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是2011年4月,正是画材销售的淡季。我与股东刘立佳聊天,聊着聊着,聊到了吉他(我和他就是在吉他培训班认识的)。我随口问:“听说卖吉他的利润很高,是吗?”

刘立佳在上大学时,利用学校提供的校内门面开过3年乐器店。他点了点头:“是的,卖价至少是翻一番以上。”

“那么高的利润!那你毕业后怎么没有继续做乐器生意呢?”

刘立佳解释说,乐器生意是一个小众生意,量上不去,尽管利润高也赚不到多少钱。读大学时他在本校校园里开店,店租全免,没有雇人,自己利用课余时间看店,一个月哪怕只有3000元销售也可以赚一两千元。毕业后到社会上开店,他没有多大的把握。

我详细地了解了几种常见乐器的进货价与销售价,发现乐器行业绝对是一个暴利行业。

是不是暴利行业就一定可以去做并赚到钱呢?我不那么认为。我决定先做个“试验田”,看试验田的产量如何再做决定。自从开服装店失败后,我不再盲目乐观了。在大投入之前,我总是尽量先做“试验田”:用小成本的投入做市场测试。

其实,在开画材店之前的"团购"与“十万销售大战”,也是在做“试验田”——不过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这点,而是后来慢慢总结到的。失败需要总结,成功也需要总结。

开一片乐器销售的“试验田”,对我来说并不难,可以在江苏路口商业局的佳宇画材店做文章。因为多数乐器都是挂在墙上的,加上画材店本身也不小(102平方米)。我可以进一小批乐器先试销,看看市场如何再决定。刘立佳听了我的思路,表示双手赞同。

在这年的暑假,我进了1万多元的乐器,都挂在画材店的墙上展示。为什么说是展示呢?因为我没有库存,顾客就算想要购买也只能先下订单,等我货到才能交货。

暑假虽说是淡季,来店面的顾客相对来说不算少,店里一天可以做两3000元画材生意。乐器则是看的多、问得多,买得少。一个暑假下来,卖(订)了3把吉他和一个架子鼓等其他小乐器。生意没有起色,这也是我意料中的事。凡事有个过程,自古“琴棋书画”不分家,随着我的乐器被越来越多的画材顾客做了解并传播,我相信会慢慢好起来的。

在佳宇画材店的试验田经营了一年,到2012年6月,心中有底的我们注册成立“乐·时光俱乐部”,将乐器业务剥离出来。就在佳宇画材店的楼下一楼租了一件临街门面,40多平米,房租4000多,经营了20余种乐器,以及相关配件、音乐专业图书,后来又慢慢开拓了乐队排练和专业商演以及乐器课程教学。

“乐·时光俱乐部”整个投资算下来是20万元,由我和刘立佳各投资10万,股份对半分。成立之初,店铺只做展示与体验,没有库存与仓库,走的是订单销售与电子商务的模式。半年后,根据运营情况,我们租用了一处民宅作为仓库,对销售较好的几款乐器有了适度囤货。

截止到2013年5月,“乐·时光俱乐部”一年的经营收入是26万元多一点。除去门面费和店员工资(3人),纯利润约为12万元。不算很赚钱,但生意一直在稳定缓慢地向好的方向发展。

对我来说,这算是一个过得去的投资。对酷爱音乐的刘立佳来说,除了投资之外,他还收获了精神上的满足:以俱乐部为中心,他结识了很多对音乐同样痴迷的朋友,并组织了乐队参加商演,让他过得很开心。

尽量先做试验田

几乎所有的创业导师都强调"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这句话。但是,问题在于,坚持到底与否,很多时候并非主观愿望而是客观事实所决定的。很多创业项目之所以死掉,并非创业者不愿意坚持,而是无力坚持。

创业所面对的,常常是一个全新的事业。就好比你承包了100亩地从事经济作物种植业,最保险的方法当然是先种植1亩地作为试验田。从这1亩地的种植中,可以积累种植经验以及销售经验。在经营这一亩试验田中,你还累积一些基本客户,通过接触这些客户,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客户需求,进而可以调整自己的种植品种,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准。这个时候你再开始创业,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很多。

"乐·时光俱乐部"的创立,正是在耕耘了近一年的试验田之后才正式启动。这时,我们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客户群,也摸清了市场需求与容量。因势利导,没有丝毫强行起飞的痕迹。

反观不少创业者,他们仅仅只是看到一个商机,就一头扎进去。这种近乎裸奔的创业除了需要较长时间的亏损准备之外,而且还要花大量时间去摸索市场、积累经验,其创业成本有多高?成功概率又有多大呢?而长时间亏损,对创业者的经济压力与信心打击无疑是巨大的,只得忍恨死在黎明前的黑暗之中。

所以说,一个创业项目在启动之前,如果能够因时因地制宜,开发一片试验田:试验成功则进,反之则退,不失为一个稳妥的创业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