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燕王几路大军同时出击,给漫长的边境线带来的强大压力,西夏军没有选择进行大决战这条路。

悟儿思齐、李良辅没有丝毫犹豫,趁着李彦仙大军生火做饭的时候拔营就跑。

就这样,原本被他们占据的大宋土地再一次的回到李彦仙手中。

眼见对方撤离,李彦仙也没有急着去追,而是让士兵吃饱饭,收拾行装之后才沿着西夏军撤退的路线追了上去。

悟儿思齐和李良辅很快退到了原来的国境线,一边 进行驻守一边飞马传信给李乾顺,告知前线的情况。

李良辅甚至写了一 封很严肃的密函带给皇帝,声称李彦仙这次比上次准备的还要充分,马步水三军齐全,他让皇帝早作准备。

李乾顺收到李良辅的密函时,正值兴庆府传出了燕王大军即将兵临城下的谣言。

这个谣言声称,中原的燕王只是来讨伐李氏和拥护李氏的人,与普通士兵和百姓没有任何关系。

燕军到来之后,不仅不会对普通人造成伤害,相反,他们会把从西夏高层那里得到的土地和牛羊分配给普通人。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不管这个消息是谁散布开来的,能有几分可信度,都像瘟疫一样在一夜之间就传来了。

等李乾顺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下午。

他令人抓住几个首要分子,却发现这些人都是地道的西夏人。

西夏人为汉人宣传,这事令李乾顺很震惊。

原来敌人不仅在战场上将他的军队打得节节败退,还在国内百姓之中对他发动另一条线的攻击。

这种攻击是十分可怕的,因为一旦失去百姓的支持,距离西夏灭亡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李乾顺严令手下官员,一定要在最快的时间之内查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一番严刑拷打之后,被抓的几个西夏人大部分都交待了。

他们是受到汉人的指示偷偷潜入西夏向百姓宣传燕京军的好处,只要将这句话带到西夏境内,不管传播的对象有几个,都会得到一根金条的赏赐。

一根金条,那是普通人几辈子都挣不到数目。

如此**之下,这些西夏人自然会按照汉人的要求去做。

用西夏人来说服西夏人,自然有很大的说服力,很多百姓都对李乾顺和王铁之间的战斗持观望态度。

随着一张张结果汇报上来,李乾顺不仅觉得震惊,还感觉到后背一阵阵发凉。

虽然只是观望态度,但是面对全民皆兵的西夏国来说,这就是在挖他们的墙角。

李乾顺亲自发了圣谕,将几名造谣生事的西夏人斩于菜市口,以儆效尤。

此事过后,兴庆府安静了几天。

李乾顺这才抽出时间加紧处理前线的事情。

此时的前线已经乱成了一锅粥,悟儿思齐和李良辅被李彦仙这个军事奇才打得节节败退,他们不仅将之前占领的大片陕西之地吐了出来,还丢了不少原本属于西夏的国土。

这事令李乾顺大为恼火。

之前像这样败了一次,这一次做足了充分的准备没想到还是又败了一次。

可是……

没想到前线的事情还没有处理完毕,京城又悄悄冒出南仙公主和仁爱太子的旧事。

这件事情比之前的谣言还要厉害,如同一记闷棍狠狠的敲打在他的胸口,令他喘不过气来。

何谓南仙公主和仁爱太子的旧事?

这件事情一直是李乾顺心中的痛,而且是他的心魔。

南仙公主,其实就是耶律南仙,又叫成安公主,是辽国末代皇帝的天祚皇帝的族女,用汉人的叫法,她应该叫天祚皇帝一声族伯。

耶律南仙还有一个很高贵的身份,她还是李乾顺的第一任皇后。

换句话说,李乾隆其实是契丹人的女婿 。

虽然是政治联姻,但是耶律南仙和李乾顺二人之间非常的恩爱。

他们有一儿子,名叫李仁爱,还被立为西夏国的太子。

当年金国崛起,把辽国打得节节败退,眼见自己的母国已经招架不住,耶律南仙和李仁爱积极斡旋,说服李乾顺领着西夏国的军民对辽国进行了大力的支持。

这段时间是西夏和辽国的蜜月期,更是李乾顺自觉高大上的子。

因为一直扶持他的辽国终于让他帮助了一把,他的发妻和儿子都对他无比的崇拜。

然而,好景不长。

金辽之战打到最后,原本庞大的辽国越打越弱,原本弱小的金国越来越强,辽国皇帝甚至被打得到处乱跑,没有藏身之地。

此时摆到李乾顺面前的选择来了。

金国向西夏派出使者,向李乾顺开出条件。

若辽天祚皇帝逃入西夏,希望他将其拿下送到金国,作为报答,金人会割让一部分辽国领土给西夏。

如果李乾顺收留天祚皇帝,那就不好意思,金国会不惜一切代价,举全国之力消灭西夏。

辽国已经日薄西山,金国这个庞然大物是小小的一个西夏惹不起的,否则就会给国家招来灭顶之灾。

权衡利弊之后,李乾顺做出了选择,结交金国,把辽国末代皇帝天祚帝“让”给金人。

公元1125年,辽天祚帝耶律延禧被金人俘虏,辽国正式宣告灭亡。

作为一国之君,李乾顺眼见辽国大势已去,为了本国的利益考虑,他背叛辽国倒向金国,本无可厚非。

但是作为辽国人的女婿,却在最关键的时候背叛一直以来就扶持他,帮助他对付大宋的耶律延禧,这事怎么都做得不地道。

一边是自己赖以生存的国家,一边是对自己国家提供过帮助的恩人,这道选择题无论选哪一个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

很快,对于李乾顺的报应就来了。

而且来得异常的猛烈。

就在辽国灭亡的同一年,也就公元1125年的九月,他的大儿子,西夏的太子爷李仁爱因为知道自己的父亲在辽国最后的日子竟然背叛天祚皇帝、倒向金国,而气愤不已。

出于对辽国的感情极深,对父亲的失望,李仁爱竟然在这个月忧愤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