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好心人将这个书生的尸体用一副薄棺材就地掩埋。

后来发了一场大水,将棺材从地里冲出来,有人发现书生的尸体成了赤身**,随身之物都不翼而飞。

这件事在当地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当地官府也作为一件奇事上报过,刑部现在还有这件怪事的档案。

如此怪事,自然没有逃脱王铁留在山东那些密探的眼睛,孙立和朱贵收到消息之后,前后脚派出心腹潜入当地进行秘密调查。

由于现场被大水冲乱,当时又有看热闹的人在现场走动,一时间很难调查出真相。

这件事情就成了一桩悬案。

王铁一直记得孙立和朱贵二人一前一后的密报,总觉得背后有猫腻。

死人衣服倒没有什么,关键是当地官府发现那个书生进京参加科举的凭证和身份凭证,这些东西十分的重要。

如果有人冒名顶替那个死去的书生参加科举,刚好又高中,进入到国家重要岗位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将来这人手里有了资源,调到登州海防城的科技局任职,不是很轻易的就窃取里面的成果?

这些事情不得不防啊。

王铁早就已经密令朱贵查清那个书生具体的身份,并且把他的画像送到东京城。

刚刚李师师突然提到山东士子和倭国那边的人,使得他突然产生一个大胆的想法。

此次科举,他对西夏人,蒙古人,大理人,高丽人,占城人,乃至吐蕃和女真人都开放。

只要他们愿意来,有真本事都可以参加此次科举,而且取用的时候也会一视同仁,跟中原学子的待遇一样,不会厚此薄彼。

唯独对倭国人十分厌恶,没有发出任何邀请书函。

这令很多人都不解,认为燕王故意针对倭国。

没想到他却说了一句很霸气的话,西夏人,蒙古人,大理人,吐蕃人和女真人我们可以同化他们,让他们的土地和军民成为中原王朝的一份子,但是丑陋的倭国人本王不需要。

上次倭人就对海防城的先进的科技十分感兴趣,他们先用正常的学习,偷偷摸摸派奸细潜入海防城,收买内奸为他们服务……等手段试图取得相关的信息。

正常的派遣使都来中原学习被王铁无情的拒绝,行不通。

派奸细混进来,登州海防城的安保措施都是一流的,派进去几个死几个,行不通。

收买内奸为他们服务。

莫说凌振,孟康,叶春这些大师级别的人物,就连他们的徒孙都不可能接触得到。

这条路也行不通。

没想到他们还想出一出李代桃僵的把戏出来。

“只要查实此人跟山东那个书生有关,一定要重赏那个叫水仙花魁。”

王铁从**下来,倭国人果然从来都不甘心中原王朝强大。

“是……”

李师师躬身答应。

“……“

王铁在暖阁里走来走去,看来黄文炳又得辛苦一下了。

如果真是倭人悄悄潜进东京城,既然有第一个,肯定还有第二个,第三个……

此时附近的阁楼传来一阵嘻哈声,搞得正处兴头上的王铁眉头轻轻皱起。

李师师会意,叫来心腹奴婢去打听情况。

没一会儿,奴婢回来禀告,是一帮江南士子在附近阁楼喝酒聊天。

其中就有一个叫胡铨和李易的。

“考了那么久,让他们放松一下吧。”

听到这两个人的名字,王铁挥挥手让李师师重点留意一下。

然后就匆匆由房间的秘密通道离开。

有些事情要安排开封府的黄文炳去做了。

“唉……”

李师师依靠在暖阁的窗户轻叹一声:

“以前那位只注重琴棋书画,现在这位只关心国家大事……男人啊……”

……

另一处阁楼中。

胡铨三兄弟,李易,还有很多新近结识的书生聚集在一起。

考试完毕,他们不仅要来放松一下,更是为了来樊楼见识一下,感受一下这里的贵气。

这里有李师师的传说,有暖阁传说。

李师师的传说,现在已经家喻户晓。

她不仅是已故赵宋太上皇赵佶愿意亲近之一,还是当代燕王的红粉知己。

现在更是成为东京城七十二家最著名酒楼的幕后老板。

从樊楼头牌到幕后大老板,李师师可谓来了一个华丽的大转变,当中曲折故事令人十分神往。

不过自李师师再进东京城之后,就成为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人物,根本没有人可以一睹芳容。

但樊楼和另外几十家酒楼的名气却越来越大,有人甚至喊出来东京城不到七十二家酒楼就不算真正到过东京城。

所谓的暖阁传说,是最近几年才开始渐渐流传开来的。

王铁当年还是梁山寨主的时候,就看出大宋联合金国灭辽国是一步死棋。

由山东济州跑到东京城试图劝说太上皇打消联金灭辽一事。

但是他只是一介山贼水匪而已,地位低下,通过正常根本没有机会见到太上皇,最后只好通过樊楼的花魁李师师这条线给太上皇提出建议。

没想到太上皇根本就不听,王铁只能心灰意冷的回到山东,开始厉兵秣马,准备应对金国的入侵。

暖阁传说,无论怎么讲似乎最后都回到当今的燕王一片拳拳爱国之心,非常的励志。

因此很多人进了樊楼之后都会让陪酒的名妓讲一讲这个故事。

“各位,我提议每个人都先干三杯,预祝在座的都能金榜提名”

李易天生善于交际,不论是旧友还是新近认识的朋友都能很快的打成一片,就连一路上跟他政见不同的胡铨等人也是如此。

“李兄弟说得对,只要过了殿试,我们都将奔赴各方,替燕王,替天下百姓管理我们汉人的土地,这种聚会也不知道将来还能不能有,在座的各位不知道能不能再次聚集起来,今晚大家一醉方休。”

胡铨拿起酒杯和李易并排站立。

“对,日后大家同朝为官,一定要像燕王那样为国家为民族呕心沥血,预防靖康之耻再次发生。”

胡铨说完,所有的书生都举着酒杯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