚姻案件之后,芝加哥大法官埃尔文·约翰逊就曾经说过:“婚姻生活之所以不美满,最基本的原因通常都是一些小事情。”纽约的地方检察官派蒂·波森也说过:“我们的刑事案件里,有一半以上都起因于一些很小的事情。”

怎样化解这些小事对我们情绪的干扰,并且使我们把情绪波动的时间腾出来工作呢?

最专制的沙皇俄国凯瑟琳女皇二世在厨子把饭做坏了的时候,通常只是付之一笑。美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与夫人刚刚结婚的时候,罗斯福夫人每天都在担心,因为她的新厨子做饭做得很差。后来她说:“可是如果事情发生在现在,我就会耸耸肩,把这事给忘了。”事实就是这样,“耸耸肩”就是一个好做法。

罗斯福夫人还对她的厨子说过这么一个故事——

在科罗拉多州长山的山坡上,躺着一棵参天大树的残躯。它刚刚发芽的时候,哥伦布才刚刚在美洲登陆。第一批移民到美国来的时候,它才长了一半大。400年来,它曾经被闪电击中过14次,被狂风暴雨侵袭过无数次,它都安然无恙。但是在最后,一小队小甲虫攻击了这棵大树,那些小甲虫从根部往里咬,持续不断地往里咬,渐渐伤了大树的元气,终于使大树倒了下去。

是的,我们的生命也是这样,也是可以经历雷电的打击,却经不住一种叫做忧虑的小甲虫的咬噬。

罗斯福夫人所言不差,而我们更要清清楚楚地认识到,在多数的时间里,我们要想克服被一些小事所引起的困扰,只要把目光转移一下就行了——让我们有一个新的、能够使我们开心一点的看法——如此一来,热水炉的响声,也可以被我们听成美妙的音乐。很多其他的小忧虑也是一样,我们不喜欢它们,结果弄得整个人很颓丧,原因只不过是我们不自知地夸大了那些小事的重要性。

当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果断地舍弃那些小事。

懂得遗忘,人生的必修课

人生短短几十年,何苦撑的那么疲累,何不学会忘却?一味的追求完美,而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完美的东西,完美了反而是一种缺陷,有缺陷的东西才真正的完美。人生更是如此,假如人生没有了遗憾,人也就体会不到快乐了。所以我们所应追求的完美,其实就是追求一种完美的心态。生活里有鲜花和笑脸,但更多的时候,却是苦酒,它会让你尝够酸甜苦辣,让你苦不堪言,有苦难言,“举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满腹辛酸与谁说。这时,我要告诉你:“学会遗忘。”遗忘那些不值得回忆的事情,对于现在所面对的痛苦,也是一种解脱,对疲惫不堪的心境,也是一种安慰,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可以算是另一种的升华。

人生在世,欢笑与快乐有时也会伴随着忧虑与烦恼,正如成功伴随着失败。如果一个人的脑子里整天胡思乱想,把没有价值的、消极的东西也记存在头脑中,那他总会感到前途渺茫,人生有很多的不如意。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对头脑中储存的东西,给予及时清理,把该保留的保留下来,把不该保留的予以抛弃。那些给人带来诸方面不利的因素,实在没有必要过了若干年还回味或耿耿于怀。这样,人才能过得快乐一点、洒脱一点。

一个人如果把什么都记得清清楚楚,大脑充满着各式各样的回忆,那实在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而且对你的精神状况更是有害而无益。

在现实生活之中,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一些人的思维特清晰,把所有那些大大小小、恩恩怨怨的事记得一清二楚,对什么事情也着眼地斤斤计较、耿耿于怀,结果呢?这些人非但解决不了问题,而且更患上难治愈的心病,最后弄得屈屈而终。但有些人面对烦恼时,解决方法就是将该记下的事情牢牢记下,把那些该遗忘的、不愉快的事情抛诸脑后,脑子里不停想着快乐的事情,别以为这些人是消极的做法,很多时候我们的脑子里烦恼不堪,想问题钻了牛角尖走进了死角,左想右想结果都会一样;我们可以尝试抽离自己,暂时把烦恼忘记,相隔一段时间后再追忆那些还未解决的事情,到了那时,可能会找到更好的方法来解决心中的烦恼。

在人生的旅途当中,如果你永远把那些成败得失、功名利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等都牢记心中,让那些伤痛的心事,烦恼事、无聊事永远困绕着你,那样的生活会让你快乐吗?在心中留下永不褪色的烙印,那就等于背了沉重的包袱、无形的枷锁,就会活得很累很苦,以致令你精神恍惚、心力交瘁,生命之舟就无所依从。而且你更会在茫茫大海中迷航,甚至有反覆的危险,如我们在烦恼当中,调节自己适当地把事情遗忘,把不该记忆的事情如流水般忘掉,那就给自己拥有愉快心境的机会,完满地将烦恼的事情解决,那就可以做到香港其中的一位学者—— 陶桀先生所说的心境:“如烟红尘往事促忘却,淡然如水于心底洗擦。” 人生有这样的心境,又复何求呢?

人生当中必须经过甜酸苦辣四个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你总会有一些体会,问题在于你是用积极角度还是用消极的方法来看待事情。你愈是急于解决烦恼,烦恼愈是解决不了,更有些时候是反效果的。换转方式,尝试学习将问题暂时放下,忘却所有已发生的事情,找个宁静的地方轻松一下,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忘却所有烦恼,然后,你就会自自然然便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法,因为你会渐渐发现,我们都会随着这些烦恼而成长。

众所周知,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你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首先必须尊重别人,多记住别人的优点,学会遗忘别人的过失;其次,一个人要学会遗忘自己的成绩。有些人稍微做了一点成绩就骄傲起来,沾沾自喜,这显然是造成失败的一个原因。成绩只是过去,要一切从零开始,那样才能跨越人生新的境界。同时,一个人应该把自己对他人的帮助,看作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这样,你的处事之道方能获得他人的赞许。

人生需要反思,需要不断总结教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要学会遗忘,用理智过滤掉自己思想上的杂质,保留真诚的情感,陶冶情操。只有善于遗忘,才能更好地保留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多点宽容,多点谅解。一切的不快都只是过去。从零开始,从明天开始,那样才能跨越人生新的境界。要知道,胸怀宽广的人总能得到更多的快乐。

人生需要反思。学会遗忘,用理智把所有的不快删悼,将它们统统移到垃圾箱里,保留那些真诚的美好情感。

只有善于遗忘,才能更好地保留那些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太计较的生活,太累

人生的幸福不在于得到的多,而在于索取的少。凡事斤斤计较的人看似得到的比别人多,其实得到再多又有何用。当你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还不是孑然一身,争来争去的无非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物而已。曾经有一位年轻人脾气非常不好,动不动就与人打架,因而人们都很讨厌他。

一日,这个年轻人无意中游**到了大德寺,正遇到一休禅师在讲佛法,听完之后异常懊悔,决定痛改前非,并且对一休禅师说:“师父!今后我再也不与别人打架斗口角了,即使人家把唾沫吐到我脸上,我也会忍耐地拭去,默默地承受!”

“就让唾沫自干吧,别去拂拭!”一休禅师轻声说道。

年轻人听完,继续问道:“如果拳头打过来,又该怎么办呢?”

“一样呀!不要太在意!只不过一拳而已。”一休禅师微笑着答道。

那个年轻人实在无法忍耐了,便举起拳头朝一休禅师的头打去,继而问道:“现在感觉怎么样呢?”

一休禅师一点儿也没有生气,反而十分关切地说道:“我的头硬如石头,可能你的手倒是打痛了!”

年轻人无言以对,似乎对禅师的言行有所领悟。

一休禅师的境界确实了得,可能很多人很难做到这些。但是我们生活在红尘之中,大度包容的心还是不可缺少的。如果一个人气量狭小,遇事斤斤计较,那么在生活中就会处处碰壁,烦恼无限。假如能以实际行动理解、包容别人,那么你也会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包容的。

凡事不要斤斤计较这种道理,如果仅是从理论的角度来可能会让人觉得晦涩、高深,在此我们还是以工作中发生的一些具体的事情来加以说明。

职场上常常有这样一种员工,他们斤斤计较自己的得失,为了一点儿小小的利益就与同事争破头皮,从来不肯吃一点儿小亏。而他们似乎也因为自己的“聪明”而获利不少:公司给员工发放一批福利品,最后剩下一件,某个精明的职员就会跳出来,以某种借口将其据为己有,而其他同事也不好意思说什么;上司分给部门一个临时任务,这个员工一看任务有些麻烦,便借故推给其他同事,自己则一身轻松……

这样的精明,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十分实用,实际上正是与同事相处中的一大禁忌。因为,在与同事相处的过程中,最怕的就是太过认真盘算、斤斤计较。相反,如果能够在与同事相处时做到宽容待人,那么就没有处理不好的同事关系,没有化解不了的恩恩怨怨。

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性格的人组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一个个或大或小的集体。在这样的环境里要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如果你非要认真计较的话,每天你随便也可以找到四五件让人生气的事情。如:被人诬害、因同事犯错而受连累、遭人冷言讥讽等等。有人不即时发作,却暗自把这些事情记在心里,伺机报复,但这种仇恨心理,不单无法损害对方分毫,更会影响自己的情绪,自食其果。

在这个问题上,有些人处理得好,有些人处理得不好。于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人受人欢迎,在职场中如鱼得水,有些人却四面树敌,很难融入集体之中。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情况呢?

原因多种多样,归根结底就是:不同的为人处世原则导致了不同的同事关系的产生。有些人在与同事相处中,“利”字当头,什么亏都不能吃,什么便宜都想占,工作拣轻的干,待遇往高处要,看别人时戴着显微镜,高标准、严要求,对自己就总是网开一面、另当别论。这样的人怎么会招人喜欢?又怎么能拥有和谐的同事关系呢?

相反,如果能够做到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与他人积极配合,在生活中与人为善,以宽阔的胸怀待人处世,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不为一点点的蝇头小利与同事计较,这样的人怎么能不处处受到同事佩服和欢迎呢?

所以,在与同事相处中还是要本着“宽以待人、胸怀大度”的原则,尽量不要与同事计较琐碎的利益,要目光长远,宽容大度,才能有所作为,同时也能为自己和同事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