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弱的种属,除了我们的时代以外,没有任何时代是受男人礼遇的——这属于民主主义的嗜好和基本审美,就像对老人的不恭一样——:这种尊重立刻遭到滥用,这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呢?人们要多多益善,人们在学习提要求,人们最后发现那种尊重的关卡几乎已经得了病。人们也许宁可首选争权夺利的角逐,的确,原本就是斗争:够了,女人已丧失了羞耻。我们如果立刻靠近女人,女人也就丧失了审美。女人忘记了对男人的恐惧:但是,这“荒疏了恐惧的”女人,也就牺牲了她最女性的本能。如果男人不以男人自许并长大成熟,则女人就敢于出来闹事。这很对,也相当好理解;这样一来,更难于让人理解的是,女人在蜕化。今天,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我们不要上当!凡在工业精神战胜了军事和贵族精神的地方,女人现在追求着作为伙计的经济和法律上的独立:因为,作为伙计的女人,要站在渐渐形成的现代社会的人口。因此,既然女人强占了新的权利,力求成为“主人”,并且把女人和进步写在她们的大小旗帜上,这倒行逆施便以吓人的明确性得以实现:因为,女人杀了回来。自法国大革命以来,女人在欧洲的影响由于女人在权力和要求上的与日俱增而变渺小了。而“妇女解放”,由于它是由女人本身(不仅仅是由男性蠢货)所要求和支持的,于是就产生了最最女性本能的与日俱增的弱化和钝化的奇怪象征。这是表现在这场解放运动中的“愚笨”,一种近于阳性的愚蠢。一个有良好教养的女人——同时也是一个聪明的女人——也许压根儿就对此感到害羞。丧失了人们在什么样的土地上能稳操胜券的嗅觉;放松了对其本来的技艺的练习;不容许在男人面前行走;甚至也许“钻进书本”,人们在那里使自身进入修养和雅致的、狡猾的恭顺与屈从;以美德的无耻去抑制男人对一种在女人那里是隐蔽的、本质不同理想的信仰;对某种永恒和必然女性的信仰;女人劝男人,一板一眼、喋喋不休地说,对女人应像对待温顺的、野性异常的和好玩的家庭宠物一样来保存、照料、关心、爱惜;对一切奴隶制和农奴制的收集,动作笨拙而且怒气冲冲,这是迄今为止的社会制度中女人地位本身拥有过的和现有的东西(似乎奴隶制就是一种反证,而不是每种高等文化及每种文化的提高的条件)。——如果这不是女性本能的碎裂,不是非女性化,这一切又意味着什么呢?诚然,在男性种属有学识的蠢驴之中,有足够多荒唐的妇女之友和女人败坏者,他们劝告女人去如此这般非女性化,并且去模仿一切蠢行。欧洲的“男人”,欧洲的“男人味”都患有此病——这些人想把女人拖去受“普遍教育”,或是干脆拖去读报和使之政治化。人们想到从妇女中搜罗自由精神者和文人:似乎没有对深沉而不信神的男人怀有虔诚心的女人,也许就不是某种完善的逆物或可笑的东西似的——;人们几乎到处都用最病态和最危险的种种音乐,去败坏他们的神经(我们德意志的最新式的音乐[81])。并使音乐每天更加歇斯底里地、为其最先开始和最后的职业产出粗壮的孩子而不堪重负。人们甚至想更多地“修习”,并且,正如人们说的,把“软弱的种属”通过文化加以强化,好像历史就是这样尽可能急切教导的,人的修习和弱化,即意志力的弱化、分解、患病——更是彼此同步的。而且世界上最有实力的影响最广泛的妇女们(最后还有拿破仑之母[82]),恰恰要感谢她们的意志力——而不是教书匠!——才有了她们的权力和她们凌驾于男人之上的优势。在女人身上注入了尊敬及足够的恐惧感的东西,就是女人的天性,它比男人的天性更加“自然”。女人那正宗的、猛兽般的、狡猾阴险的随机应变,女人手套下面藏着的猛兽般的利爪,自私的天真,不可教性和内在的野性,不可捉摸性,欲望和美德的迂阔和****……在无比恐惧的情况下,对这阴险而美丽的“女人”猫产生同情的东西,就是女人作为某种动物而苦难深重地、娇滴滴地、离不了爱地、并且注定要引起失望地显现于世。恐惧和同情[83]:迄今为止,男人就是以这种情感面对女人的。总是用一只脚踏进撕心裂肺的悲剧之中,因为悲剧使人兴奋。——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么一来女人就应是穷途末路了?是女人的非魔术化在起作用?女人的无聊化缓步走了出来,是吗?啊,欧洲呀,欧洲!人们认识这长着角的动物[84],它总是对你有无比的吸引力,你总是一再受到来自它的危险的威胁啊!你那古老的寓言,也许真能再次成为“历史”——可能有一种庞杂的愚蠢会君临你的头上,把你拖跑!在愚蠢之下,没有躲在这里的上帝,没有!只有一种“观念”,一种现代观念!……

选自[德]尼采:《超善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张念东、凌素心译。

[1] 《伦理学基本问题》,137页。

[2] 原文为拉丁文。——译者注。(本书中脚注均为译者注,以下不一一注明。——本书编者)

[3] 原文为拉丁文。

[4] 原文为拉丁文。

[5] 参见48节脚注③。(指原中译本48节脚注③。本书注释文字中涉及的篇章名称、页码均指原中译本或外文版本。——本书编者)

[6] 原文为法文。

[7] 闰日,指闰年的2月29日。

[8] 古罗马神话中的美神。

[9] 古罗马神话中的爱神。

[10] 原文为古希腊文。古希腊《荷马史诗》第6卷第181节中在谈到一庞然大物时有这样的句子:“前有一狮,后有一龙,而中间是银鲛。”这里是借用。

[11] 原文为拉丁文,意为“装备有一张弓的弩机”。

[12] 原文为拉丁文。

[13] 作者似乎离不开“女人”的论题。

[14] 阿里山德罗·卡格里奥斯特罗(1743—1795):意大利冒险家和炼金术师。

[15] 塞尔吉乌斯·卡蒂利纳(公元前108—前62):密谋首领以他的名字命名。

[16] 塔西陀(55—116):古罗马史学家。

[17] 这一节是对犹太人的微词,“奴隶”是作者最鄙视的人,正如“庸众”和“群畜”一样,这同德意志人的固有偏见是一脉相承的。

[18] 博尔吉亚(1476—1507):宗教皇六世亚历山大的私生子,曾任巴仑西亚大主教,一生惯以谋杀和阴谋诡计著称,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是马基雅弗利所说的统治者典型。

[19] 尼采多次提到“热带雨林”。在热带雨林共生着众多的动植物,为争夺阳光,优胜劣汰,各逞其能。作者以植物学、动物学的论据来批驳社会中的“平等权利”“同情”等,后者被认为是庸众和道德之所需。

[20] 哈菲斯(约1327—1390):波斯诗人沙姆斯或丁·穆哈默德的别名。

[21] 原文为拉丁文。

[22] 纳粹德国称希特勒为“元首”(der Führer),究其来源,出于尼采。“领锤”——指铁匠中操指挥锤者。

[23] 指德意志人,不能说作者是不好战的。

[24] 亚西比德(约公元前450—前404):雅典城邦时代政治家。

[25] 凯撒(公元前100—前44):古罗马帝国最著名的统帅和皇帝。

[26] 弗里德里希二世(1220—1250):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27] 达·芬奇(1452—1519):意大利画家、雕刻家、数学家、工程师。

[28] 原文为拉丁文。

[29] 这节可以说是尼采的政论文章,他对政治是热衷的,而且不是一般热衷。

[30] 原文为拉丁文。

[31] 福楼拜(1821—1880):法国小说家。

[32] 原文为拉丁文。

[33] 原文为拉丁文。

[34] 指意大利那不勒斯的阿贝·弗弟南多·伽里阿尼(1728—1787)与住在巴黎的德·坎皮纳及其他友人的通信集,该集于1818年出版发行。

[35] 原文为拉丁文。

[36] 阿里斯托芬(拜占庭的):(公元前257—前180):古希腊文献校勘家,语法学家。

[37] 德语中“der Sinn”有两个意思,一为“意义”,一为“感官”。尼采在这里是在做文字游戏,与德国当时其他的思想家一样。

[38] 圣—埃福莱蒙德(1616—1703):法国学者。

[39] 埃西库勒斯(公元前525—前456):古希腊戏剧家。尼采原文误为“Aschylus”,应为“Aischylus”。

[40] 即安息日。

[41] 这是尼采的命令式,说了半天,这才是真言。

[42] 原文为拉丁文。

[43] 尼采的最高论题——用“权力意志”“征服世界”,建立“未来帝国”。这是不折不扣的政治,无须解释。这也是他的学说在德国大地红火了半个世纪的根本原因。

[44] 参见174节脚注。

[45] 爱尔维修(1715—1771):法国哲学家。

[46] 原文为法文。

[47] 参见222节脚注。

[48] 原文为拉丁文。

[49] 原文为拉丁文。

[50] 原文为英文。

[51] 原文为英文。

[52] 原文为法文。

[53] 尼采总是崇尚“野蛮”“野性”“野兽”,这是对古代日耳曼人种性的一种继承和发展,他认为要当“主人”就得像野兽一样地凶悍无情。

[54] 尼采崇尚“悲剧”的原因,就是欣赏“残酷”,这也许就是《悲剧的诞生》成为他处女作的原因,他使自己成了早死的悲剧,也帮助他的后人起码上演了两出悲剧。

[55] 瓦格纳著名歌剧《特里斯坦和伊佐尔德》中的男女主角的名字。

[56] 喀尔刻:希腊传说中的女巫,太阳神赫利俄斯和海中仙女珀尔塞的女儿,传说她能用药酒和咒语把人变成猪。

[57] 参见46节脚注。

[58] 瓦格纳歌剧《帕奇法耳》里的一个角色。

[59] 原文为拉丁文。

[60] 这句真有教唆犯罪之嫌。

[61] 原文为拉丁文。

[62] 古希腊神话,传说俄狄浦斯识破了斯芬克斯之谜,后者因而自杀。

[63] 古希腊神话,传说奥德修斯的同伴曾用蜡封住自己的耳朵,以免听见女妖们的**之歌。

[64] 这里指的似乎是男女**的感受。后期的尼采,随着频繁的性体验,也忍受着梅毒病的折磨。不明白这一点,实在无法彻底了解尼采。

[65] 尼采在本章以下几段连续攻击女人。如果在今天,路遇女权主义者或主张妇女解放者,他是难逃惩罚的。

[66] 引自歌德《浮士德》第2部的结语,略作改动。原文是“永恒女性引我们上升”这里成了“女人身上的永恒无聊”,这是在讽刺歌德。

[67] 阿里斯托芬(公元前450—前380):古希腊最著名的喜剧作家。

[68] 原文为法文。

[69] 参见209节的脚注。

[70] 原文为法文。

[71] 原文为法文。

[72] 让娜·罗兰(1754—1793):法国共和派人士,在吉伦特派被推翻以后,被送上了断头台。

[73] 乔治·桑(1804—1876):法国女作家,她曾与反对资产阶级道德和为维护妇女婚外恋的权利作过斗争。

[74] 德·兰贝特夫人(1647—1733):她于1710年建立起法国18世纪的文学沙龙,写过许多才华横溢的有关儿童教育方面的作品。

[75] 原文为法文。

[76] 但丁(1265—1321):意大利诗人。

[77] 原文为意大利文,引自但丁《神曲·天堂篇》。

[78] 引自歌德《浮士德》第二部结束语。

[79] 这一节攻击女人更为甚之。

[80] 培里克勒斯(约公元前500—前429):古希腊国务活动家,被认为是雅典所在地阿提卡民主的创造者。

[81] 指里查·瓦格纳的音乐。

[82] 拉埃蒂蒂阿·拉蒙利诺·波拿巴(1750—1836):自1864年后冠以“梅雷夫人”的头衔。

[83] “恐惧和同情”——喻指亚里士多德对悲剧所下的定义,这个定义说悲剧描述的是郑重的行为,它应当在观众中激发恐惧感和同情感,起到净化情感的作用。

[84] 王女欧罗巴,据传由以公牛形象出现的宙斯给拐骗到了克里特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