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做到“三个符合”

如上文所言,毛泽东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

第一,要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实际情况就要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际事物是具体的,出发点只能是客观实际。要了解客观实际,就必须深入群众、深入实践进行调查研究,把客观存在的事实搞清楚,把事物的内部和外部联系弄明白,从中找出能够解决问题、符合群众要求的办法来。所以,调查研究是从实际出发的中心一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也没有决策权。

一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为什么理论与实际必须联系而不能互相脱离呢?因为理论是从实践中产生的,理论是否正确还要接受实践检验并要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同时,理论只有与实际紧密联系,才能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理论如果脱离了实际,就会成为僵化的教条,就会失去其活力与生命力。理论家如果脱离了社会实践,只是从书本上来到书本上去,就会成为空洞的理论家,而不可能成为党和人民所要求的实际的理论家。党和人民希望我们的理论工作者,能够对当今中国和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重大问题给予科学的理论说明,能够提供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真正成为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论家。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要坚持学习和运用,但绝不能脱离中国具体实际而盲目照抄照搬。在这方面,我们党的历史上是有过沉痛教训的。对待西方经济学、政治学等方面的理论著作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经验,要注意分析、研究并借鉴其中于我们有益的成分,但绝不能离开中国具体实际而盲目照搬照套。

二是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的宗旨和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的体现。密切联系群众是指党和政府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共甘苦,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形成反映群众意愿和要求的路线政策,团结组织群众,解决群众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领导干部只有心中有群众,方能联系群众,才能谈得上为群众办事谋利,衡量一个领导干部有没有本事和本事的大小,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看他善不善于走群众路线,善不善于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善不善于把群众的积极性和力量调动起来、凝聚起来,去发展群众自己的事业。密切联系群众不单单是访贫问苦、与群众交往,重要是要了解群众的权利是否得到了尊重,利益是否得到实现、维护和发展。党和政府是通过一件件具体的实事好事去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及后顾之忧的,去树立自己的形象,去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感情的。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主体和实践者,党员干部要注意“身”入基层,“心”入群众,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社会生活中的新变化和群众工作的新特点,使各项工作都能集中民意民智,珍惜民力,少出差错,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利益。

三是坚持实地调查研究。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调查研究是做好一切工作必备的基本功。当今时代,信息手段十分发达,利用信息工具了解和掌握情况,也是一种方式,而且是越来越重要的方式。但不管通信手段多么发达,有多少了解情况的其他渠道,都不能替代亲自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实地的调查研究。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从政治的高度深刻认识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实际、深入基层,从群众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办法,使作出的决策和决策的执行充分体现民心民意。首先要勇于调查研究。事实上,各级领导干部每天了解情况、检查工作都是在调查,答复下级请示、部署日常工作之前的思考和酝酿都是在研究,只不过话题不集中、结论不系统、理论性不强、就事论事而已,而且也不必要写成书面报告。因此,领导干部应当克服心理障碍,勇于面对调查研究,以敢打必胜的信心保障调查研究能力的提高。其次要乐于调查研究。调查研究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工作和生活条件比机关相对要差一些,有时甚至会很艰苦。这就需要领导干部发扬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亲临一线,贴近群众。只有这样,才能看到实情、听到真话、取到“真经”。再次要完成调查研究成果转化。调查研究成果的转化是调查研究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调查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活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目前,全社会在调查研究成果的转化问题上都存在着研究和应用脱节及重评奖、轻应用等问题,致使一些有价值的调查研究成果被束之高阁。具有导向和决策职权的主要领导干部应该强化调查研究

成果的应用意识,大力支持调查研究成果的转化工作。

第二,要符合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都有其固有的规律,只有认识、遵循、把握和运用规律,才能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获得成功。

一是共产党执政规律。执政是执掌政权、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活动,为谁执政是其本质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和奋斗的目标,也是党执政的目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是至高无上的,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这是由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党的宗旨决定了我们党必须为人民执政,决定了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人民价值主体论,即以中国最广大人民作为价值主体,以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行为准则,以实现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作为自身的最高价值追求,把党的价值的实现完全融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与发展的事业之中。党的宗旨也决定了我们党执政的本质只能是执政为民,即为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执掌政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是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具有的特殊性质,也决定了我们党执政必然具有特殊的规律。这种特殊规律的根本要求,就是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党就不可能得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信任、拥护、支持,也就不可能巩固执政地位。

这一执政规律决定了广大党员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都是在为人民执政。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不断巩固阶级基础和扩大群众基础,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也才能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解决了共产党“为谁执政”和“依靠谁执政”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二是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形态的变化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客观规律又是由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构成的。从社会规律的存在范围、所要求的条件与具体作用来看,普遍规律是对人类社会全部历史过程及所有国家都起作用的规律,特殊规律则是对人类社会某些阶段和一定国家起作用的规律。作为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既要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也要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中的特殊规律。无论是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还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贯穿其中最基本、最本质、最核心的是“发展”。人类社会是在发展中不断前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发展的涵义,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由落后的不发达状态向先进的发达状态的过渡与转化。它既指经济发展,还包括社会发展和人自身的发展等诸多内容,也就是社会整体、协调、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第一要务”,是相对于其他各种要务而言的。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表明在我们党所面临的各种繁重任务中,处于首要地位的是发展问题。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与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间这种内在的有机统一出发,我们党提出要“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本质揭示,是历史和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应对复杂多变的局势、战胜种种风险和经受住各种考验的迫切需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途径,也是做到“谋事要实”的内在要求。

三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所谓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即社会生活中的本质联系及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同自然规律一样,也是物质形态运动的规律。所不同的是,自然规律是自在地盲目地发生作用,社会发展规律发生作用则是通过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而实现的。人类社会是由愚昧向开化,由野蛮向文明,由低级向高级,循序渐进向前发展的。如同大河奔流**,逆流难抵主流一样,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尽管存在大大小小的逆流,出现过这样那样的反复,但总的历史趋势是向前发展的,潮流势不可挡,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这要求要把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结合起来,进而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道路作出新思考、新探索。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根本任务,走改革开放与和谐发展之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等,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生产力和生产关

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的唯物史观,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注入了新的实践经验,丰富了新的思想内涵。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上,不断吸收借鉴全人类的文明成果,因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社会发展模式,散发出更加迷人的魅力。

第三,要符合科学精神。现代意义上的科学诞生于西方,进入中国也就一百多年。古代的中国,有技术、有发明,但没能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从古希腊开始,西方科学家逐步形成了“为科学而科学,为思想而思想的”的传统和习惯;中国历史上不乏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英雄,但鲜有为科学献身的志士。

一是提倡科学精神,坚持科学态度。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弘扬科学精神成为时代进步的需要。但是,由于我国教育科技文化水平比较低,经济社会发展也不平衡,加上长期存在的封建主义残余的影响,封建愚昧落后的东西在干部群众中还有一定的市场,新形态的迷信、伪科学时有泛起。在工作中不讲科学甚至违背科学原理和规律行事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尽管我国的科学事业取得了较大成就,在某些方面、某些项目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从总体上看,科技创新还很薄弱,科学精神还非常欠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对科学的认识大都还是建立在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基础之上,在强调科学的工具性的同时,往往忽视了科学精神的存在,基本上停留在“有用即科学”的认识水平上。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精神也被不断赋予新的内容。今天我们所说的科学精神,基本上包括了七个方面涵义,一是勇于探索求知、敢于超越前人的探索创新精神;二是以事实为依据、努力揭示未知奥秘的唯实求真精神;三是坚信客观规律、遵从思维法则的崇尚理性精神;四是自由探讨、相互争鸣的平等宽容精神;五是热情严谨、刻苦坚韧的执著敬业精神;六是大力协同、密切配合的团结协作精神;七是献身科学、造福人类的无私奉献精神。科学精神作为一种正确认识客观事物、探求客观真理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诞生于科学领域,但已不局限于科学领域。科学精神的形成和传播,对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精神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谋事要实”所需要的。

科学问题的证实和证伪,都应当通过实践去解决,实事求是的态度是最重要的科学态度。不但在自然科学中是这样,在社会发展领域也是如此。历史经验表明,什么时候坚持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我们的事业就会取得成功;相反,什么时候我们背离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就会受到挫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正确对待成绩,勇于面对问题,经过深入研究和反复实践,不断创新、不断前进。

二是提高科学素质,运用科学方法。一个人掌握了一些科学知识,还不能说他具备了科学素质,而是要把行为方式、思想方式、生活方式纳入科学的轨道上来,才算是具备了科学素质。只有这样,科学发展就不会是一句口号,而会变成每一个公民的自觉意志。科学家在长期的科学探索中,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体系,包括归纳、演绎、实验、统计,等等。大量事实证明,只有运用科学方法,才能不断深化人们对客观规律的真理性认识。这些方法既适用于科学研究,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手段。只有依据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进行决策,按照科学规律办事,才能使发展真正走上科学的轨道。

三是弘扬科学精神,尊重科学规律。科学精神不仅是科学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保障,而且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特别是近代以来,科学精神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文化价值,成为影响社会其他各领域的重要精神资源。在科学精神深刻内涵中,科学家坚韧不拔、锲而不舍、执著探索、忘我献身的品质,宽容合作的团队意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做到“谋事要实”,需要我们真正解放思想,用科学的眼光审视我们既有的观念、行为、政策、措施,以科学的标准衡量发展的成就和问题,使发展真正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讲科学,重在遵循科学规律。规律是大自然、整个社会各要素之间普遍的、客观的、必然的联系,它在一定的条件下主宰着万物的自身生长、相互作用以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只有遵循科学规律,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才能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方针政策。近来,中央提出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并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这些政策的出台,正是我们党从当前的实际出发,认真调查研究,遵循科学规律作出的正确决策,这不仅符合时代的要求,也符合我国的客观实际,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