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够增强区域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圈是国内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我们通过2016年各省(市、自治区)的统计数据对长三角地区(上海、江苏、浙江)、珠三角地区(广东)和京津冀地区(北京、天津、河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进行简要的总结与比较,从而进一步探索三大经济区域劳动力市场改革的启示。

一、社会基本概况和发展水平比较

我们选取人口素质、城乡结构、社会组织、生态环境以及反映社会负面发展的安全事故等指标,来度量和观察三大经济区域的社会基本情况和发展水平,具体如表4-1所示。

表4-1 2016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社会基本概况和发展水平比较

在人口素质方面,依托于江苏和浙江两个腹地,长三角地区的人口数明显高于其他两个经济区域,人均受教育年限也略高于京津冀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由于京津冀地区,特别是北京高校众多,且首都作为国家政治文化中心对高学历、高素质人才有较强吸引力,京津冀地区大学本科以上占6岁以上人口超过10%,远高于珠三角地区6.6%的水平,也体现了较高的高等教育素养,能在更大程度上促进经济社会的现代化、高级化发展。

在城乡结构方面,由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活力较强,因此城市化水平较高,地级以上城市数最多,且城市化率(城镇人口比重)明显高于京津冀地区。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在相当大程度上拉高了长三角地区的城市人口比重,而河北则拉低了京津冀地区的城市人口比重。在城乡收入差距方面,长三角和京津冀经济区域相对接近,珠三角地区略高一些。

在社会组织方面,长三角地区明显发展得更好,组织数接近京津冀地区的4倍、珠三角地区的2.5倍。侧面说明社会组织的发展与地区开放程度密切相关。政治文化氛围浓厚的地区,不如经济发达地区开放自由,公民能力建设相对滞后,体现一种“强政府—弱社会”的格局。[2]在生态环境方面,珠三角地区的空气质量在三大地区中是最好的,京津冀地区最差,2016年仅有56.9%的天数空气质量达标,说明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是系统工程,未来仍需加大治理力度。

从社会发展的负面情况来看,京津冀地区的安全建设明显高于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表明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取得了良好效果。考虑到人口基数,交通事故发生概率最高的是珠三角地区,而珠三角地区的城乡差距在三者中也是最大的,这与城乡差距过大导致社会安全水平偏低的经验结论相一致。

二、三大经济区域经济情况比较

从表4-2看,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都是长三角地区占据优势,其中地区生产总值的优势更为显著。从人均生产总值来看,珠三角地区明显滞后,远低于长三角地区和京津冀地区的水平。但就区域内省市区平均GDP增速来看,各地区差别不大,相比于2012年,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有所下降,珠三角地区增长明显。

在产业结构方面,“三极”的第一产业均在5%以下,京津冀更是仅有1%。从三大产业产值构成来看,三个经济区域都呈现了现代化的“三、二、一”产业产值结构。其中,京津冀地区的三产产值明显高于二产(近3倍),而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三产略高于二产,表明两个地区刚完成从“二、三、一”产值构成的工业化中期过渡状态向现代化状态的成功转型。值得注意的是,“三极”的产业构成与就业人口构成并未达到一致,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均是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更高,京津冀地区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比例也远低于产业比重,表现出了“就业结构的变动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的情况。

在外贸依存度方面,珠三角地区进出口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高于长三角地区,而长三角地区明显高于京津冀地区,充分体现了珠三角地区的外向型经济的特点。从各区域的优势产业和行业来看,长三角地区与珠三角地区类似,第三产业中金融业较为突出,第二产业偏向劳动密集型,但珠三角更偏向贸易类的轻加工业,而长三角优势则在于高新技术产业,因而也更具有发展潜力。京津冀地区历来主要依赖于石油、天然气、煤电等资源类产品的开采与加工以及尖端科技的研发。其中,北京近几年正积极将科技与金融产业融合,以鼓励并发展新型金融业态,在新型高新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方面也异军突起,发展势头迅猛。

表4-2 2016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