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铁将密函写好之后,命令快马将其送到朱武手中。

拿到燕王的密函,朱武和乔道清信心大增,并没有因李成和闻达的战死而受影响。

相反,因为王铁信任,他们更能放开手脚与完颜宗干和完颜宗辅周旋。

朱武和乔道清他们在蒙古高原的作战和李彦仙他们在灵州的作战,有力的支持了王禀和张俊的行动。

他们由云 中出发,进入前套平原之后,与等在那里的蒙古雇佣兵汇合,然后沿着黄河“几”字形上面的路线直扑后套平原。

此时的云中正在大战,西夏守将完全想不到会有一支兵马杀了过来,加上很多精锐都被李乾顺抽调到兴庆府进行保卫工作。

因此守卫后套平原的兵马并不多,王禀和张俊很轻松的就拿下后套地区全境。

初战告捷,张俊率领本部人马和一分部蒙古雇佣军继续向西,进行长途奔袭,直插西夏北方重镇,黑水镇军司(内蒙古额济纳旗)。

王禀率领本部人马和一部分蒙古雇佣军南下,攻打西夏的北方重镇黑山威福军司。

由于王禀的兵马大都是以骑兵为主,因此他们的速度很快, 西夏兵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已经突破几道防线,顺利拿下了广袤的后套平原地区。

此次的作战目标是以西夏的都城兴庆府为主,因此王禀并没有在占领区作过多的停留,他只派少量的兵马驻守一些重要的城池就率领大军继续向兴庆府奔赴。

……

西夏都城,兴庆府。

西夏皇帝的皇宫。

李乾顺收到一封密报:一股强大的骑兵从北方草原向他的都城杀了过来。

这个消息像一个晴天霹雳一样在他头顶炸响。

近一一段时间以来,一件又一件的坏消息搞得他焦头烂额。

都城耶律南仙余孽不停的闹事,很多地方的陷落……尤其是灵州大败,李良辅和悟儿思齐的投敌,令兴庆府的门户大开。

都城危及,甚至还可能出现第二次围城的事情发生。

李乾顺连忙将大军调集在东南方向,以抵抗燕军的进攻。

然而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李乾顺突然发现他几乎不设防的背后竟然出一支部队,这叫他怎么不能抓狂?

金国不是有那么多军队在云中一带与朱武对峙吗?

怎么又昌出一支骑兵来?

完颜宗干和完颜宗辅是干什么吃的?

骂完金人之后,李乾顺冷静下来。

这种情况要怎么应对才行?

他匆匆召集群臣问计。

其实问与不问都是一样,李乾顺早就已经有了主意。

他只不过想让那些臣子提出来。

很快,群臣聚集,李乾顺让太监将前线的情况汇报,朝堂下顿时一片哗然。

首先,是悟儿思齐和李良辅的投敌,让众人十分恐慌。

他们二人掌握全国七成以上的兵力,他们一旦投敌,兴庆府必定不保。

不,不仅仅是兴庆府不保,它带来的后果极为严重。

掌握全国七成的精锐兵力,悟儿思齐和李良辅带来的是灭国之灾。

其次,是王禀带着人马从北边而来,此用意正是想抄他们的后路。

金人也太靠不住了,怎么能让一支骑兵进入西夏的北方腹地。

一片嘈杂声中,自然有一股清流,他们认为悟儿思齐和李良辅率领十几万大军归附王铁,是不是有人故意搞得鬼。

目地就是为了离间西夏君臣之间的关系,好从中渔翁得利。

李乾顺冷哼一声,他又不是昏君和庸君。

分不清王铁是不是在用离间计。

他向身旁的太监看了一眼。

太监会意,立即将悟儿思齐、李良辅和他们军中一些重要将领的家眷,早在大战开始不久就从兴庆府消失的事情宣布开来。

并且还将李良辅打着旗帜率领部下攻打静州的事情讲了一遍。

这事是从静州逃回来的将领亲口所说,他亲眼看到李良辅带兵攻城,没有人会造这个假。

听完太监的话,宫殿里一片沉静。

证据确凿,由不得他们不相信。

“臣下认为,悟儿思齐和李良辅等人辜负陛下的信任,通敌卖国,罪不容恕,应当发布诛杀诏书,以儆效尤。“

“通敌卖国的应该只有悟儿思齐和李良辅等人,与普通的士兵无关,我们应该只诛杀带头之人,发布赦免普通士兵的诏书,让他们继续跟燕军战斗“

……

这些自然要做,当确定悟儿思齐和李良辅等人投敌之后,李乾顺第一时间想的就是杀了他们二人。

现在群臣请命,自然乐得顺水推舟下了全国人员都可以诛杀他们的圣旨,并且许以高官厚禄作为奖赏。

“情况危急,我们应当请求各方支援,以解燃眉之急。“

“对,我们的力量有限,可以将王铁野心宣扬开来,相信会有很多人支持的。“

“金国肯定指望不上,他们距离我们太远了,不如向吐蕃各部派出信使,求得援兵。“

“对,吐蕃距离我们最近,他们一直跟中原王朝不对付,只要他们肯出兵,王铁不得不顾及一下。“

“我觉得,黄头回鹘,西州回鹘,耶律大石的西辽都可以派出使者,请求他们派出援兵。“

……

李乾顺心中很不爽,请这个,求那个,等他们派兵过来,黄花菜都凉了。

兴庆府早被人家给攻下了。

“臣下以为,陛下是一国之君,是全国的希望,正值危难之际,绝对不能困守兴庆府,应该迁都暂避燕军锋芒,待到全国大军聚集之日再杀回来,报仇血恨也不迟。“

终于!

终于……

有人说到李乾顺的心口上了。

燕军有很厉害的大炮,兴庆府的城墙根本就经不起连番轰击,迟早都会被轰塌的。

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西迁避开李彦仙的锋芒。

“李爱卿,不知道前往何处最佳啊?“

既然已经有人提出来,李乾顺再也顾不得矜持,迫不及待的提问。

众人一听,瞬间明白,皇帝这是想迁都啊。

顿时纷纷站出来表示支持,毕竟谁也不想待在兴庆府等死。

上一次李彦仙围城一事他们依旧历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