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不爱学习的孩子。孩子从一出生就带着很强的学习能力,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接触外面的世界,如饥似渴地吸收、学习,因为这是他们的生存本能,唯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强大,才能消除他们潜意识里的恐惧。孩子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巨大的成就感和成长的快乐,这也是他们学习兴趣不断增加的原动力。

人都有追求快乐、躲避痛苦的本能。如果孩子认为学习是不快乐的事,他们还会有学习的兴趣吗?一位儿童心理学家曾说:“孩子厌恶学习,主要是觉得‘学习是一种痛苦’。为什么学习被孩子视为痛苦?其原因在于父母把孩子的学习和成绩拉上关系,还把孩子的学习效果当做炫耀攀比的资本,每天不停地催促孩子去学习。”果真如此,我们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担心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在孩子刚刚会说话就大量地灌输汉字、数字、英语单词、古诗,但我们忽视了孩子心智还很稚嫩,无法承受这么多的“知识轰炸”。另外,被逼迫学习的感觉会让孩子过早对学习产生逆反心理,孩子对学习产生反抗,自然就会厌学了。

◎父母要摆正对待孩子学习的态度

首先,我们要明白,3岁左右的孩子的学习不只是认字、算术、背古诗,他们的学习无处不在,他们的每一次尝试、每一次探索都是学习的过程。我们不要遏制孩子每一次的学习,而要让他们亲自动手去触摸、体验,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其次,我们要摒弃“急功近利”的动机,不要对孩子期望过高;要让孩子按照成长规律自由发展,不逼迫孩子学习,适当引导,恰当鼓励。让孩子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这是每一位做父母的责任。

◎把学习演变成游戏,增加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著名的教育学家福禄贝尔曾说过:“游戏是人在儿童阶段最纯洁最神圣的活动。”对于3岁左右的孩子来说,游戏就是他们学习的主要手段,是自愿的、快乐的、充满创造性的学习过程。

上面我们提到很多妈妈抱怨孩子沉迷于游戏之中,不爱学习。我们想一想,为什么孩子会对游戏上瘾而厌倦学习呢?是因为他们觉得游戏好玩,能带给他们快乐的感觉,而学习不能带给他们这种感觉。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把学习演变成“游戏”,孩子也会爱上学习的。

比如,我们想让孩子学习认字,就可以采用“文字接龙”的游戏,我们和孩子一起做,我们说上班,孩子接班长,我们接长大,他们继续接大人……以此类推,孩子有说不出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当提醒。这样,孩子不但学习了汉字,还学会了组词,重要的是提高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不会感到厌倦。除此以外,还有“数字接龙”:1—3—5—7;还有“故事接龙”“绘画接龙”等。

如果想让孩子学习做家务或学习新技能,我们也可以把这种学习变成游戏。比如,我们让孩子学扫地,就可以在地上画一个正方形或三角形,然后用硬纸折一个簸箕,让孩子用小笤帚把地上的脏东西从两边扫到中央,用簸箕收走。孩子在游戏玩乐中就学会了扫地。再如,3岁孩子拿筷子吃饭还不熟练,为了锻炼他的小肌肉群,让他熟练地学会使用筷子,可以给孩子设计“用筷子夹乒乓球”的游戏。

特别提醒: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需要注意,一定要避免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进行比较,即使在游戏中也不要比较,这样会极大地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容易让孩子形成不良的人格。

发起互动主题,

引导孩子主动对事物进行探究

幼儿是通过与环境中的人和事物相互作用获取知识和形成概念的。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而操作材料则是幼儿思维的基石。幼儿的学习和思考离不开活动,他们在亲手对物质材料操作的过程中,在用自己的各种感官去充分感知外界事物的活动实践中去获得经验,发展探索的能力。

——皮亚杰

我曾经接受到一位3岁孩子母亲的咨询,她说:“我天天为儿子着急,他做什么事情都磨磨蹭蹭,慢得出奇,穿衣服、吃饭,连走路都很慢,上幼儿园迟到了也不着急。并且出去玩儿也要我陪着他。他平时对很多东西都不像别的孩子那样拥有好奇心,对什么都好像无所谓。孩子这样的状况应该怎么办?”

毓毓3岁多了,最近妈妈很担心,她发现毓毓很没主见,也很胆小。一次,妈妈在做饭,告诉毓毓自己先看一会儿书,等妈妈做熟饭再陪她玩。过了一会儿,毓毓跑过来问妈妈:“妈妈,我看哪本书啊?”妈妈说:“看哪本都可以。”她又问:“我可以看舅妈送给我的图画书吗?”妈妈同意了她才去看。还有一次,下雨后,妈妈带她去楼下玩,其他小朋友好奇地围在一起研究蜗牛。她也想过去,妈妈就鼓励她,可她说:“我不敢。”

妈妈们不明白,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如此被动呢?

◎了解孩子为什么太被动

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上不积极,很被动,主要是因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总担心孩子小,做事不周到,容易犯错误,不能掌控自己的生活,所以我们就一直在替孩子做主,安排好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主动权掌握在我们的手中,他们的生活完全是被动的,

比如,穿什么衣服,吃什么东西,看什么书,玩什么玩具,和什么样的小朋友玩,等等,孩子都要听我们的。当孩子听话之后,我们会表扬:“真是听话的好孩子。”孩子为了继续做妈妈的好孩子,就一直压抑自己的想法和自主的愿望,他们以我们的目标为目标,自我意识渐渐泯灭,就好比一辆汽车,引擎好好的,却要被人推着走。我们的孩子就属于这样的状态,如果“引擎”长时间不用,就会生锈、钝化,以至于再也无法发动。这样的孩子没有自信心,自身的成功体验很少,他们不知道自己有多少能力,也不会运用自己的能力去做事,慢慢就形成了一种惰性。这些孩子就是一些长大之后只知道享受、没有目标、不懂付出和感恩的“啃老族”。

还有些孩子被我们训练得失去了“自主行动”的愿望。我们辛辛苦苦收拾干净整齐的家,不希望被孩子搞得乱七八糟。孩子被我们要求“老老实实”地待在一个地方,不许乱动,不许乱跑,甚至什么时间睡觉、喝水都要问问父母的意见。在这样严格控制的家庭环境中,孩子很容易养成没有主见、胆小的习惯,并且被动的孩子喜欢推卸责任、找客观理由。

◎发起互动主题,引导孩子主动对事物进行探究

了解了这些情况,如果我们的孩子表现出“被动”的状态,我们就该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上述类似的问题。不过幸运的是,孩子还没有超过6岁,他们还有很大的可塑性,我们一定要运用一些方法和技巧,引导孩子对事物进行主动探究。

为了让孩子主动探究学习,我们可以发起一些互动话题。比如,要想让孩子主动学数数,我们就要先养成大声数数的习惯,再找到身边的事物让孩子数一数。我们可以对孩子说:“你有几个手指头?”或“你跟着妈妈上楼梯,看到咱家有多少阶?”或“你这次搭积木一共啊了多少块啊?”等,我们这样引导孩子,孩子就会主动参与进来。

再如,我们和孩子一起下楼玩儿,捉到蝴蝶、蜻蜓等小动物,我们就可以对孩子说:“看看蝴蝶有几条腿。”“它的翅膀是什么颜色的?”“摸一摸它的翅膀,什么感觉?”引导孩子主动、认真地观察。如果孩子有进一步的问题,我们也不要轻易告诉他,可以和孩子一起通过查资料获取。孩子的好奇心被激发起来,会自觉主动地探究。

如果我们想让孩子养成主动探究的好习惯,就要利用生活中的点滴小事,给孩子提出问题的机会,和孩子一起去参与探究。这样,孩子就很容易养成自主探究的好习惯。

特别提醒:

我们要把孩子当做家庭中重要的一员,关心和尊重孩子,满足他们合理的愿望,保护他们的自我意识,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自由、和谐的家庭氛围;我们要创造条件,让孩子体验到成功感,让孩子对自己有一个积极的自我评价,他们就会主动地去认识世界。

及时发现学习难点,只给予必要的帮助

成年人常常本能地试图改变孩子的生活节奏使之适应自己的生活节奏,这是父母自私的另一种表现。当我们必须跟一个局部瘫痪的人一起走路时,我们就会感到十分痛苦;当我们看到一个患有中风病的人用颤抖的手缓慢地把杯子举到嘴唇时,他的蹒跚动作跟我们自己自由灵活的动作之间强烈的反差也会使我们痛苦。如果我们要帮助他,我们就会千方百计用自己的节奏来代替他的节奏,以便使我们从这种内在的冲突中解脱出来。

——陈忻《高效能父母的21个教子习惯》

一天,孩子们围成一圈,有说有笑。圈子中间放着一个水盆,盆里漂浮着一些玩具。

有个刚刚两岁半的男孩。他独自一人站在圈外,看得出,他充满了好奇心。我饶有兴趣地在远处观察他。他开始慢慢走近其他孩子,想挤进去,但他没有力气,挤不进去,于是他仍站在圈外看着周围。那张小脸上流露出来的思想非常有意思,如果我当时有个照相机把他拍下来就好了。

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一张小椅子上,显然,他决定把椅子搬到这群孩子的后面,然后爬上这个椅子。他开始向椅子走去,脸上露出希望的神情。正在这时,老师走过去蛮横地(她可能会说是轻轻地)抓住他,把他举过其他孩子的头顶,让他看水盆,还说:“来,可怜的小家伙,你也看看吧!”

小家伙虽然看到了那个水盆和漂浮物,可是他脸上原来那种使我觉得非常有趣的欢欣、探索和期望的表情,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剩下的只是一种“相信别人会替他做事”的孩子的那种呆滞表情。

上面这个案例是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学家蒙台梭利的一篇观察日记。

我们想想看,这个孩子得到了老师的帮助,看到了玩具,为什么不高兴呢?

◎了解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得到大人的帮助

这个两岁半的小男孩本来已经想好了办法决定自己解决问题,当“他开始向椅子走去,脸上露出希望的神情”,他为自己能想起这个办法充满自信和自豪感。两三岁的孩子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他们通过自己的行为作出自我评价,正确的自我评价会让孩子越来越自信。本来这个孩子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去克服障碍,从而获得自我实现的满足感。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的人会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努力达到自己的预设目标。不只是成人有这样的体验过程,已经有了自我意识的两三岁的孩子同样会有追求自我实现的需要。

可是,当孩子这个高层次的需要将要得到满足的时候,被老师无情地剥夺了,孩子能不扫兴吗?他所呈现出来的表情是“呆滞”的,“相信别人会替他做事”。也就是说,他被迫承认了自己的无能,抑制了自己的需要,被迫让自己接受别人的帮助。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习惯性地给予孩子随时随地的帮助。比如,孩子想自己吃饭,我们嫌他弄得很脏,就拿过碗来喂;看孩子动作很笨拙,就帮孩子系扣子、系鞋带……我们好像是孩子肚子里的“蛔虫”,孩子刚有了一点儿想法,我们就把手伸过去。试想,我们的溺爱扼杀了孩子多少快乐,压抑了孩子多少潜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