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作者所说的“现代”,系指1919—1949年这一时期,中国史学界曾流行过这一概念。
[65] 张岂之:《中国近代史学学术史》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页。
[66] 卢钟锋:《回顾与总结:新中国历史学五十年》,载《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3期。
[67] 刘新成:《历史学百年》序,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2页。
[68] 参见乔治忠、姜胜利:《中国史学史研究述要》,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4~33页。
[69] 白寿彝:《中国史学史上的两个重大问题》,《白寿彝史学论集》(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603页。
[70] 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第1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9页。
[71] 白寿彝:《中国史学史上的两个重大问题》,《白寿彝史学论集》(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603~604页。
[72] 白寿彝:《中国史学史上的两个重大问题》,《白寿彝史学论集》(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603、605页。
[73] 白寿彝:《中国史学史上的两个重大问题》,《白寿彝史学论集》(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605页。
[74] 以上分别见瞿林东:《中国史学散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296~297、300页。
[75] 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3页。
[76] 瞿林东:《史学与史学评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4页。
[77] 以上见陈其泰:《中国近代史学的历程》,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4、48、5页。
[78] 陈其泰:《中国近代史学的历程》卷首识语,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2页。
[79] 马金科、洪京陵:《中国近代史学发展叙论》前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页。
[80] 蒋俊:《中国史学近代化进程》绪论,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第1页。
[81] 苏双碧等:《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上),载《光明日报》,1998年1月20日。
[82] 于沛:《外国史学理论的引入和回响》,载《历史研究》1996年第3期。
[83] 吴怀祺:《易学与中国史学》,载《南开学报》1997年6期。
[84] 白寿彝:《在史学史助教进修班座谈会上的讲话》,《白寿彝史学论集》(上),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96页。
[85] 瞿林东:《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32页。
[86] 参见瞿林东:《史学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87~363页。
[87] 以上见陈其泰:《史学与中国文化传统》,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4、6页。
[88] 刘知幾:《史通》卷十一《史官建置》,浦起龙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81页。
[89] 梁启超:《新史学》,《饮冰室合集》第1册文集之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7页。
[90] 瞿林东:《论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为中国史学步入21世纪而作》,载《史学月刊》2001年第1期。
[91] 以上引自章开沅:《论史魂》,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92] 《史学月刊》编辑部:《总结过去,开辟未来,为建设21世纪新史学而奋斗》,载《史学月刊》2001年第1期。
[93] 白寿彝:《在第一次全国史学史座谈会上的讲话》,《白寿彝史学论集》(上),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