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牡丹声音文静,一看就是很有教养礼貌的孩子,旁边有工友也开始帮忙说道:“小吴你还是包扎一下,不管怎么说,没坏处。”

小吴看着卓牡丹递过来的创可贴,有些不自在地接了过来:“谢谢啊,同学。”

还从来没有遇见过这样的事。

卓牡丹又拧开矿泉水瓶盖,说道:“先冲洗一下再贴。”

现在没有酒精,只能暂时用水冲洗,否则伤口周围都是刚才搬东西的灰尘。

小吴看着干净的矿泉水,说道:“哎呀,这你还要喝呢……”

卓牡丹说道:“没关系,我还有。”

其他工友见状,连忙接过了瓶子,“谢谢你了这位同学!”

工友替小吴冲洗了伤口,然后撕开创可贴,帮他小心贴上了。

小吴感激地看着她:“同学,你怎么一个人来这工地?怪危险的。”

他们天天在这里,却也没嫌弃过危险。

卓牡丹才说道:“嗯,我来这边学习的。”

小吴和工友互相看看:“咱这都是搬砖的,来这有啥好学。”

不知怎么的,下意识就觉得这样的孩子一定是厉害的好孩子好学生。

而且来工地还随身带着创可贴和水,这是细心呢,还是防患于未然?

卓牡丹这时弯腰,从旁边地上,拎起了一块红砖。

这就是刚才砸在她脚下的砖,一样的,她用手掂了掂。

“你们用的都是这种砖头吗?”

几个工人互看了看,“是啊。”

卓牡丹不由捏住手里的砖头。卓孟军曾经说:“爸爸干了一辈子工地,别的都不会,但凡这砖头在手里一拎,保准能知道材质好赖。”

这倒是一个老工人的直觉跟经验,卓牡丹看着眼前的砖头,她不知自己有没有看出些什么来。

刚才扔过来的力道并不算大,可这砖头却碎成了粉。

“咋、咋了,同学?”

卓牡丹回过神,片刻说道:“没什么。”

她将砖头重新放下,把书包的拉链拉上,重新背在了身上。

她得继续往前,几个工人再次道:“谢谢你同学。”

这样有礼貌的好孩子真是不多见了。

卓牡丹不由看着他们身后的高楼,说道:“高楼大厦,也是从基层盖起的。”这些搬砖工人,才是最值得敬佩的。

卓牡丹走远了,所有人呆呆看着的:“哎,工头,刚才那话你听见过没?”

工头是工地里学问最高的了,初中毕业,也摇摇头:“没听过,很有学问的样子。”

又盯着卓牡丹消失的方向:“真是好孩子。”

工头都不由盯着望,说道:“不知道是谁家的闺女,真是太有福了……”

苏省某小工地上,卓孟军打了个喷嚏,这艳阳高照,难道还会着凉感冒?

他抬起头看着远方某一方向,又欣慰一笑,不知道闺女现在在干什么,这会子吃上饭了没有?

卓牡丹找了个地方画图。

她蹲在一个小土坡上,这个地方正好能让她把大半个工程的建筑都收进眼底,所谓一览众山小,当如是也。

卓牡丹手中笔开始画,建筑图纸,分为施工图,和立面图,以及剖面图。除此外还有建筑总平面图。

它绝对不是像美术生那样,把图画的漂亮享受就可以了。

学建筑的学生,没有人不是被扒了三层皮之后毕业的。不然真正的大建筑师,何以那么受人敬仰。

两个小时的时间只够卓牡丹画出一个总框架,这也是她需要给自己的作业,她想知道自己能不能靠着所学知识,把这张图的空白处填补完整。之前画校门口咖啡厅、以及小北欧的时候,卓牡丹就做过类似的挑战。

远处隐约有人扬着喇叭:“青南大学的学生集合了……”

广播扩散的整个工地都知道,有很多学生都流连在自己的写生里,根本忘了集合时间。

小吴等几个工友听到广播,互相碰了碰胳膊:“听见了吗,青南大学?”

小吴有些激动:“刚才那个孩子,就是这个大学的吧?”

他们没文化,大老粗,可是也知道青南大学呀。

工地上还有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呢,想起小时候也被父母拿着鸡毛掸子逼着学习,你个兔崽子能考上青南吗?

果然别说青南了,现在在工地搬砖呢。

“果然是个好孩子啊……”几个工友们都在感叹着。

卓牡丹收拾了图纸,匆匆赶向集合地点,集合地正在热烈的分发着咖啡,累的口干舌燥的学生看见热腾腾的星爸爸,都久旱逢甘霖一样,“陈女神果然是女神!”

“女神求嫁吗?”

卓牡丹其实也就带了一瓶水,两个小时口干舌燥,但是她抬了抬头,发现最后一杯咖啡正好被一个女生兴高采烈地拿走了。

卓牡丹直接上了车,走到最后自己的位置,坐下去休息。

有人低头问道:“陈梦琳买了多少杯咖啡啊?”

“好像二十四杯吧……”

“可我们二十五个人诶……”

女生悄悄说道:“你别多事了,人家出钱买的,你管人家买多少。”

卓牡丹闭上眼睛休息,不一会儿,车子开动了,学生的兴奋劲儿,却让车厢并不安静,到处是交头接耳大笑的声音。

卓牡丹慢慢地睁眼,片刻,她拿出手机,用耳机接通了,慢慢塞入耳朵,柔和的旋律稍稍阻挡了吵闹的声音。

杭州城金老大乃当地团头(叫花子头领),就一个女儿,名叫玉奴,生得十分美貌。金老大从小教女儿读书识字,金玉奴到十五岁时已诗赋俱通,调筝弄管,事事伶俐。金老大一心要将女儿嫁一个有出息的读书人。

可惜金老大已经五十多岁,金玉奴也已经十八岁,仍是高低不就。问题就出在金老大家是团头。就在金老大为女儿的婚事忧心如焚的时候,邻家的一个老头对金老大说:"太平桥下有个书生,姓莫,名稽。二十岁,一表人才,读书饱学。只为父母双亡,家穷未娶。最近考上太学生,情愿入赘人家,此人正好与令嫒相宜,何不招他为婿?"

金玉奴羞然下嫁,并劝丈夫刻苦读书。由于有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又有娇妻的督促,莫稽才学日进,二十三岁就被州县学府作为合格人选送到京师参加进士科的考试,居然连科及第。在参加了皇上在琼林苑特地为新取进士举行的宴会后,莫稽乌帽官袍,马上迎归。

莫稽心中却不是滋味了,心想:早知今日富贵,就不该拜个叫花子岳丈,即使今后养出儿女来,也还是叫花子外孙,被人笑话。终有些后悔,怏怏不乐,就忘记了贫贱的时节,老婆资助他成名的功劳。

这世上忘恩负义的人何止莫稽,哪怕到了今时今日,人性使然,总是拜高踩低,趋炎附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