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和身边的人成为朋友,不要远交近攻,以邻为壑。很多时候,远水救不了近火,你离不开身边人的帮助。
独木难支,注意和身边的人多交往
一个人要想做一番事业,就一定要有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至少你能团结一帮人。只有一帮人的努力,才能成就更大的事业。死脑筋的人往往崇尚个人英雄,个人创造历史和奇迹。事实上,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并不是个人创造了历史和奇迹,而是个人善于团结一帮人顺应历史,然后创造奇迹。毕竟无论是过去还是今天,都是独木难支的。
一个制造企业聘请了一位有特殊管理专长、却在专业技术方面并不是很强的厂长。因为前任的厂长在专业技术方面十分专精,再加上多年的相处和工作习惯,所以厂内的员工对新任的厂长并不服。不但对于新的管理改革方案不热心配合,而且看到他就远远地躲开不愿接近。新任厂长看到这种情形,认为自己该和他们打成一片才可以贯彻自己的管理改革措施。
第一个月他经常带一些小礼物,在晚间到两位主管的家里,和他们及家人谈天说地,后来几乎是无话不谈,他也就因此了解了主管们的一些不为人知的小缺点。
第二个月开始,他和两位主管取得了共识,两位主管时常在晚上到厂长的家里喝茶,报告一些厂里员工的特殊的个性或是近况,并且将自己遇到一些事也作了一番报告。这样,新厂长就对厂里的员工们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
上班的时候,只见厂长四下走动。
当看到仓库的小姐就说:“嗨!我看到过你的男朋友在工厂门口等你,他好帅好高啊!今天他来吗?”其实他并不曾遇到过女孩的男友。
“嘿!听说你儿子功课特棒,他的脑袋瓜子一定跟你一样聪明。”
新厂长经常和大伙儿一起在餐厅用餐,一边吃一边将两位主管的一些小缺点都讲出来,而和厂长早有默契的两位主管,在一旁只是傻笑。
没有多久,厂里便上上下下打成一片,新厂长的管理改革政策也获得了普遍的支持。
不要去迷信个人英雄,我们可以凭借个人的**去激发自己的潜能,但是要成就大事,你就必须有一帮认同你的人。只有你团结了这帮人一起行动,你的事业才能够获得更大的成功。
思路小结
要明白独木难支,不要试图去逞个人威风,要善于团结一大帮人,顺应历史,创造奇迹。
想要说服别人,行动为上上策
要想说服别人,我们要善于运用行动的力量。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每天听到的道理实在太多,好像每一个人都能说上几句,每一个人说的道理都能站住脚跟。在这种情况下,你要想说服别人,就要善于运用自己的行动,而不是你的道理和威严。尤其是你有威严的时候,你更是不能滥用这种威严。死脑筋的人往往以威服人,没有和别人做良好的沟通。威严是会变的,也不会让人心服口服的。
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老,在寺院的高墙边发现了一把座椅,他知道有人借此越墙到寺外。长老搬起了椅子,凭感觉在这儿等候。午夜,外出的小和尚爬上墙,再跳到“椅子”上,他觉得“椅子”不似先前硬,软软的甚至有点弹性。
落地后小和尚才知道椅子已经变成了长老。小和尚仓皇离去,这以后一段日子他诚惶诚恐地等候着长老的发落。但长老并没有这样做,压根儿没提及这“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事。小和尚从长老的宽容中获得启示,他收住了心再没有去翻墙,通过刻苦的修炼,成了寺院里的佼佼者,若干年后,成为这座庙的长老。
有位老师发现了一位学生上课时时常低着头画些什么,有一天他走过去拿起学生的画,发现画中的人物正是龇牙咧嘴的自己。老师没有发火,只是憨憨地笑着,要学生课后再加工画得更神似一些。而自此那位学生上课时再没有画画,各门功课都学得不错,后来他成为颇有造诣的漫画家。
不要试图否定你不认同的人,绝大多数时候,我们之所以不认同是因为我们没有站在他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都有自己愿意做的事情,我们要学会尊重和包容。只有你尊重和包容了别人的兴趣和爱好,别人才会包容你,或者选择跟随你。你的包容更是感化别人的力量。在生活中千万不要试图用陈词滥调的说教去打动别人,而要善于用自己包容他们的行动。
思路小结
要善于运用行动,而不是所谓的威严。行动是人们最好的老师,它对人的教育能沁入心脾。而威严只不过是让人产生口服,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在这里也适用。
不要让身边出现拆桥的人
朋友不怕多,仇家只怕一个。在生活中,我们需要很多的朋友,他们能够和自己一起成就一番大事,但是我们在生活中很忌惮出现仇敌,因为只要有一个仇敌和自己针锋相对,我们前期做的很多成就往往就功亏一篑。死脑筋的人不怕仇敌,在他们看来不遭人妒是庸才。其实无论自己是庸才也罢,是奇才也罢,遭人嫉妒始终是不好的事情,因为你树立的仇敌,说不定会成为你身边的一颗定时炸弹,在你最春风得意的时候引爆。我们人越是成功,越要学会谦卑,不是为了惺惺作态,而是为了获得更大的成功。
李四为人挺好,能力也佳,却总是官途不顺。他自己也纳闷:“有人跟领导搞不好关系所以才不被提拔,我跟领导关系倒是不错,怎么也不起作用呢?”
星期天,他正烦着,见儿子和同学下跳棋,就凑过去解闷儿。儿子总是输,于是他帮儿子出主意:“你不会给自己多搭几座桥吗?”
搭桥——下跳棋的一种捷径,每搭一座桥,就可以连跳好几步,事半功倍。棋局大有起色,李四得意扬扬,就势教导儿子:“生活就跟下棋一个道理,学会给自己多搭几座桥,多寻求一些帮助和捷径,路才好走。”儿子连连点头。
儿子的同学笑而不语,移动两个棋子儿,就把儿子刚设好的棋路给堵死了。于是,棋局又一次急转直下,儿子又输了。
儿子的同学得意地说:“看到了吧?这就叫拆桥。你桥搭得再好,碰上一个拆桥的,你就输定了。所以,要赢棋不但要搭桥,还要防着别人拆桥,关键时刻还要学会拆别人的桥,这才能走得比别人快呀!”
李四大怔,接着大悟,然后仰头长啸。半年后,李四官途畅通,势如破竹无人能阻。
实际上,拆桥永远比建桥容易,而且很多人心中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意识。为此当一个人成功的时候,信服他的人往往比嫉妒他的人要少得多。为此当我们取得成就时,要善于将这种成就带来的得意消除。不要想着在别人面前炫耀,更不要趾高气扬地表现自己,越是有成就,越要把自己放得更低。试想一下,和有成就的你来比,别人可能会有些谦卑,当你更用一种得意的姿态在他们面前出现的时候,难免会对你产生极强的嫉妒,而这种嫉妒往往使人失去理智,疯狂地和自己作对。
思路小结
要学会无论得意还是失意,始终都要保持自己的谦逊。
奚落别人,难免会让人奚落
一个人奚落别人的习惯要不得,奚落别人的人难免最终会被别人奚落。哪怕我们并没有恶意,也不要任着自己的性子口无遮拦。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当我们的价值观念和别人不同的时候,我们往往会采取一种方式反对。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认真的反对,也可以装作不理,但是最好不要采取奚落和讽刺的方式,这对别人来说往往是一种含沙射影的侮辱。死脑筋的人往往认为讽刺是最有力量的,它能让别人无地自容。事实上,讽刺的力量在于增强别人的仇恨,讽刺往往上升到做人的高度,没有人受到侮辱的时候不起来反抗的。
孔融10岁那年,跟着父亲到了洛阳。当时李元礼名声很大,做着司隶校尉的官。上他家门拜访的人,只有名流雅士和近亲才能通报接待。孔融慕名前往,来到门前,对守门官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通报以后,请他进去入座。李元礼问道:“您和我有什么亲?”孔融答道:“从前我的先祖仲尼和您的先人伯阳有师从关系,这么一来小人和您是一代代传下来的世交呢?”听了这话,元礼和宾客没有人不以为他是奇才。太中大夫陈韪来得晚些,人们把孔融刚才的话告诉了陈韪。陈韪不以为然地说:“小时候机灵,长大未必聪明。”孔融接过陈韪的话头说:“想想陈先生小时必定机灵。”陈韪给窘得手足失措。
我们要用一种善良和善意去对待别人,我们要照顾别人的感受和境地,即使非常不认同别人,我们也应该光明磊落,坦**胸怀地去对待别人,而不要凭借口舌之利去挖苦别人。挖苦别人从根本上讲是侮辱了一个人的人格,但一个人的人格受到侮辱的时候,往往很简单的事情就变得复杂了,往往可以讲得清道理的事情就变得是非不清了。为了活跃气氛,有些人喜欢拿别人开玩笑,其实人不应该拿别人开玩笑的,要开玩笑就尽量开在自己身上。因为对方如果心情好,或者置之一笑,但如果心情不好,就会以为你有意挖苦。为了活跃气氛,何必冒这个风险呢?
思路小结
要学会尊重别人,而不要去奚落别人,不管自己有没有恶意,都应该做到尊重和自我尊重。
让身边的一面面镜子闪耀起来
我们身边的人都是自己的一面面镜子,都可以照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来。很多时候,我们会听到这样的抱怨:为什么他总是针对着我?为什么他总是看我不顺眼……当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我们不要先想到别人一定有问题,别人太过于针对性了。我们一定要想这个问题的原因,为什么是我呢?是因为在对待他的问题上,我和别人有所不同。这种不同往往就在于我们自己的错误或者过失。死脑筋的人崇尚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这种态度在很多时候都是有助的。但是在我们和别人交往的时候,如果始终抱着这种态度,我们就容易陷入到过于自我之中,其实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可以照出我们的优点和不足,我们要善于运用这面镜子来不断提高自己。
苏东坡与佛印禅师是很好的朋友。有一天,他和佛印禅师一起坐禅。
苏东坡说:“大师,你看我坐在这里像什么?”
“看来像一尊佛。”佛印说。
苏东坡讥笑着说:“但我看你倒像一堆牛粪。”
“因为自己是佛,看别人也会像佛;自己是牛粪,看别人也会像牛粪。”听了苏东坡的话,苏小妹如此说。
其实看到别人是什么,往往我们心中有什么。当我们看到别人满是缺点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反省自己是否千疮百孔;当我们对别人嗤之以鼻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衡量一下自己的度量,是否真的容不下别人。只有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我们才能得到不断的提高。
做人,要善于与人为善,要善于将别人的批评和建议当成促进自己行动的力量。我们不要去指责别人,当我们有些话觉得非要说出口不可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先问问自己是否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如果我们不存在的话,我们怎么会反应这么激烈。
善于把别人当镜子来看,就要学会接受。与脾气暴躁的人交往,可以锻炼我们的从容;与小肚鸡肠的人交往,可以培养我们的大度……通过这种方式来不断否定不成熟的自己,是获得进步的最好方式。
思路小结
要学会把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当成镜子。当看到别人优点的时候,要善于学习,将他作为自己的榜样;当看到别人不足的时候,我们要善于自我检讨,不要让自己重蹈覆辙。同时,不管通过什么方式,你都应该善待你的镜子,正是他们促进了你的提高。
狮子不会伤害好朋友
即使是狮子也有好朋友,它不愿意也不会去伤害朋友。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我们不仅不能嫉妒别人的成就,生怕他变成狮子之后会伤害自己。同时即使有一天我们成为了狮子,我们也不要去恣意伤害别人,不要狂妄到众叛亲离的地步,即使是狮子也有自己不愿意伤害的人。死脑筋的人要么害怕别人过于强大,最后伤害了自己;要么自己成了狮子以后,就恣意伤害别人。我们要有所畏惧,不要做这样的事情。
从前,有个骑士正在打猎取乐的时候,迎面走来一头一瘸一拐的狮子。狮子举起一只脚给他看。骑士跳下马来,从狮子脚上拔出一根尖刺,又给伤口涂了一些油膏,伤口很快就愈合了。过了一些时候,国王也到森林里打猎,捉住了这头狮子,把它关起来养了好多年。
后来,骑士冒犯了国王,就逃到从前常常打猎的那个森林里避风险。他在那儿拦路抢劫,杀害了许多旅客。国王不能再容忍,派军队将他捕获归案,并判处他受饿狮吞噬之刑。
骑士就这样被抛进狮窟,恐惧地等待被吞噬的时刻。不料狮子仔细地把他打量了一番,记起他就是从前的那个朋友,于是,亲昵地偎在他身旁。一人一兽就这样过了七天七夜,没吃一点东西。这消息传到国王耳朵里,他惊奇不已,叫人把骑士从狮窟中带上来。
“朋友,”国王说,“你用什么方法叫狮子不伤害你呢?”
“陛下,有一次我骑马路过森林,这头狮子一瘸一拐地走到我面前。我从它脚上拔下一根大刺,后来又治愈了它的伤口,因此它饶了我。”
“好,”国王道,“既然如此,那你就好好改过自新。”
骑士叩谢国王恩典。从此以后,他事事小心检点,一直活到高龄才安然逝去。
生活中,我们一定会遇到很多对自己怀有善心的人,他们帮助过自己。对这些朋友,我们一定要怀着感恩的心,在适当的机会以一种适当的方式对别人表示感谢,不要重蹈曾经朋友反成仇的悲剧。人一定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只有这样,一个人在失意的时候,会拥有很多朋友和良好的信誉,在得意的时候也不会狂妄自大,进而取得更大的成就。
思路小结
要有感恩的心,通过一种感恩的心去对待生活中每一个人,尤其不要让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寒心。
与人为善,用好意对待周围的人
人要怀着一种善意去对待别人,要学会与人为善,不要随意去怀疑别人的动机,否则不仅会破坏自己的信誉,而且会让身边的好心人心寒。死脑筋的人往往怀疑一切,去考究别人的动机。因为在他们的潜意识中,人都是自私的。事实上,生活中,很多人都有利他行为。如果我们用一种怀疑的心态去对待别人的话,我们不仅失去了朋友,而且也会逼迫别人去自私。
大乌龟和小乌龟在一起喝可乐。大乌龟喝完自己的一份后,就对小乌龟说:“你去外面帮我拿一下可乐。”
小乌龟刚走几步,就不走了,回头说:“你肯定是支我出去以后,要把我的可乐喝掉。”
“这怎么可能?你是在帮助我啊!”
经大乌龟一再保证,小乌龟同意了。
1个小时过去了,大乌龟耐心等待着……
2个小时过去了,小乌龟还没有回来……
3个小时过去了,小乌龟仍然未见踪影。
大乌龟想:“小乌龟肯定不会回来了。它一个人在外面喝可乐,怎么会回来呢?我干脆把它这一份喝了!”
大乌龟拿起可乐,刚要喝,门砰然而开。
“住手!”
小乌龟就像从天而降,站在大乌龟面前,气冲冲地说:“我早就知道,你要喝我的可乐。”
“你怎么会知道呢?”大乌龟尴尬而不解地问。
“哼!”小乌龟气愤地说,“我在门外已经站了3个小时了。”
很多时候,我们在不断考量别人的底线。我们认为一个人对自己不好,会千方百计地通过各种试验来证明,最后证明他果然对自己不好。事实上,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因为需要这样的一个结果,而采取一系列的行动逼迫别人对自己不好。为什么我们喜欢去看一个人的本质呢?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对别人过于苛求呢?如果一个人对自己好,哪怕是有限度的,难道还不够吗?我们何苦要逼迫他最后出现我们所谓的“原形毕露”呢?
思路小结
要学会与人为善,不要用一种怀疑的心态对待别人。当你对别人付出了坦诚和真实后,别人自然会这样对待你。
要把自己和别人之间的“桥”修好
自己和别人的关系,是人生的基本问题。我们不要想着能够一劳永逸地将这个问题处理好。我们要善于站在别人的角度上为别人欢欣喜悦或者痛哭流涕;我们也要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尊重别人和自己的愿望,保持相互之间的距离。死脑筋的人往往唯恐和别人关系不好,千方百计和别人处理好关系。事实上,和别人处理好关系就一定要懂得平衡,要在自己和别人之间实现关系转换,凡事都要有度。
一位16岁的少年去拜访年长的智者。
少年问:“我怎样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带给别人快乐的人呢?”
智者送给孩子四句话。第一句是,把自己当成别人。在你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别人,这样痛苦自然就减轻了;当你欣喜若狂之时,把自己当成别人,那些狂喜也会变得平和一些。
第二句话,把别人当成自己。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要,而且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
第三句话,把别人当成别人。充分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能侵犯他人的核心领地。
第四句话,把自己当成自己。因为你爱别人,所以你要爱自己。
少年说:“这四句话之间有许多自相矛盾之处,我怎样才能把它们统一起来呢?”
智者说:“很简单,用一生的时间和精力。”
少年沉默了很久,然后叩首告别。后来少年变成了中年人,又变成了老人。在他离开这个世界很久以后,人们还时时提到他的名字,人们都说他是一位智者。
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把别人当成别人,把自己当成自己。平平常常的四句话,甚至有点绕口令的味道,但却是人生的基本哲理。我们要善于处理自己和别人的关系,要保持着对别人的善意和尊重,同时也保持着自尊。
要做到这一点,对每一个人来说都不容易。我们要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那是终极目标。事实上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行走在追求这种目标的路上。做人不要过于相信自己的智慧,要懂得不断自我提高。
思路小结
不要让自己成为别人的渊薮,也不要让别人成为自己的桎梏,游刃有余地处理好自己和别人的关系。
有果必有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个人真诚地对待别人,一定会得到别人真诚的回报。相反,如果一个人对待别人很虚伪,那么得到的也将是不真实。死脑筋的人或许希望自己的不真诚能够换来别人的真诚待遇。事实上,一个人真诚与否是很容易看出来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这种感觉往往很准确。
有一天,狐狸请仙鹤吃饭,可他却很吝啬,端出一只平底的小盘子,盘子里盛了一点儿肉汤,他还连声说:“仙鹤大姐,别客气,请吃吧,吃吧!”仙鹤一看,非常生气,因为她的嘴巴又尖又长,盘子里的肉汤一点也没喝到,可狐狸呢,张开他那又阔又大的嘴巴,呼噜呼噜没几下,就把汤喝光了,还假惺惺地问仙鹤:“您吃饱了吧?我烧的汤,不知合不合您口味?”
仙鹤对狐狸笑笑:“谢谢您的午餐,明天请到我们家吃饭吧?”狐狸正等着这句话呢,连忙说:“好的,明天中午我一定去,一定去。”
狐狸一心想在仙鹤家多吃点儿,这天晚饭没吃,第二天早饭也没吃,饿着肚皮,早早来到仙鹤家等着吃午饭了。狐狸一进仙鹤家的门就闻到一股香味儿。他仔细嗅了嗅:“嗯,准是在烧鲜鱼,心里不由得暗暗高兴。狐狸坐到饭桌前,不一会儿,仙鹤端出一只长颈瓶子放到狐狸面前,指着瓶子里的鱼和鲜汤说:“狐狸先生,请吃吧,别客气!”狐狸望着那么一点大的瓶口,他那阔嘴巴怎么也伸不进去。闻着香味,肚子饿得咕咕叫,馋得直流口水。狐狸什么也吃不到,只能看着仙鹤把又尖又长的嘴巴伸进瓶子里,把鱼吃了,汤喝光,还挺客气地劝狐狸:“吃吧,放开吃吧!”
狐狸耷拉着脑袋,饿着肚子回家了。
不要想着去占别人的便宜,也不要想着逞自己的精明,没有人傻到失去感觉的地步。我们要用一种光明磊落的心去对待我们身边的人,尤其是对待我们的朋友。只要你这样做了,你一定能够得到别人的真诚反馈。任何虚伪和做作都会在细节上漏洞百出。因为不是真诚的人,必然会有很多不真诚的地方。
思路小结
不要试图去占别人的便宜,要用一种真诚的力量去对待别人,正是这种真诚的力量,让我们交往到更多的朋友。
喜欢“小聪明”的人容易伤害别人
不要试图去伤害别人,尤其是你身边的人。我们和很多人其实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当我们为伤害他们而窃喜的时候,我们也毁掉了自己的前程。死脑筋的人往往认为别人的损失是自己的利益,因此不择手段地给别人制造损失。事实上,很多时候别人的损失是自己更大的损失,我们要确保自己没有损失,就要学会保障别人的利益。
一只船在海上航行,船舱里藏着一只鼠。鼠偷吃船夫的粮食,咬坏船夫的衣物。船夫恨透了鼠,想捉住它,把它扔到海里去。
鼠有鼠的办法,它使出看家的本领,在船底打洞,它要躲到洞里去,还要把船夫的粮食也搬到洞里藏起来。结果可想而知。这只鼠没有想到,它在船底打洞,不仅毁了船,而且也毁了自己。
生活中,我们一群人形成了共生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我们难免会有矛盾,有冲突,有利益争夺。即使有这些,我们更应该注重的是,如果我们这个群体为了这些打得不可开交的话,我们也就失去了未来。古人说“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一个群体即使大家吵得不可开交,但一旦外来的侮辱进来的时候,也要团结一致对外。
我们每一个人的成功,很多时候都依赖于一个团队的力量。你要想获得成功,就不要破坏这个团队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那么对于一个团队来说,什么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呢?显然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体谅和信任。只有体谅,才能让团队相互理解;只有信任,才能让团队充分发挥战斗力。然而我们一旦为内部利益争夺得不可开交,我们就失去了体谅和信任,我们也就不可能有再成功的希望了。
思路小结
要学会体谅和信任别人,不要去伤害别人,很多时候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
找到一个认同你的人就可以了
其实,有些时候,我们做人是很可悲的。明明对别人没有任何私心杂念,却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反而被别人认为是无事献殷勤。死脑筋的人往往没有必要对别人好,免得引起别人的误会。事实上,受到别人极大的误解是可悲,但是你通过不断地对人好,找到一个真正认同你的人那就足够了。
有位花匠,他家院子里的一株葡萄藤今年结了不少葡萄,花匠很高兴,便摘了一些送给了一个商人,商人一边吃一边说:“好吃,好吃,多少钱一斤?”花匠说不要钱,但商人不愿意,坚持把钱付给了他。
花匠又把葡萄送给了一个当干部的,他接过葡萄后沉吟了良久,问:“你有什么事要我帮忙吗?”花匠再三表示没有什么事,只是想让他尝尝而已。
花匠又把葡萄送给了一位少妇,她有点意外,而她的丈夫则在一旁一脸的警惕。看样子,他极不欢迎花匠的到来。
花匠又把葡萄给了一位过路的老人,老人吃了一颗后,摸了摸白胡子,说了声“不错”,就头也不回地走了。
那花匠很高兴,他终于找到了一个真正能和他一起分享快乐心情的人。
我们要有一种生活的心态,而不要用一种功利的心态去看待别人的行为。固然每一个人的行为都有自己的动因,但并不是所有的动因都是自己的利益。要是一个人总是很怀疑地看待一个人,那么他也就失去了生活中很纯真的快乐。
我们要学会生活,要学会在生活中享受欢乐。试问,如果我们认为身边的人都是追逐自己个人利益的人,那么我们怎么可能用一种轻松的心态来享受生活呢?为此,我们要破除我们的成见,破除我们文化中有害的东西,不要想着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我们宁可在别人表明了自己的目的之后再作判断,也绝对不应该事先给别人下结论。因为一旦我们下了结论,我们就会犯疑邻盗斧的低级错误。其实,对于别人来说,他只要有一个人认同他就可以了。如果我们处于被怀疑的地位,我们一定不要过于奢求别人会理解。
思路小结
要转变一些固有的怀疑观念,用一种信任的心去体谅别人。
善于推功揽过,与人和睦
没有人不犯错,犯错后勇于承认往往能够赢得别人的尊重。不仅如此,其实有些功劳是自己的,有些过错是别人的,我们也要学会推功揽过,这样可以让别人更加信服你。死脑筋的人不会把自己的功劳给别人,也不会为别人揽任何错误,他们把这看做真实。其实,很多时候,如果我们能够推功揽过,与人和睦,我们将得到更多。
在一个深山老林里,有两座相距不远的寺庙。甲庙的和尚经常吵架,人人戒备森严,生活痛苦;乙庙的和尚一团和气,个个笑容满面,生活快乐。
甲庙的住持看到乙庙的和尚们天天和睦相处,相安无事,心里非常羡慕,但又不知其中的奥妙所在。于是,有一天他特地来到乙庙,向一位小和尚讨教秘方。
住持问:“你们有什么好方法使庙里一直保持和谐愉快的气氛呢?”
小和尚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因为我们经常做错事。”
正当甲庙住持感到疑惑不解之时,忽见一和尚匆匆从外面回来,走进大厅时不慎摔了一跤。这时,正在拖地的和尚立刻跑过来,一边扶他一边道歉:“真对不起,都是我的错,把地拖得太湿,让你摔着了。”
站在大门口的和尚见状也跟着跑过来说:“不,都是我的错,没有提醒你大厅里正在拖地,该小心点。”
摔跤的和尚没有半句怨言,只是自责地说:“不,不,是我的错,都怪我自己太不小心了。”
甲庙住持看了这精彩的一幕,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了乙庙和睦相处的奥妙所在。
试想一下,当我们看到别人犯错的时候,我们将这种过错揽到自己身上,别人会如何感激我们?而当我们拥有功劳的时候,将这种功劳与别人分享,我们又怎么会不和睦相处呢?一个人要想做大事,一定要有调动别人积极性的办法。而推功揽过毫无疑问是所有办法中最高明的一种。
思路小结
要学会推功揽过,不要让所谓的事实束缚了自己的手脚。我们不要书呆子气地认为有一说一、尊重事实。事实是需要尊重,但是如果更有利于事情的发展,有些时候,我们超越事实未尝不是最佳选择。
做好人也要有底线,不要一味好心肠
做人需要真诚和坦**,但是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手段。尤其是做好人,你一定要注意方式,同时基于长远来考虑自己的善举,而不要一味地好心肠。死脑筋的人往往认为好人无须讲手段。其实有很多时候,好人的行动要么不被人理解,要么缺少长远的考虑。
从前有一个心肠十分好的人,他想尽可能多地为人们做善事,于是开始琢磨怎么做才能使所有人都不受委屈,让所有人都受益,让所有人都感到生活的平等。
后来这个好心人想出了一个主意。他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建了一座客店,客店里置办齐了所有能让人们感到舒适和平等的设施,客店里有暖和的客房、上好的炉灶、木柴、灯火,而库房里则装满了各种粮食,地窖里也储藏着各式各样的蔬菜,这个好心人还备齐了各种水果、饮料、床、被褥,里外的服装、靴子,他把自己所能想到的有用的东西都准备好了。
这个好心人做完了这一切就离开了,他想等着看结果怎么样。不久,陆续有些善良的人来这里借住,吃点东西,喝点水,住上一夜,要不就待上一两天,或者一个星期。有时谁需要就拿些衣服、靴子穿,但用完了就立即收拾好,保持原来的样子,以便其他的旅客接着用。所有人走的时候心里都十分感激这个不知名的好心人。
但有一次,客店却来了一伙粗鲁的恶人。他们随心所欲地抢光了店里所有的东西,而且为了这些财物发生了纷争。开始恶人们开始互相谩骂,接下去就是拳脚相加,甚至互相争抢,故意地毁坏财物,只要别人拿到心里就不舒服。一直闹到把所有东西都毁坏完了,他们才感到自己又冷又饿,于是开始互相埋怨起来,接着骂起这客店的主人来,他们诅咒说,这里为什么搞得这么糟糕,连个看门的人也不给安排,准备的东西又这么少,而且还把形形色色的坏人都放了进来。而另一些人却说这客店根本就没有什么主人,客店本身造得就不好。
不久,这些人就离开了客店,又冷、又饿、怒气冲冲,他们只是一味地骂着建造这个客店的主人。
思路小结
要学会即使是当好人,也要讲究手段,不要一味地将自己的行动僵化。
爱身边的人是热爱的起源
我们每一个人都想做大事,很多人都热爱整个世界。但是大事那么远,世界那么大,我们应该怎么起步呢?事实上,一个人的爱心不是从自己的宏伟理想出发,而更多的是从自己身边的人出发。我们要将身边的人作为我们热爱的起源。死脑筋的人往往以邻为壑,远交近攻,对身边的人没有丝毫热爱。试想,一个对身边人都不热爱的人,我们又能指望他如何去热爱自己的国家。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实验学校大门的正面墙上,曾悬挂着这样一幅大标语:“要爱你的妈妈!”当有人问苏霍姆林斯基为什么不写“爱祖国”、“爱人民”之类的标语时,他说:“对于一个7岁的孩子,不能讲那么抽象的概念。而且,如果一个孩子连他的妈妈也不爱,他还会爱别人、爱家乡、爱祖国吗?”“爱自己的妈妈”这容易懂、容易做,而且为日后进行的爱祖国的教育打下了基础。他还说:“必须使儿童经常努力给母亲、父亲、祖父、祖母等带来欢乐;否则,儿童就会长成一个铁石心肠的人,在他的心里,既没有做儿子的孝心,也没有做父亲的慈爱,更没有为人民做事的伟大理想。如果一个人在亿万个同胞里连一个最亲的人都没有,他是不可能爱人民的。如果一个人的心里没有对最亲爱的人的忠诚,他是不可能忠于崇高的理想的。”
爱身边的人,就要学会关心他们,要学会体谅他们,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取得他们的信任和感恩。有时,我们不要想着太遥远的事情,而要学会关注当下,关注我们身边每一个人的命运。我们要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小事情来不断发展自己,不断地改善着身边的人的命运。一个立足长远的人一定关心当下,一个热爱世界的人一定热爱身边的人,否则我们所说的长远和世界就只是一句空话,就只是徒增自己的烦恼。
思路小结
要学会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持续而热烈地爱着我们身边的人。
看似助人实为助己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我们自己。在对别人的帮助中,我们获得了更多的机遇,进而获得更多的成功。死脑筋的人,当自己成功了以后,对别人就忌讳很深,担心自己的成功被别人复制。其实这并没有用一种长远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如果一个人的成功真的很容易复制,那么这种成功本身就是不长远的。如果一个人的成功不容易复制,那么推动一群人共同成功往往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有一位农民,听说某地培育出一种新的玉米种子,收成很好,于是千方百计买来一些。第一年,他获得了大丰收。他的邻居们听说后,纷纷找到他,向他询问种子的有关情况和出售种子的地方,这位农民害怕大家都种这样的种子而失去竞争优势,便拒绝回答,邻居们没有办法,只好继续种原来的种子。谁知第二年,这个农民的玉米减产了,原因是他的优种玉米接受了邻人劣等玉米的花粉。
我们要学会去关注别人,去帮助别人。我们要用一种善心善举去将别人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为别人提供真正的帮助。同时也要通过一种合适的方式让别人去理解。我们不奢求别人的感激,但是我们希望自己的帮助不被误解。
做一个善心的人其实很多时候都不难,难的是能够用帮助自己一样的心态去帮助别人。只有你对别人提供了真诚的帮助,别人以后才会为你提供同样的支持。我们即使是英雄好汉,也离不开别人的支持。我们要做更大的事业,就一定要取得更多的人的支持,通过这种支持,推动自己不断前进。
人生的事业长河,就像波浪一样,一个伟大的事业往往是大浪聚集小浪,无数细浪将自己揉碎汇入其中的结果。我们要想取得一个大浪,我们就要学会聚集小浪的力量,显然帮助别人是最好的办法,也是双赢的办法。
思路小结
要懂得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要善于给别人提供最真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