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气球再漂亮再鲜艳,吹得太小,不会好看;吹得太大,很容易爆炸。赞美就如吹气球,应点到为止,适度为佳。
哥尔多尼曾说过:“过分的赞美会变成阿谀。”因此在赞美他人时一定要坚持适度的原则。夸奖或赞美一个人时,有时候稍微夸张一点儿更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别人也会乐意接受,但如果过分夸张,你的赞美就脱离了实际情况,让人感觉到缺乏真诚,因为真诚的赞美往往是比较朴实的,发自内心的;只有恭维、讨好才是过分夸张和矫揉造作的。
据说有一个年轻人曾经给恩格斯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信中称赞恩格斯是一位无与伦比的革命导师,一位伟大的思想家,甚至称其为马克思的再现等,恩格斯并没有因为这封信而有丝毫的感动,反而生气地回信说:“我不是什么导师,思想家,我的名字叫恩格斯。”恩格斯作为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他不喜欢别人在赞美他时用似乎有些夸张的词汇,又因为他和马克思近几十年的友谊,他是非常尊敬马克思的,当然会忌讳别人称他为“马克思的再现”。
要做到点到为止、褒扬有度,是有技巧的。
一、比较性的赞美
两个人或两件事相比较,在夸奖对方的同时,让他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和存在的差距,使对方对你的赞美深信不疑。
有一次,汉高祖刘邦与韩信谈论诸将才能高下。刘邦问道:“你看我能指挥多少兵马?”韩信回答:“陛下至多能指挥十万兵马。”刘邦又问:“那你能指挥多少兵马呢?”韩信自豪地回答:“臣多多益善耳。”刘邦笑道:“既然你带兵的本领比我大,却为什么被我控制呢?”
韩信很诚实地说:“陛下不善于指挥兵,但善于驾驭将,这就是我被陛下控制的原因。”刘邦自己也曾说过,统一指挥百万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他不如韩信。这是他做了皇帝以后对自己的评价。韩信的赞美,首先肯定了刘邦控制大臣为自己效命的能力,但又指明了他在带兵作战方面与自己相比有不足之处,正与刘邦的自我评价相吻合。
话说得很实在,很坦诚,刘邦不但不怒,反而很满意。此时,韩信与刘邦关系已很紧张,如果他违心地恭维刘邦,调兵遣将无所不能,恐怕刘邦不愿意听,甚至会怀疑他在吹捧、麻痹自己。
二、根据对方的优缺点提出自己的希望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所保留的赞美应既要看到对方的优点和长处,同时还要看到他的弱点和不足,讲究辩证法。常言道“瑕不掩瑜”,指出对方的缺点和不足,并提出一定的希望,不仅不会损害你赞美的力度,相反,却使你的赞美显得真诚、实在,易于为人接受。尤其是领导称赞下属时,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把握分寸。可以多用“比较级”,千万慎用“最高级”。领导可以在表扬时,把批评和希望提出来。
有效的赞美不应该总是绝对化。像“最好”“第一”“天下无双”这类的帽子别乱戴。有个企业的广告词说:“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它显示了企业的真诚承诺,而不是哗众取宠,华而不实,因此,在消费者中有很好的影响力。实际上,一般人都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如果你的赞美毫无遮拦,就会让人感觉你曲意奉承,令人难以接受。赞美时必须记住:一个人的成绩和优点毕竟是有限的。许多伟人看自己时,也都是有所保留。因此,赞美别人,应当一分为二,有成绩肯定成绩,有不足也要说明不足,控制好赞美的度。
过分的夸张对于被赞美者来说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高尔基曾经说过:“过分地夸奖一个人,结果就会把人给毁了。”因为过分地夸奖,往往会使被赞美者不思进取,误以为自己已经是完美无缺了,从而停止前进的脚步。众所周知的方仲永,小的时候因为天资聪慧,众人就称其为天才,其父带他四处走访宾客,结果等他长大以后,才能“泯然众人矣”,跟别的人没有什么两样了。
赞扬最好辅之以鼓励,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赞美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