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实”字不简单

党员领导干部要肩负起强军重任,在作风建设上必须出实招、用实劲,踏踏实实、扎扎实实地写好一个“实”字。

调查研究要“实”。战国思想家荀子在《解蔽》中认为,人之所以不能正确认识客观事物,主要是受“蔽”太多,受事物本质暴露程度的限制和私心杂念的干扰。解“蔽”知实情,就是要从转变作风抓起,从调查研究做起。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尤其在决定重大问题时,必须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切实了解群众意愿,使每一项决策充分体现官兵的意志,充分集中群众的智慧和经验,为科学决策奠定雄厚的群众基础。要始终保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客观公正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不能遇到棘手难题绕道走,遇到矛盾问题避重就轻,更不能掺杂个人私心杂念,搞那种图虚名、装门面、掺水分的假汇报、假材料、假数字。要力戒浅尝辄止、偏听偏信的做法,把实事求是贯穿于调查研究的全过程,不随心所欲,不主观臆断,真正从实际出发,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从事物各方面的联系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形成决策的科学依据。

解决问题要“实”。“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较真碰硬,才谈得上直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里的“实”就是较真,这是转变作风的目的所在。但工作实践中,总是有一些人见问题就推托、见矛盾就躲闪,不敢直面问题、揭露矛盾,这既是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突出表现,也是作风不实、缺乏勇气的具体体现。当前,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聚焦查找“四风”,根本目的就是要求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必须始终保持求真务实的政治品格,立言立行转作风,敢唱“黑脸”,敢闯“雷区”,敢揭“伤疤”,坚持原则性和战斗性,经受住各种复杂考验。尤其面对部队建设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官兵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既要有刮骨疗毒的勇气,更要有釜底抽薪的决心,还要有根治沉疴的信心,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有什么矛盾解决什么矛盾,不以一叶障目、不姑息迁就、不绕道躲避,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和一抓到底、不达目的不撒手的精神,把一切工作往实里抓。

为兵服务要“实”。领导和机关的作风问题,说到底是“为谁当官、为谁服务”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干部必须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胜过讲十个道理。个别单位和领导干部心不在焉,服务意识淡化,对官兵反映的问题敷衍塞责,推诿扯皮;有的还耍衙门作风,搞“倒服务”,严重影响了党委机关的形象。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抱着对部队、对官兵高度负责的精神,多一些换位思考,用心解决官兵缺的、少的、愁的、盼的“琐碎小事”,不搞“客里空”的嘴皮活,不搞“空对空”的假把式,不互相推诿“踢皮球”,不马虎应付“大呼隆”,时刻不忘党的宗旨,切实带着感情去真抓真做真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这样讲话才有底气,办事才能硬气,群众才会服气,官兵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才能真正迸发出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