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网..org,最快更新八零甜妻萌宝宝最新章节!
可这不是还没正式营业么,也没什么生意。红糖坊熬的糖还是徐随珠带着甘蔗上门下的单、豆腐、豆干是给海洋所的建筑工人们做的。
陆驰骁让人运了一批黄豆过来,除了做豆腐,还让老伯磨点豆浆做豆腐脑,拉去给岛上的工人换换口味,添点零嘴。
但见这些孩子眼巴巴瞅着,老头老太们摸摸裤兜,决定自掏腰包请他们尝尝热乎乎的红糖豆腐脑。
徐随珠骑着自行车到了,人还没下车,扬声喊:“我请客!想吃什么只管点!”
师生们嗷嗷地欢呼起来。
徐随珠又跟店里忙活的老头老太说:“婆婆、大爷,你们放心做,海洋所那边,我会跟他们结算的。”
“哎!”老头老太放心地给孩子们盛起吃的。
徐随珠捋高袖子,把自己租的几间铺子门打开,搬出方桌长凳,让学生们坐着吃。这边拿出榨汁机,给他们榨点果汁喝。
郑老师过来帮忙,看到榨汁机出汁这么顺溜,惊奇地说:“这玩意儿真好用!一拧这开关就行了?”
“对!叫榨汁机,白金海岸的傅总投资开的厂,这几台是样品,正品下个月应该上市了。”
马上就六月份了,夏天正是榨汁机的市场啊!
“价格贵吗?”郑老师爱不释手地摸了又摸,嘴里一个劲地夸,“真好用!水果切块扔进去,出来就是汁?给宝宝喝太方便了!我以前呀都是拿汤匙挤的,累人不说,孩子喝喝还来不及。”
徐随珠笑着:“那就备一台。价格还行,新产品上市做推广,我听傅总的意思,不会定太高。家里有孩子的确实很实用。方便喝果汁,还能打蔬菜汁和面做彩色饺子、包子,小孩子就喜欢吃五颜六色的东西,挑食症不治而愈。”
“对啊!”郑老师经徐随珠这么一说,怦然心动,“那我回去留意着,一上市就买。”
“徐老师,这是什么呀?”学生们捧着碗,吃着豆腐脑、喝着红糖豆浆凑过来问。
“这个呀,是果汁。来!自己挑,喜欢什么水果,我给你们榨。或者你们想自己动手试试?”
“好啊好啊!”高中的学生,动手能力不比大人差,很快就上手了。
大伙儿轮流榨汁给对方喝。男生请女生、女生请老师,大伙儿乐成一团。
吃饱喝足还去隔壁摊的“绣里乾坤”和“篓满春”转悠,看老奶奶绣花、老爷爷编篓子。
同样的,绣花和篓子他们见过成品,但没见过是怎么从一根根绣线、一条条韧性极好的藤草,变成成品的,这下见了之后,都说长见识了。
“回去记得写作文啊!”操心的郑老师不忘提醒他们。
换来学生们一通哀嚎。
“嚎什么嚎!都高一了!不是小学、初中生了,再两年就高考了,都长点心啊!春游是让你们出来放松、长见识的没错,但顺带练练笔、提升提升自个的作文水平,这叫一举数得……”
“好好好,郑老师您说的我们都明白。”胆大的男生被推出来当代表,拱着手问,“请问,我们可以登岛了吗?我迫不及待地想在细腻美丽的沙滩上打滚了!”
“你是泼猴啊!还打滚!”郑老师被他挤眉弄眼的表情逗乐了。
“哈哈哈哈!”
说归说,郑老师点起人头,准备一会儿排队上船登岛。
“咦?怎么少了这么多姑奶奶,都跑哪儿去了?”
“买东西去了呗!”有男生老气横秋地说,“像我妈一样,上街就管不住钱袋子。”
原来,女生们见绣花那么漂亮,纷纷掏钱买来当纪念品。
还有个女生,在“篓满春”买了个藤编篮子,说带回去给她妈买菜。
“来来来!新鲜的海味,打包带回家啊!”
这时,乡办厂的一个职工,别厂长派来给林氏渔场送货,顺便看看囤在铺子里的货有没有被偷,见来了一拨外地的学生团,围着仅有的几个铺子买买买,灵机一动,干脆开了店门,吆喝着招揽起生意。
女生们见有新铺子开张,好奇地围过去看,原来是卖干海货的。
东西是不错,大虾干、鱿鱼干,可就是——“好腥啊!还是回去之前再买吧。”
“就是,现在买了怎么带啊!这么大包装,书包里也塞不下啊。不像琳琳的菜篮,还能拎着装东西。”
职工多机灵啊,见几个女生似乎更喜欢小巧玲珑且漂亮的玩意,赶紧把隔壁的铺门也卸了。
“来来来!漂亮的草帽、头花!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来海边玩,怎么能不戴顶草帽呢!白嫩嫩的皮肤晒黑晒伤就不好了是吧?戴头上也不占地方。还有这头花,漂亮吧?都是厂里的新货!”
要说新货也不算扯谎。只不过是年前新设计的款式,因为头花市场滞销,没销出去,囤了到现在。
女生们围拢来一看:
“好漂亮的头花啊!还串着贝壳的!我要这朵粉红的!”
“我也想要粉红的!”
“我要大红的!两朵!”
“我想买草帽!白底紫绸带的那顶!”
“我要那顶蓝色蝴蝶结的……”
就这样,越来越多的女生被小卖品吸引了脚步,买得舍不得离开。
如果不是男生奉郑老师的命令跑来找她们,大概要等身上的零花钱花光光了才想起来回去吧。
男生们就相对理智多了,反正草帽、头花都不是他们的菜,顶多在报刊亭买一套峡湾景区的纪念明信片。
王县听了徐随珠的提议,让邮局在这里设了个邮筒,买了明信片,当场就能投递,方便游客给亲朋好友寄送信件和包裹。
男生们见状,不仅当场寄出了明信片,还三五成群的合买起干海味。
人还在这呢,特产先一步寄往家里去了。还不用他们大包小包地扛,多省心啊!
短短个把钟头,这个四十三人的师生团的消费,让村民们看到了“一条街”的希望。
原先听县里来人说这一条街的前景多么多么好,大家心里其实都没什么底。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下大家都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