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汉朝开辟与巩固“丝绸之路”
汉高祖刘邦在推翻秦朝的暴政,结束了楚汉争霸的局面后,建立西汉王朝,逐渐统一了中国。汉朝是中国封建帝国时代的第一个鼎盛时期,它包括西汉、东汉两王朝。西汉的“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东汉的“光武中兴”,都见证了汉朝的辉煌霸业。汉朝强大后,对匈奴用兵逐渐控制了西域,使得中原王朝首次实现对西域的政治管辖。在实现这一历史丰功伟绩中,西汉的张骞和东汉的班超,可谓功不可没,他们对西域的开发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拓“丝绸之路”
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在1877年出版的《中国》一书中,最早提出了丝绸之路,后来也简称之为丝路。丝绸之路最早的开发者非中国汉朝的张骞莫属,他的两次西域之旅,开辟了东西方交流的先河。从此以后历朝历代,沿线各国的人们沿着张骞的脚步,跋涉在这条丝路之上,为东西方文化、历史、商贸等往来留下了千年的足迹。丝绸之路在汉朝迎来了它的初次辉煌。
这条天路周边的广大地区,在汉朝被称为“西域”,最早见于《汉书·西域传》,它的由来与张骞的名字是紧密相连的。
在西汉时期,狭义的西域特指玉门关、阳关(今甘肃敦煌西)以西,葱岭以东,昆仑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以南的广大地区,也就是汉代西域都护府的管辖地。广义的西域除包括上述地区外,还包括葱岭以西的中亚细亚、罗马帝国一直延伸至地中海沿岸一带。
西汉初年,横亘在西域中间的天山把其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当时西域有国三十六:南缘有楼兰(鄯善,在罗布泊附近)、婼羌、且末、于阗(今和田)、莎车等,称为“南道诸国”;北缘有姑师(后分前、后车师,在今吐鲁番)、尉犁、焉耆、龟兹(今库车)、温宿、姑墨(今阿克苏)、疏勒(今喀什)等,称为“北道诸国”。这些国家面积大小不一,多数为绿洲聚集地,少数为山谷盆地。人口分布并不均匀,多则七八万人,少则两三万人,最少的只有一两千人,居民逐水而居,以畜牧业为主,兼少量农业。除生产谷物外,其他以瓜果和牧草为主。畜牧业以马、驴、骆驼为主。此地玉石、铜铁等矿藏丰富,人们用铁冶炼金属,铸造兵器。这三十六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基本都建有城郭,各级官员一应俱全,但是由于经常发生战争,因此军队比重很大。
当其时,东方的西汉刚刚开朝,北方匈奴族的奴隶主贵族经常发动对西汉朝的战争,他们烧杀掳掠,使北方各地遭受到严重破坏。汉朝初步立朝,国内统治阶级实行休养生息的国策,此时国力不强,无力应对匈奴的骚扰,只能采取和亲的政策,以安抚匈奴。后来经过文景之治,初步解决国内藩王割据的局面,国家开始逐渐走向富强。
公元前177年,匈奴出兵占领了天山南北的广大地区,并在此地区行使了有效的管辖权。他们在焉耆(今新疆焉耆)、危须(今新疆和硕东)、尉犁(今新疆尉犁)等地设置“僮仆都尉”(奴隶总管),征收赋税和实行奴隶制统治。
当时在伊犁河流域游牧的大月氏,是一个比较强大的国家。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从一个匈奴俘虏的口供里得知:生活在敦煌附近的月氏人,多次遭受匈奴的攻击,月氏王被杀,大部分月氏人被迫西迁。仍留在河西地区的被称为小月氏,西迁的大部分月氏人被称为大月氏。在这场月氏王被杀的战役中,月氏王的人头被匈奴人当器皿饮酒,这使两家结下世仇。
汉武帝时期,经过文景之治的积累,国力已今非昔比,军事上更是兵强马壮,恰好又得知匈奴和月氏不和,因此汉武帝产生了想要联合月氏攻击匈奴的构想。其战略是:在东方切断匈奴与西域各族的联系,在西方切断与羌族的联系,并遣使联络西域共同抗击匈奴。汉武帝为了实现这个战略,准备派遣使者到西域寻求同盟者。汉武帝认为,联络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是实现他的全部战略的重要步骤,于是,悬赏招募出使大月氏的使臣。郎官张骞(汉中人)应募承担了出使的任务。
公元前138年,张骞受汉武帝派遣出使西域,并带着一名叫甘父的胡人充当向导。从长安到西域,必须通过河西走廊,当时河西一带被匈奴浑邪王和休屠王控制。张骞及其随从人员进入河西走廊后,原本想骗过看守,穿过河西走廊,但是却被匈奴人给捉住了,送往匈奴单于王庭(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境内)。
匈奴单于对张骞威逼利诱,劝其为匈奴效力,并让张骞娶匈奴女子为妻。张骞虚与委蛇,假意答应,就这样在匈奴过了十年多的半囚徒式的生活。但张骞始终不改初心,最后终于找到机会,逃出匈奴管辖区,继续西行。
张骞西行途中异常艰苦,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困苦。他坚忍不
拔,穿过戈壁沙漠和荒山野岭,历时数月,跋涉数千里,终于到了大宛,在大宛王的护送下去了大月氏。这时,大月氏已经不愿再为以往的争斗去和匈奴打仗,也不愿意放弃眼前富足美好的生活。张骞联络大月氏抗击匈奴的目的未能达到,在大月氏逗留了一段时间就起程回国。
张骞回国途中同样凶险。他选择绕道羌族地区来躲避匈奴的拦截。没想到这个地区也已被匈奴控制,结果张骞和唯一的随从人员甘父又被捕了。被扣留一年多后,匈奴单于逝世,匈奴内部发生争夺王位的内乱,张骞及随行人员甘父才趁此逃脱。公元前126年张骞回到长安。张骞出使时随从共百余人,这时回到长安的只有他和甘父二人。
张骞出使西域,历时13年,曾先后到达西域诸国,路上所见所闻甚是稀奇。他把所见所闻讲给汉武帝听,得到了汉武帝的表彰,封他为太中大夫。
张骞首次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的目的没有达到,但汉武帝一心想剿灭匈奴的雄心壮志却并未消减,他仍派遣张骞二次出使西域,寻求同盟者。
公元前119年,张骞率领随员300多人,备齐马匹粮草辎重,另为西域君主准备了金币财帛等,第二次出使西域。张骞一行很顺利地首先到达了乌孙住地,当时正赶上乌孙内乱,但是张骞准确地表达了立场,赢得了乌孙的结盟。在乌孙期间,张骞还曾派副使分道赴大宛、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和天山以南的于阗(今新疆和田)、扜罕(今新疆于田县境内)等地进行政治活动,在汉朝与天山南北及中亚地区之间建立起了友好关系。张骞在出使西域期间,由于能够“宽大信人”,深得当地少数民族的爱戴。公元前115年(汉武帝元鼎二年)张骞回到长安,过了一年多就逝世了。
张骞出使西域之前,汉地的人们对西域知之甚少。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历时18年,在此期间,汉朝政府通过张骞对西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汉武帝命人将西域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交通路线等一并登记在册。这就为汉朝反击匈奴创造了有利条件。张骞对于西域的开发,大大促进了内地人民和西域各族人民的友好往来。
公元前60年,匈奴内部分裂,匈奴对西域的控制瓦解。汉朝正式在葱岭以东,今巴尔喀什湖以南的广大地区设置行政机构——西域都护府。汉政府从此开始正式管辖西域,在那里设置常驻官员,实行驻兵屯田,这一政策加深了汉族人民同新疆各族人民的密切交往。
西域都护府的建立,标志着西域从此开始成为中国统一多民族伟大国家的组成部分,使“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它是先秦时期中原与西域长期经济文化交流发展的历史必然。从此,天山南北的广大西域地区正式进入中央王朝有序的管理之下,汉朝政府直接任免西域都护、专理西域屯田事务等高级官员,册封当地首领,颁发印绶,让其管理地方日常事务。
张骞出使西域成为汉民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第一次文化交融,虽然当初张骞出使西域是政治军事目的,但是西域开通后,它的影响远超于此。这条西域之路,就是后世为之倾倒的丝绸之路。从此后,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蚕豆、苜蓿等十几种植物,逐渐引进到中原,并得到大面积种植。悦耳动听的胡乐,丰富了汉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原的蚕丝和冶铁等技术开始流传到西域甚至更远,对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巨大。
班超两次出使西域巩固“丝绸之路”
西汉末年,外戚专权,王莽建立新朝,新朝政局不稳,王莽对西域状况不甚了解,采取了错误的民族、边务政策,致使西域地区又重新陷入分裂、互相攻伐的胶着状态。西域逐渐被强大的北匈奴重新控制,在得到西域的财力人力支持后,匈奴屡次进犯河西走廊,致使边民苦不堪言。
范晔在《后汉书·班超传》中对班超两次出使西域有着详细记载,为了方便阅读,以白话文叙述如下。
公元73年,班超随都尉窦固出兵攻打北匈奴,他在军中担任代理司马一职,在这次行军打仗中显示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得到了窦固的赏识,于是,班超受窦固的委派出使西域。一番准备后,班超率领部下向西域进发,第一站到达鄯善国。
鄯善国王对于班超一行的到来先是非常客气,礼敬有加,后来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态度大变。班超觉得奇怪,猜到其中必有蹊跷。
后来,班超从鄯善侍者口中得知,是北匈奴的使者到来了,才致使国王态度大变。班超为防消息走漏,把侍者关押起来,随即召集部下,密会商议此事。他们决定先下手为强,晚上夜袭使用火攻。
经过一番提前准备,趁着夜黑班超便率部众直奔北匈奴使者驻地。当晚夜黑风高,班超命人拿着鼓事先埋伏在驻地后面,以火光为号,然后擂起战鼓,大声呐喊,
又命刀斧手、弓弩手埋伏在前门。一切准备完毕,班超顺风纵火,一时间鼓声震天,人声鼎沸。匈奴人不知什么状况,惊慌失措,连忙奔逃。但是刚刚出前门就被埋伏好的士兵所击杀,剩余的皆葬身火海。
第二天,班超携匈奴使者的首级来到王宫,鄯善国王大惊失色,连连叩首,生怕自己的性命不保。班超走上前去,宣抚说,只要双方保持和平,汉朝是不会怪罪他们的。鄯善国王见班超毫无怪罪之心,就表示愿意归附朝廷,还送儿子到朝廷作为质子,以示忠心。
班超这次出使西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窦固把班超出使西域的详情向明帝做了汇报,并恳请明帝再派使者出使西域。明帝听闻班超威震西域,觉得班超正是不二人选,于是下诏恩准班超再次出使西域。
班超率众再次出使西域,他们一行来到了于阗(今新疆和田)国。于阗王挟破莎车(今新疆莎车)国的余威,称雄天山南北,再加上北匈奴的庇护,可谓威风一时。班超抵达于阗后,于阗王对于汉使班超的态度很是冷淡。当时于阗流行巫术,巫师蛊惑于阗王说,如果要依附汉朝,天神就会降罪于他。他还说汉使有匹宝马,正好索它来祭祀天神以息天怒。
于阗王指使宰相私来比向班超讨要那匹宝马,班超弄清事情的原委,爽快地答应了,提出要求要巫师亲自来牵。巫师来到班超的驻地,还没等开口,班超便命手下把他斩首,并逮捕宰相私来比,处以鞭刑。班超押着宰相私来比,提着巫师的首级来到殿前,对于阗王陈明利害,以道义责之。于阗王早就听闻班超的勇武,当年斩杀北匈奴使者的威名已传遍西域,因此甚是畏惧,且自己违背道义在先,故立刻下令斩杀北匈奴使者。从此于阗重新归附朝廷,班超成功威服于阗,令西域诸国纷纷向汉朝示好,并派出儿子赴汉朝作为质子。自此,由西汉末至新朝时期与西域中断的交流,才重新得以恢复。
彼时,匈奴人扶持的龟兹,倚仗匈奴势力,派兵攻下疏勒(今新疆喀什市)国,处死国王,并立一个龟兹人为新任傀儡国王。疏勒国属下前去汉朝求援。公元74年(永平十七年)春,班超率众从小道进入疏勒国,并派人前去招降傀儡国王。班超向手下指示道:“这个伪国王并不是疏勒人,疏勒国民并不认可他,也不会向他效忠,如若不降,便将他扣押。”班超召集疏勒文武官员,向他们讲明龟兹的种种不是,并宣布立先王的侄儿为新国王。新君和文武官员都想诛杀伪国王,但是班超从大局出发,为了显示汉朝的恩威,说服众人放了伪国王等一众随从。从此疏勒平定,百姓在新君的带领下安居乐业。
班超两次出使西域,显示出超常的军事和外交才能,使鄯善、于阗、疏勒三个王国恢复了与汉朝的友好关系。班超后来又在南征北战中采取以夷制夷等军事和政治手腕,平定西域各国,使东汉中央政府重新恢复了对西域的统治。公元95年(永元七年),朝廷为了表彰班超的功勋,下诏封他为定远侯,食邑千户,后人称之为“班定远”。班超在西域的三十多年间,还派遣甘英等人出使大秦(东罗马帝国),使团足迹远至波斯湾,使得汉朝与中亚、西亚等地的政治联系得到很大的发展。后班超年逾古稀奉调回国,最终病逝。
后来其子班勇子承父志,也领命出使西域,并且建功立业,收复被匈奴占领的部分地区,使得东汉政府再度拥有了对西域的管辖权。班勇根据自己的实地考察和见闻撰写了《西域见闻录》,这是自《史记》以后第一次出现的对西域全部面貌进行记载的书籍。
两汉时期在西域建立的西域都护府这一行政制度,有效地管理了西域,对当时组织和统领西域各部抗击匈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在西域实施屯田、驻军;修建城堡、设立烽火台,既减轻了当地人们的经济负担,又有力地配合和保卫了西域的安全,进一步拓展了丝绸之路。它这一制度的建立,在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都加强了与中原王朝的联系,增强了西域各民族对中央政府的向心力,成为后代各王朝对西域统治的典范。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开了中亚的交通要道,开启了中原王朝与西域各国的往来,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打通了著名的“丝绸之路”,为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班超经营西域三十载,捍卫了“丝绸之路”,使得东汉能够进一步管辖西域,巩固了西域边陲的安全,促进了与中西亚各国的友好往来,为后世“丝绸之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两汉王朝对于西域的开发,始于张骞,发展于班超,但是西域的发展并不会停滞于此,在后世历代历朝中,未来的“丝绸之路”更加发展壮大,把先进的中原文明,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世界各地。虽然张骞和班超的目的各不相同,但是他们出使西域这一历史事件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