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修建运河

开罗皇宫大殿内,文申看着意气风发地鲍尔温二世和垂头丧气的阿米尔,笑道:“真是胜者王侯败者寇!”

张龙在一旁,低声道:“委座说的不错。不过这些人谁胜谁败还不是委座你说得算。”

文申嘿嘿一笑:“恩,你很有见地!”

“哎呀,尊敬的客人你来了,快上座!”

鲍尔温二世看见文申等人急忙上前,迎接道。而被五花大绑的阿米尔一脸仇视的眼神看着文申等人,心想:“那些新式武器肯定与这些人有关!如果没有那些武器,自己怎么可能会败在这些异教徒手里。”

“现在战事已经结束!财宝领土也已经分好,我们就在这里别过,各自忙各自的事情吧!”文申淡淡的说道。

鲍尔温二世点头道:“阁下说的极是!在我们攻击此地的时候,塞尔柱人进攻了我的属国,接下来我将派人去收复失地。所以这个火器能不能在卖给我一点啊。”

原来进攻埃及时候使用的武器,已经被文申收回。在见识到火器的强大威力之后,他就迷恋上这种武器了,加上现在有了点钱,特想多买些。心想,只要这种武器害怕没有黄金白银嘛。

本着有钱不赚王八蛋的原则,文申用三门榴弹炮和十挺重机枪以及部分弹药,把鲍尔温二世刚刚在开罗抢的金银给搜刮了过来。

见武器的事情解决了,鲍尔温二世笑道:“阁下的领地处于埃及和耶路撒冷之间,如果我们回去的话,可能会路过贵地,还请行个方便。”

文申想了想,回道:“这一次就允许了,不过以后如果在过的话,要交过路费。”

“太好了!多谢阁下!”

“对了,我们计划在领地修建一些城堡,需要一批工匠,不知你这里有没有合适的?”文申看了看阿米尔,问道。

“这个没问题,开罗里正好有一批工匠,如果阁下需要尽管拉去好了。”

……

文申派奴隶和五百士兵押着一千工匠以及部分战俘赶往伊斯梅利亚,而他跟随定远三舰载着一千工匠,顺着尼罗河来到杜姆亚特。

为了加快运河修建速度,文申回到现代找到南洋陈一生,打印了一百份苏伊士运河的修建路线路和中东地区的地形图。

这些地形图如果放在现代也能分文不值,但要拿到宋代,那就值大钱了。为了防止泄露,文申制定了也该的保密制度。

根据苏伊士运河路线图,文申把杜姆亚特的工匠和战俘运到塞得港。此时塞得不过是一个小渔村,但作为运河的北部出海口,就显的异常重要了。于是,他让工匠和战俘再次扩建修建港口,以便船只能停靠运送物资。

接着文申把运河的路线图和中东地图给了张龙,让他再此监工,修建北段运河,并留下衣了一百万银元和十万金元作为备用金。然后他来到伊斯梅利亚,找到负责此城防务的沂州将官。

此将官跟随张龙多年,也算一个比较亲信的人。可能是单独负责一个城的防务,显得既紧张又兴奋,看到文申后,敬礼道:“冯明参见委座!”

文申笑了笑,“这段时间在这里怎么样,没出什么乱子吧?”

“那些人都被我们的武器吓傻了,哪敢造反啊!”冯明呵呵笑道。

“不要大意!现在你有一个重要任务要做……”文申把修建运河的事情仔细的说了一遍。

冯明咂舌道:“委座这可是大手笔啊!不过现在我们有这么多钱,问题应该不大。不过我觉得应该先修建苏伊士城到大苦湖这一段。如果修好这这段,那么我们的船只就可以进入大苦湖,把物资运进来,肯定事倍功半。”

文申想了想,笑道:“你说的不错。那好,你收拾下,明天你们押着战俘和工匠到苏伊士城,开始修建运河。”

经过两天的强行军,三万战俘、一千奴隶、一千工匠、五百士兵顺利抵达苏伊士。此时苏伊士还在法蒂玛残余势力控制之下。现在文申没心情跟他们玩,直接几个闪身丢下了几个两吨重的炸弹,城里的士兵就死伤了一半。

那城主见状,根本没法打,便开门投降了。文申也没有为难他,而是让他继续管理城池,协助冯明修建运河。

接下几天,文申把工匠召集起来,详细介绍了运河修建路线,并把施工路线图发到几个负责受理,而且提供一些测量和定位工具,如:指南针、经纬仪、水准仪、钢尺、卷尺等。

那些工匠见了如此实用的仪器,眼珠子差点掉了出,纷纷抢着试用。为了能够停泊更大的船厂,文申分出部分工匠和俘虏对码头进行扩建。见没有其他事情后,他便回到了沂州机械厂,找到张铁林。

“哎呀,东家你总算回来了。过年的时候,我听说你回来了,但我去找你的时候,你一直不在,可急死我了。”张铁林看见他,有些埋怨道。

文申呵呵笑道:“我事情比较多,有事我会通知你,你不要特意找我。这次来你就是让你给我打造二十万把铁锨、五万铁锤、三万钢钎。这些东西你什么时候能打造完毕?”

张铁林笑道:“这个不用打造,我们仓库里就有存货!”

……

文申来到造船厂,看见两艘钢壳已经粉刷一新,红蓝相间的船体看前来很有视觉冲击力。看到刘向海和韩鹏飞正在船舷上聊天,便闪过去,哈哈一笑。

“东家,你可真是神出鬼没!”刘向海看见文申,见怪不怪地说道。

“老板,你看这两艘船怎么样!不错吧!”

“不错!过两天,我要带着这两艘船出海,去西洋!你们船员都有准备吧!”文申想了了,说道。

“船员没有问题,现在我们的船政学院,每年都能提供近千名合格的船员。”

“很好!”

随后,文申把这两艘钢壳船命名为“经远”和“来远”。五天后,两船载着五百船员,两千士兵,五百工匠以及大量建设物资,向西洋进发。

经过两个月的航行,两舰抵达是苏伊士城。此时码头已经扩建完毕,完全可以停泊两艘巨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