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亿之城”的经济地位

“万亿之城”在中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在2017年,14个“万亿之城”的GDP总额高达241126.87亿元,占2017年全国GDP的29.15%。[1]同时,这14个“万亿之城”的内部差异正在加强,作为第一梯队的上海、北京、深圳和广州四个城市正在向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区靠拢,而第二梯队的城市则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人才储备,积极向第一梯队发起冲击,进而形成“万亿之城”内部的竞争模式。如表5-1所示,从2006年开始,上海成为中国第一个“万亿之城”。此后10年,中国GDP总量过万亿元的城市以年均1.3个的速度增长。本报告将以2017年形成的14个“万亿之城”为样本分析人力资本结构与人力资本转型。

“万亿之城”在各省经济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表5-2为2017年除直辖市以外的“万亿之城”的GDP占其所在省GDP的比重。由表5-2可知,山东的“万亿之城”占该省GDP的比例最低,为15.19%;广东的“万亿之城”占该省GDP的比例最高,为48.89%。除了山东和浙江的“万亿之城”占其所在省GDP的比重低于四分之一以外,其他各省的“万亿之城”占其所在省GDP的比重都高于四分之一。成都的GDP占其所在省的GDP的比重最高,为37.56%;无锡占比最低,为12.24%。

表5-1 “万亿之城”的GDP总量(亿元)

表5-2 2017年“万亿之城”GDP占其所在省GDP的比重(%)

二、“万亿之城”以第三产业为主

“万亿之城”的产业特点如表5-3和图5-1所示。由表5-3可知,全部“万亿之城”的第三产业占比为61.73%,超过了50%,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城市来看,除了重庆、无锡和长沙的第三产业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外,其他“万亿之城”的第三产业占比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北京的第三产业占比最高,为80.6%。

表5-3 2017年“万亿之城”各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续表

图5-1 2017年“万亿之城”各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注:苏州的数据缺失。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及各省市统计局网站。

三、“万亿之城”为创新、创业高地

“万亿之城”的繁荣离不开科技创新。我国专利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三种类型。其中,发明专利的技术含量最高。一个城市的发明专利授权量能衡量城市的创新水平。表5-4为2016年“万亿之城”的发明专利授权数及其占全国发明专利授权数之比,图5-2为2016年各“万亿之城”的发明专利授权数占全部“万亿之城”的发明专利授权数之比。

由表5-4和图5-2可知,2016年“万亿之城”的发明专利授权数占全国发明专利授权数之比为36.09%。其中,北京的发明专利授权数最多,占全国之比为10.04%,占“万亿之城”之比为28%;重庆的发明专利授权数最少,占全国之比为1.25%,占“万亿之城”之比为3%。

表5-4 2016年“万亿之城”的发明专利授权数及其占全国发明专利授权数之比

图5-2 2016年“万亿之城”的发明专利授权数占全部“万亿之城”之比

数据来源:国家和各省市知识产权局网站。

科技创新离不开高额研发投入。据统计,2016年“万亿之城”的研发投入达到了6117.5亿元,占全国研发投入的39%。[2]表5-5为2016年“万亿之城”的研发投入金额和强度。北京的研发投入强度最高,为5.94%;重庆最低,为1.70%。除重庆以外,其他“万亿之城”的研发投入强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5-5 2016年“万亿之城”的研发投入金额和强度

“万亿之城”不仅是创新高地,也是创业高地。在创业时代网发布的2016年中国城市创业竞争力排行榜100强中,“万亿之城”包揽了该排行榜的前11名。各“万亿之城”的排名如表5-6所示。该排名从创业成果、创业潜力、创业活力和市场空间四个维度进行评价,较全面地衡量了各“万亿之城”的创业竞争力。具体的计算方法见创业时代网。

表5-6 2016年“万亿之城”中国城市创业竞争力排行榜排名

续表

四、“万亿之城”的高等教育发达

高等教育不仅能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高端人才,还能推进当地科学技术发展,对“万亿之城”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表5-7和图5-3为2017年“双一流”高校分布情况。由表5-7和图5-3可知,“万亿之城”的“双一流”高校数量占全国之比为62%。除了深圳、苏州和无锡没有“双一流”高校以外,其他“万亿之城”都有“双一流”高校。北京的“双一流”高校数量最多,为8所,占全国之比为19%。

表5-7 2017年“双一流”高校分布情况

图5-3 2017年“双一流”高校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教育部。

五、“万亿之城”的交通发达

发达的交通不仅有利于“万亿之城”的人口迁移,也有利于经济发展。表5-8为2016年“万亿之城”的客运量和货运量情况。由表5-8可知,“万亿之城”的总货运量和总客运量占全国之比分别为12.59%和17.92%。“万亿之城”中,货运量最多的为广州,最低的为苏州;客运量最多的为广州,最低的为青岛。

表5-8 2016年“万亿之城”的客运量和货运量情况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