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风起
看小说“小说巴士”????叶首志望着汪施才说:老汪有文化,给他们起个大号。汪施才谦虚地摇摇手:还是大队长起吧,这是小家伙的荣幸。叶首志想了一下,说:小名还留着,那是父母对你们的念想。姓也不能改,那是祖宗的姓氏。名字嘛,就依次叫做“保皖”、“保南”、“保山”、“保河”,合起来就是保卫“皖南山河好家乡”,你们看行不行?话音刚落,大家都鼓掌表示赞成。七个小家伙腰板挺的笔直,他们真心感谢大队长给他们起名,更感谢大队长领着他们走上了崭新的人生道路。叶首志给他们的新任务是,明天由杨少良、铁蛋带队,前往军部学习通讯联络技术,时间是两个月,人人都要学会吹号,懂号谱,回来当通讯员和司号员。同去的还有40个人,他们主要学习战场救护知识,回来分到各连当救护兵。
这边刚刚解散,徐长胜就陪着一个人匆匆走了进来,来人头戴褐色毡帽,围了一条大围巾,叶首志立即站起身来,略微有些吃惊地说:林书记,你怎么来了?来人正是林布新。他解开围巾,摘下毡帽,搓了搓冻得僵硬的手说:无事不登三宝殿。杨少良送来了热茶,林布新两手捂住杯子,缓缓说道:外面风向变了。
去年秋,国民党军队进攻在湖北黄冈县活动的新四军独立游击大队,捕杀我后勤人员和伤病员100多人。最近又派军队围攻确山竹沟新四军留守处,杀害我们伤病员、军属和当地群众200余人。叶首志双手攥在了一起,徐长胜知道这是老叶愤怒时的动作。叶首志低声问到:日本鬼子就在跟前,他们怎敢对自己人下手?林布新用手朝上指了指:根子在上面。叶首志觉得事情重大,便征得林布新同意,马上通知党委委员前来开会。
林布新向大家通报了鄂东、竹沟两起惨案情况,并分析了原因。抗战开始时,国民党的政策是“溶共、防共、限共”。两年多来我军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江北新四军已发展到十几万人,八路军发展得更快,这就引起了国民党顽固派的恐惧。去年召开的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将政策确定为“军事限共为主,政治限共为辅”。
安徽的情况也趋于复杂,省政府主席廖磊两个月前病逝,李品仙继任,他对廖磊评价不高,认为廖磊秉性单纯,不适应敌后复杂环境,不能控制共党分子兴风作浪。李一上台就积极推行**政策,撤换了一批进步县长,皖南行署主任戴戟愤然辞职。听说李最近忙于调兵遣将,还会有新的**摩擦行动。众人听了眼里都燃起了火光。
叶首志笑了笑说:李品仙打仗有一套,但理政不行。他见大家疑惑地望着他,接着说:我在军部就听说他驻寿县时,为了搞钱,叫士兵挖开了田家庵楚怀王的陵墓,盗走了很多古文物。他还不满足,还把墓穴里的沉香木圆木棺材拉回广西老家,用500元一根的价格卖给了英国人。老百姓都用“刮地皮”来形容贪官搜刮民财,李品仙何止是刮地皮,他是掘地三尺啊。大家哈哈大笑。
林布新说:李品仙属于桂系,三战区顾祝同是蒋的嫡系,但是在敌视仇视**的问题上,他们是一致的。我们要提高警惕。叶首志说:多亏林书记给我们传达了重要消息。一年多来,我们只顾埋头发展,忽视了外界的形势变化,责任在我。老汪啊,请你交待给各地交通联络站,要注意收集这方面的消息,最好能弄到《新华日报》、《抗敌报》和国民党的《中央日报》。
叶首志对林布新说:林书记,我们大队成立以来,主动对日作战五次,11人牺牲,25人受伤,大队从当初的6人发展到今天的1200人。今天,我就代表大队党委向林书记表个态,我们是党领导的人民武装,肩负军部首长交给的光荣使命,如果国民党顽固派要来惹我们,我们手里的家伙绝不是吃素的。林布新点点头说:好,我现在就回去。我会把你的话转达给军部首长。我的意见是,立足皖南,隐蔽发展,长期坚持,团结抗日,坚决自卫。你们要好好研究一下,要有一个周密的安排。
叶首志一直将林布新送到了山缝通道,回来后继续开会,对整训计划进行了完善。首先,一连、四连、七连开赴三个游击根据地,继续秘密发展和训练民兵队伍,挑选年轻力壮的充实队伍;其次,以不暴露身份为原则,逐步控制当地乡公所,向县保安团安插我方人员。控制当地重要资源,能运回的尽量运回,不能运回的就地储存;第三,在基本完成前两项任务后,一连向南陵繁昌敌后发展游击区,二连向华阳河两岸发展,三连向泾县南和旌德方向发展。第四,将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两个惨案情况通报给全体党员。各单位应随时准备对日作战,随时准备自卫作战。
散会后,各委员忙着回单位传达大队党委的会议精神,叶首志和张扶海到后勤检查军工生产。自上次缴获狮子山矿大量物资后,生产手榴弹的原材料得到了保证,由于增加了人手,熟练程度逐步提高,现在手榴弹的日产达到20至25颗。
黄国全带领几个狮子山矿的工人正在研制地雷。黄国全报告了他的思路,现在主要研制对付敌人步兵的拉发雷和踩发雷。拉发雷的引爆装置与手榴弹相似,只是去掉导火索,一拉就炸。由于生铁、**主要用于手榴弹生产,他们已经自制成功黑火药,装入凿有孔洞的石块,爆炸威力相当大,就是怕震动,不便运输。
张扶海赞成他们的研制思路,地雷消耗炸药、钢铁要比手榴弹大得多,用黑火药和石头代替是对的。可以动员村民用山上的藤条编小筐子,编上把手,把石雷装进去,这样搬运起来要安全一些,但要告诉大家,在研制、生产、存放以及搬运过程中,安全要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