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江小秋看着明艳大气, 和她记忆里温柔恬静的小秋姐还是有挺大差别的,但是哪怕很久不见面,刚刚第一眼看过来, 那股熟悉的气息还是很强烈。
尤其是当江小秋和她打招呼“小辞长成大姑娘了”的时候,像是在多年后重逢了一位很重要的朋友。
梁辞的眼睛一直在她哥和江小秋身上打转,在江小秋被人喊去核对单子后, 梁辞赶忙去把哥哥给拉到了一旁, “哥,你和小秋姐现在......”
“别瞎说, 现在什么都没有。”梁明光快速地堵住了她的话,还往江小秋那边看了一眼, 好像生怕他们这边的对话被江小秋听了去。
要是她哥现在耳朵不突然变红的话, 梁辞大概能信一点他们什么都没有, 于是就换了个问法,“那你们之后打算怎么发展?”
梁明光被问到不知道怎么回答, 转头看见了老实站在一旁的徐暮, 立刻就转移了话题道:“小徐回来累了吧?我今天还有工作, 你和小辞先去坐村里的车子回去。”
徐暮没回, 先去看梁辞,等着她的回话。
“我们不着急, 现在镇上住两天再回去。我刚好还能去看看婷婷, 她现在也考完了。”梁辞现在就是不问到答案不罢休,决定要留下来再观察观察情况。
梁明光哪里不知道她肯定有别的小心思,头疼地看看梁辞又看看身后江小秋, 无奈道:“你先回去, 我今晚回去再和你说。”
不容她拒绝地继续道:“阿婆知道你们今天到, 早在家里等着了, 赶紧走,去街尾看看有没有车顺路回去的。”
既然哥哥都说回家会说了,那他肯定是会说的。梁辞满意了,“那我去和小秋姐说一声我先回家去。”
都没跑过去,就又被梁明光给拦住,按住她转身,“行了,我去和她说就行。”
“哥你真的很烦......”
坐上了拥挤的小三轮车,梁辞还在和徐暮说她哥的事情,就是因为什么都不知道,所以现在想得就比较多。徐暮笑她:“你先别想那么多,实际情况是什么样还不知道。”别现在把未来侄子侄女的名字都想好了,待会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你哥有对象了,你就这么开心?”回来看见那姑娘后,梁辞的嘴角都快咧到耳朵后面了。
梁辞认真地想了想,做了个假设,“你想想,要是等回京城,你哥突然带了大嫂回来,而且大嫂还是你认识的,是不是觉得很好?”
徐暮顺着她的思路设想了一下,徐暮摇头,“我哥大概没办法找到这样的大嫂。他只能去相亲了。”
“那要是你哥就相亲不成呢?”
徐暮无所谓道:“不成就不成呗,我以前也不考虑结婚。我哥还好,咱们家家业还可以,以后孩子给他养老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对吧?”
“也是。”不结婚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如果能有个小家也很好的,他们会有自己的小家,哥哥们总不能一直绕着他们转吧。
徐暮这是第三次来西塘村了,村里的人看见他和梁辞回来虽然还是会好奇,但已经不觉得奇怪了,顶多会打个招呼问他们今年怎么回来那么早。
徐暮当甩手掌柜是开心了,柳笛他们就不一定能笑得起来。
“不会的,他们现在一个个的工作比我还积极。现在公司的股份重新分了,我占了百分五十,三十给大哥,他只管年底拿分红,剩下的二十给了杨涛、方静和柳笛柳箫。药材公司那儿,股份是我七宋浩三,他们现在也不是只给我打工。”
以后公司怎么发展还说不好,但是现在来看,他既想赚钱又不想忙成陀螺,让利一部分出去是最好的办法了。那几个人他也信得过。
公司成立之后已经做了几次大改革,梁辞现在都要跟不上他们的发展变化了。稍不留神,就又换了番天地。
“家里的生意用不着你和大哥来操心,不过你也得了解下,心里有个数就行。”
梁辞轻哼一声,踢开了路中间的小石子,“你家里公司的事情,你自己看着办。我不管。”
“不着急,以后我的这份也有你一半。”
梁辞瞪他,“谁着急了?!反正不是我着急。”
“对对对,都是我着急。”徐暮顺着她的话道。
这人,真是越来越会扮委屈了。梁辞自觉是掰扯不过他了,立刻就转移了话题,“你猜今天阿婆会准备什么好吃的?”
“......别的不知道,但是阿婆应该会给我做腊鱼。”
还没走到家门口,就见着阿公小跑着出来,看见他们回来赶忙挥手招呼,“今天村里开会发上个月的分红,你大姐一家又来家里,忙昏了,你阿婆不说我都给忘了。”
老人家没有别的事情做了,最期待的就是家里小辈回来了。
前些年她还在读高中的时候,阿公还算含蓄,除了对她小侄子比较慈祥,也经常板着脸。后来她上了大学,离家离得远了,阿公就变得和阿婆一样喜欢啰嗦,不舍和挂念都明明白白地表露出来。
堂姐这次回来不仅带着堂姐夫还有孩子,连堂姐的家公家婆也过来做客。
看情况像是过来商量事情的,梁辞进去和长辈们打了招呼,就忙着去洗漱。
堂姐夫的父母倒是想留徐暮说话,不过看着徐暮忙前忙后地去帮梁辞提热水,也没好意思把人给拦下来。
还没到中午吃饭,伯母就先溜进她屋子里和她说话。
原来堂姐的家公家婆今天过来就是想着来商量看看能不能在村子里包下一块地种植药材。早在村子里开始种植药材时,堂姐和堂姐夫就想着过来跟着种植了,后来因为家里没谈拢就没成,等看到西塘村的人靠着药材种植赚到了钱就后悔了,但是这个时候村子里哪里还有多余的空地能承包给村子外的人。
赶在今天过来是因为伯母在镇上和亲家碰面时说漏了嘴,所以这亲家就挑着梁辞徐暮回来的时间赶过来了。
第104节
再者,下午村子发分红,并且会再放出一批空地给想扩大药材种植的人家。不把握好这个时间承包到合适的田地,后面就更加难了。
伯母进来短短几分钟的时间都叹了好几声气,“之前我催着他们赶紧把地给承包下来,跟着大家伙一起种植药材,就算不搬过来这边住,我们住在这附近难道还能不帮忙看顾看顾?都怪你大姐她那婆婆,生怕他们小两口搬过来了就不管他们了,现在看着别人挣钱了可就该眼红了,早知道干嘛去?”
越说越生气,但是气恼那不清醒的亲家是一回事,伯母当母亲的也心疼自己女儿,本来可以轻松些多赚些钱把日子过好,偏偏遇到个拎不清的家婆。
“以前说得好好的,她那家婆也同意。谁知道新嫁过去的小叔子和妯娌整天地说风凉话......”伯母为难地叹气,想让梁辞和徐暮说说看能不能找村长走个后门,但她始终也说不出这话来。
梁辞对家里的事情还不太了解,就觉得伯母纠结半天,好像有什么难言之隐,正想问清楚,堂姐又抱着孩子过来了。
从自己的包子翻出来些糖果饼干,都给塞到了小外甥女的口袋里,等孩子高兴地蹦跶着跑出去了,堂姐才道:“阿妈,你不用和幺妹说这些话,我和大江商量过了,准备去镇上租个摊子卖吃的。家公家婆跟你们说的,别乱答应。这边的地承包下来了,照家婆现在的偏心眼,反正好处大头也落不到我和大江身上,没得还给人家做好事,自己得一身麻烦。”
伯母听了更气,“不给你们,她还好意思过来,我出去找她掰扯去,我看他们哪来那么大的脸面。”
梁辞和堂姐赶忙拉住了伯母,现在跑出去闹翻,等堂姐回去了更难做人。
还好伯母也就是一时气上头,没真的想要去找那对拎不清的亲家要说法。
冷静地想了好一会儿,伯母也不挂心让堂姐夫妻俩个过来承包田地搞种植了,拍了拍堂姐的手道:“那成,下午去领了钱,我给些你,在镇上租铺子也不便宜。”
等徐暮洗完澡出来,梁辞去帮他拿干净的被单和枕头过来铺上,瞧着伯母把堂姐夫一家带去她那边的房子,这才和他说了堂姐的事情。
徐暮问:“如果堂姐也说想在村里承包田地种植药材呢?你会不会来和我说,叫我去和村长求情?”
这一句话把梁辞给问住了。
刚刚要不是堂姐过来说后面的话,她其实没猜到伯母想说但是又不好意思说出口的话。但如徐暮所问的,她又会怎么做呢?
她是有些不好意思去找徐暮说这些事情,并且也从心里觉得这样做不好,对村子里的其他人家不公平。但是在理性之外,堂姐毕竟是她的家人,是人都有私心偏心,她肯定是希望堂姐能如愿的。
她的眉头紧蹙着,好像这是什么生死抉择的大难题,徐暮看不下去了,弹了下她脑门,道:“这么简单的事情至于想这么久?”
徐暮又伸手过去给她揉揉额头,笑道:“咱们一家人,有我这棵大树靠着,还不知道好好利用。就像在公司一样,我是老板,我能给你的朋友们打最低的折扣。在这里,我给这里带来这么多订单,村长看在我的面子上给我家人多点厚待,不过分的。”
虽然他说得也有道理,但是,“如果每个人都想要优待,村长就不好管理了。再说了,你今天能给堂姐家争取一次优待,如果下次还有别的亲戚也来问呢?你又能给多少优待?”
梁辞难受的不是这点,而是刚刚如果不是堂姐过来,她可能猜不到伯母想说什么。
“我阿爸阿妈刚走那年,伯母出门经常带着我,去公社买东西,怕我不敢开口,她都说让我把她当自己亲妈一样,想要什么就开口说。”
徐暮拍拍她的后背。
梁辞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道:“别看我说得挺正直的,要是伯母真的和我开口了,我还是会和你说的。”
徐暮笑了起来,“巴不得你来和我说。多大点事啊。”
“你就想着,做人哪里有那么多弯弯绕绕的。咱们也不是救世主,管不来那么多,在力所能及之内可以帮到家里人的,那就帮。”
梁辞耸耸肩,“不过现在也没什么好纠结的了,堂姐和堂姐夫商量要去镇上卖吃的,也没打算要来咱们这儿种植药材。”
“不来是好的。”徐暮道:“我看了下咱们镇上卖吃的没几家,现在镇上有个药材厂,镇上住的人也不少,以后来这里收购药材的人也不会少,早点去开店挺好的。而且,药材的价格也就这一两年会好了,等这边形成规模种植了,价格肯定会被打下来,得大规模承包种植才有利润。”
徐暮见她听得又皱眉,决定还是不为难她了,“大哥今天回来的话,我再找他和堂哥说一说,还有堂姐堂姐夫,开店的经验我还是有一些的。其实要是堂姐有魄力去县里开店卖衣服的话,可以跟我进货,也不错。”
“好了,别多想了,不用你去当传话筒,我去和他们说。”
梁辞拍掉他搭在她脑袋上的手,道:“你说就去说,别瞎怂恿,他们自己也有想法。”
“行,知道你最担心我了。”
不知道堂姐夫一家去伯母家里谈了什么,堂姐的家公家婆连中午饭都没吃就走了,堂姐和堂姐夫脸上的表情也不太好,小外甥女抱着个旧娃娃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感知得到大人们情绪不好,她也安安静静地不说话。
不用猜,梁辞就知道肯定是没谈拢,人气跑了。
家里的气氛没受影响,很快就因为下午要去领分红而高兴起来。这回就没第一次那样隆重了,但是也还是全村人都聚了过来,村长甚至没上去发言,人到齐了就按顺序喊人上去领钱签字。
梁辞觉得可惜,“要是你看到第一次开会的场景就好了。”哪怕是上次过年那时候都没有当时的感动。
“现在也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