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现代史上,五四运动具有某种划时代的意义,这大致是众皆认可的。对北伐前的民国而言,五四更像一个分水岭,把此前和此后的时代潮流大致区隔。

关于五四带来的变化,过去一般较多注意“个人”的淡出和“群体”的凸显(落实在“国家”、“民族”之上)。而五四前后也是西潮冲击以来中国人最愿意把自己和“世界”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当巴黎和会的结果告诉中国人,“世界”仍是一个外在的区域,尤其世界性的“公理战胜”其实并不包括中国之时,“国家”、“民族”与“世界”这些新词汇之间的关系就未必融洽,甚或可能对立了。风潮来时,最易激动的青年学生首当其冲,也是所谓现代社会的常态。

当年的学生因巴黎和会的刺激转而偏向民族主义,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但这种转变在我们的历史记忆中似太直白。其实五四带来的变化未必一致:从趋重个人到趋重群体,五四前后的确呈现出很明显的转变;但此前面向世界的趋势却仍在持续,即民族主义的兴起并未立刻导致世界主义的衰落,较明显的转变要更晚才出现。这一动向过去未受关注,部分即因历史的丰富性被忽视,使我们写出的历史都“简明扼要”得像电线杆,其实历史可能更像一棵棵鲜活的树,有主干也有枝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